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品牌

三花酒专卖店,三花酒炒菜

酒易淘 酒水品牌 2022-07-21 15:52:42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黄酒不同于其他白酒,有自己独特的香气;黄酒入口是软还是辣也是判断的关键指标;是否容易饮酒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2021年5月,《消费者报道》将7款典型高醇黄酒送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为您一探究竟。   

  

  测试产品   

  

     

  

  测试指数   

  

  香气:乳酸乙酯,-苯乙醇   

  

  口感:总醛和杂醇油。   

  

  试验结果   

  

  1.小德胜米香型白酒中-苯乙醇和乳酸乙酯的含量最低,分别只有27.8mg/L和699mg/L。   

  

  2.从香气成分总量来看,品斛春滇南记忆精制黄酒香气最高(1762mg/L),最“饱满”。   

  

  3.小德胜米香型白酒的杂醇油含量最高,达到381mg/100mL。如果参照老标准的限量(200mg/mL),那么这款米酒属于最容易的一款。   

  

  4和7黄酒的总醛含量差异比较小,没有超标的情况。从指数上看,他们的口味并不“辣”。   

  

  香气成分差异很大。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就体现了“香气”这一感官指标对于一款白酒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香气显著的白酒才能先抓住大家的灵魂。   

  

  据了解,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其酿造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风味成分少,但独具特色。   

  

  “米香型白酒的风格是米香淡雅,以乳酸乙酯、-苯乙醇为主要香气成分。”书《白酒勾兑技术》指出。   

  

  《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酒》国标规定,高醇黄酒中乳酸乙酯和-苯乙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400mg/L和20mg/L。   

  

  所以一般来说,乳酸乙酯、-苯乙醇等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越高,黄酒越香,档次越高。   

  

  结果表明,小德胜米香型白酒中-苯乙醇和乳酸乙酯的含量最低,分别为27.8mg/L和699mg/L。   

  

     

  

  其他6种黄酒中乳酸乙酯的含量在759 ~ 1616mg/L之间,-苯乙醇的含量在38.1 ~ 146mg/L之间   

  

  从总香气成分来看,小德胜米香型白酒最低(762.8mg/L),而品斛春滇南记忆精制黄酒最高(1762mg/L)。   

  

  此外,壮泉三花酒、桂林牌桂林三花酒、漓江三花酒、桂林象山酒(蓝瓶)的香气成分总量也达到1000mg/L以上,表现不俗。   

  

  由此可见,广西桂林产的黄酒在香气成分上整体优于其他地区,这也体现了“三花酒”是桂林三宝之一的说法。   

  

  肖德胜最有“顶级”的成分。   

  

  头疼是很常见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在选择葡萄酒时,非常在意自己是否“上了当”。   

  

  有食品专家向本刊解释,葡萄酒中的杂醇油会使神经系统充血,有麻醉作用,所以会让人感到特别头疼。   

  

  据了解,杂醇油是高级醇的俗称,高级醇是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副产物。它们形成了白酒的香气和风味,但含量过高时,会影响白酒的风味和口感。   

  

  杂醇油分解慢。如果杂醇油与乙醇的比例相同,杂醇油的危害可能更大,杂醇油含量不宜过高。   

  

  一般来说,杂醇油摄入过多的人,会有更长的“醉酒”状态,也就是俗称的“后劲大”。   

  

  旧版《GB/T 2757-81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规定白酒中杂醇油含量200mg/100mL。   

  

  但是,在《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T 2757-2012》的新版本中,杂醇油已经   

这一指标删掉,原因是国际上的洋酒更多将杂醇油当作香味成分看待,因而,中国卫生标准作了改变。

  


  

然而,在现行有效的《白酒检验规则GB/T 10346-2006》里,仍将杂醇油作为白酒出厂检验指标之一。

  


  

测试结果显示,7款米酒的杂醇油含量差异比较大,在37mg/100mL~381mg/100mL之间。

  


  

其中,桂林湘山酒(蓝瓶)、长乐烧长乐醇和壮泉三花酒等3款较低,分别为37mg/100mL、37mg/100mL和39.2mg/100mL。

  


  

  


  

小德胜米香型白酒杂醇油含量最高,达到381mg/100mL。如果参考旧版《GB/T 2757-81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规定(≤200mg/100mL),那么该款米酒属于最容易“上头”的一款。

  


  

不过,喝酒“上头”可能并不是单纯由杂醇油所引起的。“酒精的质量、外加的香料、醛类物质、酸酯平衡失调等都可能是‘上头’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曾对本刊表示。

  


  

也有医学资料指出,喝酒是否会出现“上头”反应,实际上也和个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分泌量有关。如果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特别低,高级醇不能被彻底地分解,停留在体内,就容易出现“上头”现象。

  


  

7款米酒口感不算“辛辣”

  

许多消费者有这样的疑问:相同度数的白酒为什么有的酒喝起来非常辣喉咙,有的却非常绵柔?有些酒即使度数很高,却一点也不辣喉咙?

  


  

据了解,当白酒中醛类的含量较多时,对口腔及食道黏膜就会产生刺激作用,这就是人们饮酒时常说的‘刺喉’‘辛辣’的主要原因。

  


  

化学上,乙醛是主要的醛类物质,它具有刺激性气味及燥辣味,经常饮用含游离状态乙醛的酒,饮后嗓子容易发干。

  


  

一般认为,低浓度的醛类物质还能够起到为白酒增香的效果,因此,在白酒的生产中,一般会控制醛类物质的浓度,即总醛的含量。

  


  

不过,在蒸馏白酒的国家标准《GB/T 2757-2012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和《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酒》中,并没有制定出总醛的限量范围。

  


  

实际上,为减低白酒中醛类含量,在蒸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除去最先和最后蒸馏出的酒,即所谓“掐头去尾”,白酒中总醛含量,一般不得大于2 g/L。

  


  

“一般来说,质量好的白酒总醛含量在1.2g/L左右,超过1.6g/L酒质就较差。”《白酒勾兑与品评技术》一书指出。

  


  

测试结果显示,7款米酒的总醛含量在23.8mg/L~155mg/L之间,其中,漓江三花酒为23.8mg/L,小德胜米香型白酒为155mg/L。

  


  

可以发现,本次米酒的总醛含量均远低于1.6g/L或2 g/L,在客观上,口感并不算“辛辣”,品质也算不上“差”。

  


  

  


  

业内资料显示,有些口感较为辛辣的白酒经过重新勾调后,在主观感受上变得“柔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其中醛类成分的含量,只是它们被“掩盖”了。

  


  

另外,许多研究也指出,白酒的口感还跟其中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缔合程度有关,它们的缔合程度越高,酒精分子刺激性就越小,使白酒变得柔和软绵,同时也让它在体内缓慢释放,保护肝脏。

  


  

测评预告

  

过往频频爆出的“白酒塑化剂”事件让大家对白酒的风险成分有了较高的警觉性,作为米酒来说,又有哪些安全问题值得关注呢?继续关注《消费者报道》,为你舌尖的安全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