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酿酒历史悠久。黄鹤楼的起源充满了神话。据说仙人路费子安,在这里渡过仙鹤,骑过云头。辛氏家族是江夏人,在这里开了一家酒店,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他们在飞胜修建了黄鹤楼。黄鹤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登临,咏酒诗更是数不胜数,使得江夏(武昌)酒名扬天下。在宋代,鄂州(武汉)是一个中小型的葡萄酒产区。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为赞美黄鹤楼的名声而感动,许多人去参观和品尝葡萄酒。到清朝末期,仅汉口就有100多家酒厂。此时虽然“黄酒”居多,但“汉汾酒”早已问世。此外,还有冰橙烤、桂花烤、竹叶青等酒。在众多酿造汉汾酒的酒厂中,“天成酒厂”是最好最有名的一家。民国以后,汉汾酒的势头越来越庞大,“罗恒仁酒厂”、“德泰源酒厂”都是当时比较红火的酒厂。1915年,罗恒仁酒厂生产的高粱酒获北京国货展三等奖;1929年,德泰源酒厂的“汉汾酒”在工商所中国国货展上获得一等奖。
1952年,武汉酒厂在成等烂作坊的基础上建成,沿袭传统工艺,继续生产汉汾酒。1962年,国营武汉酒厂成立。学习了汾酒的酿造技术后,酒的质量大大提高,改名为特汉汾酒。1977年,酒厂更名为武汉酒厂。1984年,因黄鹤楼古迹重建,武汉酒厂(1977年更名)以黄鹤楼古迹为酒名,将“汉汾酒”改为“黄鹤楼酒”,以打造自己的品牌。1992年更名为“黄鹤楼酒厂”。
黄鹤楼酒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和洗礼,形成了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以水、高粱、小麦、玉米、糯米、大米为原料,以大麦、豌豆制成的青豆曲、洪欣曲、后火曲为糖化曲。酿造时,用热水制浆,掌握池中适量水,采用低温地罐分罐慢发酵工艺,石板封罐,回沙,回糟,吹净回酒,文火蒸馏,掐头掐尾,重新称酒,分级存放;此外,武汉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水质条件为葡萄酒酿造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这些因素共同孕育了黄鹤楼葡萄酒优雅独特的风格。特种黄鹤楼属于清香型大曲白酒,酒液清澈透明,酒香淡雅纯正,酒质醇厚和谐,入口甘甜干净,饮后爽口。1984年、1989年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品酒会上荣获“中国名酒”称号。黄鹤楼酒是中国三大清香型名酒之一,也被人们称为“南楼北坟”。
黄鹤楼酒经历了“汉汾酒”、“特汉汾酒”到“黄鹤楼酒”,商标主要有“黄鹤楼”、“青川”、“长江大桥”(出口)。虽然注册商标都是“黄鹤楼”品牌,但商标图案有一定的变化:80年代初,黄鹤楼的商标图案从其瓶形也在80年代中期左右改为方形扁玻璃瓶。可惜,一举拿下中国名酒的黄鹤楼酒厂也难逃倒闭的命运。最终于2003年被天龙公司收购,更名为“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
很多著名的酒庄都是受当时知名度的影响,所以前期生产的酒大部分都很难找。我们只能通过出厂记录和酒标才能知道老酒的风采。图为黄鹤楼的一些老酒标,三层楼让人印象深刻。
品名:压盖黄鹤楼汉汾酒
参考年份:1980年代
容量:500ml
酒精:62
品名:压盖黄鹤楼酒
参考年份:1980年代
容量:500ml
酒精:62
品名:黄鹤楼牌特制汉汾酒
参考年份:1980年代
容量:500ml
酒精:62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黄鹤楼酒厂就酿造了“中国特色汾酒”
逐渐过渡为“特制黄鹤楼酒”。此款黄鹤楼酒为容量500ml,另外还有250ml。为方扁形状玻璃瓶,设计相当和谐,为80年代和90年代主流瓶型。品名:晴川牌特制黄鹤楼酒
参考年份:80年代末
容量规格:500ml
酒精度数:54°
“晴川牌”源自唐代诗人崔颢(hao)”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款酒为方形白瓷瓶,酒精度数为54°和39°,其中39°的酒标为白底红边,54°为白底黄边。
品名:特制黄鹤楼酒(金铝盖)
参考年份:90年代
容量规格:500ml
酒精度数: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