说起黄河,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界,入海洋,一去不复返”,还是黄河雄壮的大合唱:“风在咆哮,马在狂吠,黄河在咆哮”?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我们。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黄河就相继断流。
从1972年到1997年的26年间,黄河断流20次,其中1997年断流天数长达226天,断流河段长度超过700公里,为历史之最。到处都是黄河会消失一段时间的谣言,人们很担心!
到底是怎么回事?黄河怎么停了?说起来,黄河断流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为的破坏,二是降水量的减少。
黄河中下游曾经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早的地方。根据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可以看出一二。然而,从西周到唐代,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从53%急剧下降到32%。更令人震惊的是,从明清到解放前夕,黄河中下游的植被覆盖率只有3%。
众所周知,植被覆盖率会直接影响土地的蓄水能力。大规模的植被破坏会使黄河失去森林涵养水源的帮助,黄河流域的水量会越来越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气候越来越干旱,降雨量逐年减少。平均降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640毫米增加到90年代的499毫米,到1997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73毫米。
但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探索期。无论是人口、工业还是农业,都在迅速增长和发展,对水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只能不断增加从黄河取水,直接导致黄河入海水量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断水的情况。
另外,很多信息表明黄河断流,也和黄河中上游修建的水库有关。最初,水库是用来调节和控制水量的。然而,由于上游水库断流时缺乏规划,到达黄河下游的水量变得非常有限,从而加剧了黄河断流的持续时间。
黄河断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了黄河断流的原因,很多人最关心的是干涸的河床上会不会有宝藏,于是很多人加入了“黄河寻宝”的队伍。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黄河下面有什么。
黄河断流后干涸的河床里藏着什么宝藏?黄河形成了一条从源头到河口的大河。到现在为止,在10万到1万年前,黄河已经多次变道,每次变道都会淹没一些城镇。再加上古代供奉金银祭品的传统,几千万年来,很多过往船只都被黄河淹没。所以普通人认为黄河河床上会有宝藏也是有道理的。
1986年,在这些寻宝队中,一个农民在黄河底部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把金沙。虽然其他人没有他那么幸运,但是他们在北方发现了另一个“宝藏”——童羽。
这种鱼味道鲜美,脂肪丰富,鱼鳞金黄,头和眼睛都很小。当地人叫它“冰鸽”。这条鱼当时可以卖到300元。后来由于过度捕捞,“冰鸽”濒临灭绝,于是国家将其列为国家濒危二级保护鱼类,它变得和国宝熊猫一样重要。
考古人员还从黄河河床上挖出了一件“国宝”——开元铁牛、铁人、铁人。这些铁牛有四头,重45至70吨。唐朝开元年间,古人为了固定索桥,威慑黄河,就把它们放在河岸上。只是后来黄河泛滥,这些铁牛、铁人、铁人都被黄河淹没了。直到一千年后,人们才再次看到它们。
很多人在干涸的黄河河底找到了宝藏,但黄河里最珍贵的是什么,最值得大家珍惜的是什么?这个答案不言而喻!
水是黄河中最珍贵的东西。怎样才能让黄河不断流?黄河流经中国九个省,即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它占用了全国2%的水资源,却承担了15%的农田灌溉和数
十座大中城市的供水问题,所以它不能断流。可要怎样才能让黄河不断流呢?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进行了统一调度,自此20多年来,黄河再也没有出现过断流的情况,那这个调度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呢?
以前黄河水是有多少人用取多少水,所以黄河中下游就会出现断流的情况,下游的人也会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现在每年黄河水利委员会都会对黄河水进行统一调度,先确保黄河水不断流的情况下,再将剩余的水分给各个城市。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是比如你有一个蛋糕,先把蛋糕的一部分切出来留着不吃,剩下的部分再按需分给其他人。
当然,这只是目标,要执行就需要建设大量的调水基础设施,至今黄河全流域共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水库,总计3000多座,并且推进了沿途调水口门计量设施的建设,保证了科学精准的计量,有效防止了水量外泄和沿途群众争抢水的情况。
这些设施的建设,将以前粗放式的用水转变为了精细化的使用,让每一滴黄河水都不会被浪费,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中,也全部提倡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了黄河水的使用效率。
虽然说现在技术越来越先进,国家也鼓励百姓使用循环水,黄河流域的各地,也开始使用雨水、地下水、再生水、地表水等来替代黄河水,但如今供水的压力依旧非常之大。
水资源来之不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水是城市繁荣发展的保障,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用上安全干净的水,这背后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归根到底,水虽常见,但仍非常珍贵,节约用水,既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供给的压力,也是为了还我们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