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喝人生第一杯酒的时候吗?
是你偷偷从爷爷杯子里舔出来的那个吗?
还是团圆饭上全家人引诱你喝的那一口?
还记得那一次,酒是什么味道?
这么苦、辣、刺鼻的“毒”,你看不懂吗
为什么成年人那么相爱?
还记得你爱上酒的时候吗?
是生活中生活的烦恼吗?
还是和朋友重逢的喜悦?
秋高气爽,恰逢重阳节,金色的回忆,
酒童会给你带来我们那些年喝过的酒的回味…
一、爷爷的爷爷喝的酒
爷爷生活的年代,白酒、黄酒、露酒、药酒遍布全球,很多酿酒的酒厂都出了各种各样的好酒——佛手露、玫瑰露、五加皮,就是我们爷爷喝的酒。
二、爷爷喝的酒
南方的爷爷喝的是“南方酒”,是用大米和小曲做的。他们酿造黄酒和小曲米香型白酒。
南方的酒是甜的,一如江南水乡的婉约;
北方的爷爷喝的是“北方酒”,用的是高粱和大曲,酿的是二锅头和清香型白酒。
北方的酒冷得像北方大汉的慷慨;
街边的烧店,店后的烧店,是爷爷的记忆。爷爷告诉我,有一次他在那些酒作坊里玩耍奔跑,满屋的酒味和空气中的臭味让他醉了。
圣、父亲喝的酒
解放后公私合作时代
在我父亲年轻的那一年,新中国成立了。那些与燃烧车间有关的记忆渐渐淡去。家族酒厂逐渐国有,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公私合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茅台被赖茅、猫王、华茂三家烧坊合并。如果现在这些酒能留下来,在三线省会城市一瓶酒应该能换一套房。
一瓶上世纪30年代的赖茅拍出了264.5万元。
五德四大名酒年份
解放后不久,尽管中国的葡萄酒工业仍然不景气,但还是举行了第一次全国鉴定招待会。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特曲、西凤酒入选四大名酒。父亲告诉我,那时候,这四个品牌都是当时酒业的知名品牌。我说,我明白了,他们是酒业的吕。但是,为什么没有五粮液呢?后来才明白,当时五粮液酒厂还没有成立。
零票据年龄
60年代,物资紧缺,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酒了!所以想买酒,必须靠酒票,连生了孩子的女人都想喝一杯。
碗催乳的米酒,也得写申请!酒也不是想什么时候喝,就能喝到的,通常情况下,只有节日才可以喝上几口。七零的代粮酒年代
七十年代,为了能够酿酒,国家也是蛮拼的。为了不浪费粮食,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用一些替代作物来酿酒,好一点的用薯干、葛根、差一点的用橡子,甚至玉米秆、稻草,都成为酿酒的原料。不过,父亲说,那些酒的味道,真叫一个“难喝”!
八零的名酒年代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的十年间,我们举办了三届全国评酒会,越来越多的好酒出现在父辈们的视线,这些酒放在现在成了琼浆玉液,又好看、又好喝、还有收藏价值。
那个时候的茅台,和现在一样是奢侈品,一瓶酒要卖八块多,当时一两馄饨才一毛钱,而爸爸的工资不过35元。不过就算是八块钱,一般人根本买不着茅台。
那个时候的汾酒,档次可不输给茅台。只可惜父亲说,到了九十年代,汾酒说要“酿中国老百姓都喝的酒”,加上后来的假酒事件,从此它的地位便一落千丈了。
那个时候的泸特还不叫“国窖1573”,
全兴大曲还没有改名“水井坊”,
沱牌曲酒还没有取名低调的 “舍得酒”。
那个时候,洋河大曲美美哒,它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变成“天之蓝”、“梦之蓝”。
那个时候董酒的酒曲中还有虎骨、犀角、穿山甲;
那个时候黄鹤楼是清香型的好酒,不像现在一提起黄鹤楼,大家还以为我在说香烟。
九零的丰富年代
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父亲说,他喝了好多好多不同品牌的酒――孔府家、红星二锅头、浏阳河,它们不像名酒那么高不可攀,味道却依然纯正。
而我,至今还记得家里那木头碗柜里曾经放着的一瓶尖庄,好几次,好想尝一尝,它到底是什么味道……
那些年,我们喝过的美酒,如今还在吗?
那些年,喝着美酒的那些人,如今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