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鼎,指的是九鼎,传于周朝。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归来,过彭城,斋戒祈福,欲出周鼎泗水,千人无水求。”孙华之九,《夏日園居雜詠》清唐:“蓟门危旧姚峰,周鼎卖神思水。”参见《九鼎》。2.春秋时期,楚庄王贪图王位,因方便伐戎而去周静,于是向王鼎特使周鼎询问大小、轻重。见《左傳宣公三年》。后来,“周鼎”被用来指国家政权。张汤说《開元正曆握乾符頌》:“神龙中兴,周鼎属唐。”陈毅《贛南游擊詞》:“羌口北问周鼎,大军西渡金沙,抗日将开花。”见《致胜》。3.隐喻宝藏。韩佳一《吊屈原賦》:“玉洁匡Xi,无缘无故生!弃周鼎西宝康轩。”金《抱樸子擢才》:“弘忠,不因委而轻忽其身。”4.古代的明星名字。它属于后座。汉干公时申《星經周鼎》:“之三星,足形,云鼎足星,在社稷大郊之西,主神丁。”
真鼎,真实的东西,真实的东西。卷二,《西清筆記》,清初:“严自书两部,今刊《三希堂帖》。哪个是真鼎,不得而知。”
折鼎,见“折起你的脚,遮住你的烦恼”。
玉鼎, 1号。玉制的鼎。金翠宝《古今注都邑》:“汉成帝古成殿,有三玉鼎,二真金炉。” 《宋書符瑞志下》:“金成宪康八年,庐江泸县门内有灯,得玉鼎,外四寸。豫州刺史卢雍来献。左郎曹丕在《玉鼎頌》。”2.指国家重量变送器。于,官家。明代夏完淳序,《大哀賦》:“丁于再失,金陵已没。”3.古代炊具的美称。南朝刘亮小标《東陽金華山栖志》:“故有骤白玉而喜,玉鼎负而欲恋爱。”秦颂关《茶》诗:“玉鼎倾溢,金碾藤竹。”4.指香炉。元出彩《和景賢七絕》第3期:“塞声彩金灿灿,香散玉暖。”
油鼎,在古代被用作一种折磨人的工具。京剧《將相和》场景二:“我丞相生在舍人,他没什么贡献。你知道把一块漂亮的石头还给赵,把油泼在鼎上吗?”
陰鼎(阴鼎),丁在偶数阶。王进贾《拾遺記夏禹》:“九鼎,五应阳,四应阴。让工程师用女金做阴鼎,男金做丁洋。”2.道教使用的炼丹鼎。唐鲁彦之十九《七言》:“金丸非小金丸,安在阴之炉内。”
議鼎(议鼎),汉武帝出汾阴宝鼎时,群臣庆祝他的生日,说:“陛下赢了周鼎。”我的邱守望不是周鼎一个人。武帝召问。寿王曰:“天道唯德,保定出。这一天是汉宝,不是周宝。”见《漢書吾丘壽王傳》。“论鼎”之后,称为人才表彰优秀的法典。唐《蒙求》:“守,姚欢。”
移鼎,迁移九鼎。政权更迭的比喻。 《後漢書孔融傳》:“因此,移鼎的痕迹脱离了人的存在。” 《南史宋紀上武帝紀論》:“桓温之才,天下第一,而高中生之时,鼎之移已毕,天人之望将改。”宋立刚《論孔文舉》:“米切尔说他的豪情足以动他的仁义志气,使鼎之动能脱离他人的存在,端之则行。"
一言九鼎,秦昭王十五年,秦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派去楚国求援,他自告奋勇跟了去。楚王知道他有兴趣后,同意救赵。所以夸他:“毛老师一到楚,就把赵看得比九鼎大路还重。”见《史記平原君列傳》。九鼎鹿,古国瑰宝。之后我以为一句话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冯桂芬《致曾侯相書》,清代:“执事言而有信,或者说讲得有趣味,是很好的。”姚《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仙妹是他的救主,她说话算数。如果孟宪美劝他悬崖勒马,逃到异乡躲避这种厄运,我会永远感受到宪美的美德。”补证条目秦昭王十五年秦魏赵都邯郸。赵去楚国求援,所以他自告奋勇跟他一起去。楚王知道他有兴趣后,同意救赵。于是平原君称赞他说:“毛老师一到楚国,就把赵看得比九鼎大路还重要。”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鹿,古国瑰宝。之后我以为一句话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歧路灯》第五遍:“李占代来学校,准备了礼物。前中央主席尹师兄对我说:‘两位老师,你言出必行。’但娄昭不肯去,还推在他哥身上,说他哥没叫他去。余庆焦《梦厂杂著齐东妄言下陈虚舟》:“知老师明日有乍浦之行,必经草堂,烦送孩子,早择高福,勿建草堂,以免沉如倒挂,上席。一言,敢忘报?”
藥鼎(药鼎),煎药器具。它也指道教炼丹医学中使用的但丁。唐璐桂梦《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药鼎铸高低,云殿遮早晚。”路松游诗《秋思》:“官怠为移频之疾,药鼎卧其盖。”
刑鼎,有刑事条文鼎。 《左傳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预注:“铸刑书于丁是国之常法。”唐慎雅治《省試策三道》:“郑讥丁兴,谓之叔辈。明明是厚的,还不敷陈?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與此聯繫,就出現法律上的改革,如‘刑書’、‘刑鼎’、‘竹刑’等等。”下鼎,◆同“下2碇”。
五鼎食,◆列五鼎而食。形容高官貴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祿。○《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晉書束晰傳》:“夕宿七娥之房,朝享五鼎之食。”亦省作“五鼎”。○<南朝><梁><沈約>《君子有所思行》:“無以五鼎盛,顧嗤三經玄。”○<唐><白居易>《把酒》詩:“朝飧不過飽,五鼎徒為爾。”
五鼎,◆1.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見《儀禮少牢饋食禮》。○《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明><陸采>《懷香記欽賜异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明><沈受先>《三元記辭親》:“前呼後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後三牲五鼎之祭。”◆2.見“五鼎食-五鼎食”。
問鼎(问鼎),◆1.《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禹>鑄九鼎,<三代>視之為國寶。○<楚王>問鼎,有取而代<周>之意。後遂稱圖謀王位為“問鼎”。○《晉書王敦傳》:“﹝<敦>﹞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唐><劉知幾>《史通敘事》:“論逆臣則呼為問鼎,稱巨寇則目以長鯨。”○<明><屠隆>《綵毫記漁陽鼙鼓》:“國號<大燕>,偽署文武官爵,敢肆問鼎之奸。”◆2.泛指覬覦侵占別國。○<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非報<德>也,非助<英>也,蓋欲伺瑕導隙,借以問鼎神州。”◆3.觸犯;過問。○<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孫生》:“﹝<辛氏>﹞床頭常設錐簪之器以自衛。○<孫>屢被刺剟,因就別榻眠。月餘,不敢問鼎。”○<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章一:“像《典論》那樣的著作,是同時的詩人們所不敢輕於問鼎的。”◆补义条目■比喻夺冠;夺魁。○《人民日报》1981.11.12:“特别是中、日、美三队之间的较量,关系到谁能问鼎,必有一番难解难分的鏖战。”
文鼎,◆刻鏤花紋的鼎。○《漢書武帝紀》:“<冀州>脽壤乃顯文鼎,獲薦於廟。”○<顏師古>注:“文鼎,言其有刻鏤之文。”
衛鼎(卫鼎),◆<春秋>時<衛國>記載<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銘文見《禮記祭統》。○<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思<衛>鼎之垂文,想<晉>鍾之遺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魏顆>紀勳于景鐘,<孔悝>表勤於<衛>鼎。”
王鼎,◆相傳<禹>收九牧之金,鑄為九鼎。○<三代>時以為傳國之寶器。後以“王鼎”謂帝業。○<唐><楊炯>《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諸侯窺王鼎之尊,天子厭<金陵>之氣。”參閱《史記封禪書》。
瓦鼎,◆陶製有耳有足的炊器。○《後漢書禮儀志下》:“東園武士執事下明器……瓦鼎十二,容五升。”○<宋><陸游>《初到榮州》詩:“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
湯鼎(汤鼎),◆1.《史記殷本紀》:“<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後因以“湯鼎”稱頌輔政的大臣。○<唐><賀知章>《奉和聖制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三歎承<湯>鼎,千歡接<舜>壺。”◆2.<商湯>時所鑄之鼎。○<唐><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僕射》:“書跡臨<湯>鼎,吟聲接<舜>弦。”○<顧嗣立>案:“《宣和博古圖》:<商>有<癸>鼎,今從四屮,此癸則一屮三包。○<漢><揚雄>、<許慎>博群書,窮訓詁,而智不及知。無此鼎,則造書之精義奧旨,孰得而窺之。”◆3.煮水烹食之器。○<宋><陸游>《雨中睡起》詩:“松鳴湯鼎茶初熟,雪積爐灰火漸低。”○<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惟此四種惡業至多,是以清我泥犁,供其湯鼎,以白晰者、柔脆者、膏腴者充魔王食。”
台鼎,◆古稱三公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語本<漢><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應鼎之足。”○《後漢書陳球傳》:“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唐><顏真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儼然王公之量,鬱有台鼎之姿。”○<明><沈采>《千金記謁相》:“昔為刀筆之流,今居台鼎之職。”○<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下浮籤》:“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託倡酬。”
司鼎,◆官名。光祿勛的別稱。光祿勛,<秦>為郎中令,<漢武帝>時改此名。職權較廣。○<唐>以後專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朝廷宴會。○<唐><蘇頲>《送光祿姚卿還都》詩:“不授綸為草,還司鼎用梅。”
石鼎,◆陶製的烹茶用具。○<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拓拔儉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床;盤案之間,不過桑杯、石鼎。”○<唐><皮日休>《冬曉章上人院》詩:“松扉欲啟如鳴鶴,石鼎初煎若聚蚊。”○<元><劉詵>《和友人游永古堂》:“勝日偶尋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漚。”
神鼎,◆1.鼎的美稱。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時必鑄新鼎作為立國的重器。○《史記封禪書》:“聞昔<泰帝>興神鼎一,一者壹統,天地萬物所繫終也。”○<漢><焦贛>《易林漸之臨》:“<禹>作神鼎,<伯益>銜指。斧斤既折,撞立獨倚。”○<宋>羅泌《路史後紀一太昊》:“﹝<太昊>﹞爰興神鼎,制郊禪。”後世因以“神鼎”喻指皇位。○《宋書袁顗傳》:“神鼎將淪,宗稷幾泯。”○<清><沈德潛>《司馬懿故居》詩:“中原回首移神鼎,豎子成名建禪壇。”◆2.指道教煉丹藥的鼎器。○<南朝><梁><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廣成>愛神鼎,<淮南>好《丹經》。”
沙鼎,◆用陶土和沙燒製的一種三腳鍋。○<宋><黃庭堅>《世弼惠詩求舜泉輒欲以長安酥共泛一杯次韻戲答》:“沙鼎探湯供仰飲,不憂問字絕無人。”
三足鼎立,◆謂三方如鼎足相峙並立。○<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章:“他平生的理想,是和<下堡村>的<楊大剝皮>、<呂二細鬼>,三足鼎立,平起平坐。”◆补证条目■谓三方如鼎足相峙并立。○《人民日报》2006.7.26:“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的三足鼎立之势被打破,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今天宣布,对永乐电器的合并收购正式启动。”
三足鼎,◆1.三足之鼎。古為國家之重器。○<漢><劉向>《說苑君道》:“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2.如鼎之三足。○<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三分鼎足,◆謂一分為三,如鼎足之並立。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後漢書竇融傳》:“欲三分鼎足,連衡合從,亦宜以時定。”○《三國演義》第三四回:“後來<蘇學士>有古風一篇,單詠躍馬<檀溪>事。詩曰:‘……三分鼎足渾是夢,蹤跡空留在人間。’”
三鼎甲,◆科舉時代殿試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世稱“三鼎甲”。○《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尊府是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冷眼觀》第十九回:“國朝以來,文風倒也還說得去,就如三鼎甲都曾見過個把。”
三鼎,◆1.古代祭禮,因等級而異制,士用三鼎,大夫用五鼎。○《儀禮士昏禮》:“期初昏,陳三鼎於寢門外東方、北面、北上。”○<鄭玄>注:“鼎三者、升豚、魚、腊也。”○《孟子梁惠王下》:“君所謂踰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趙岐>注:“《禮》:士祭三鼎,大夫祭五鼎故也。”○《南齊書武帝紀》:“四爵內陳,義不期侈;三鼎外列,事豈存奢。”◆2.相傳<黃帝>作三寶鼎。像天、地、人。見《漢書郊祀志上》。
遷鼎(迁鼎),◆1.猶遷都。○<北魏><于子建>《武德郡建沁水石橋記》:“屬皇朝遷鼎,卜食<漳>濱,遂方割四縣,在古州城置<武德郡>焉。”○<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度邑靜鹿丘之嘆,遷鼎息大坰之慚。”○<明><無名氏>《精忠記賞春》:“粵自<夏><河亶甲>遷鼎於此,嗣後<秦>強<楚>霸定盟於茲。”○<清><顧炎武>《晉王府》詩:“卜<雒>方遷鼎,封<唐>次翦珪。”◆2.易代;亡國。○《晉書桓玄傳贊》:“肆逆遷鼎,憑威縱慝;違天虐人,覆宗殄國。”○<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一:“<武后>彊盛,<武>三王<梁>、<魏>、<定>等並開府,自餘郡王十餘人,幾遷鼎矣。”○<前蜀><韋莊>《湘中作》詩:“臣心未肯教遷鼎,天道還應欲止戈。”
破鼎,◆傳說<夏禹>鑄九鼎以象九州,後因奉為國家政權的象徵。因以“破鼎”借指亡國。○<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
盤鼎(盘鼎),◆盤和鼎的並稱。古代建功立業,常刻辭於盤鼎以記之。因以指功勛的記載。○<南朝><宋><謝靈運>《謝封康樂侯表》:“亡祖奉國威靈,董符戎重,盡心所事,剋黜禍亂,功參盤鼎,胙土南服。”
牛鼎,◆1.可容一牛的鼎。語本《淮南子詮言訓》:“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弗敢入。”○<高誘>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魯迅>《故事新編鑄劍》:“王一見他們的冷笑,便覺自己受愚,回顧武士,想命令他們就將那欺君的莠民擲入牛鼎裏去煮殺。”◆2.謂飯牛負鼎。指<伊尹>負鼎勉<湯>稱王和<百里奚>飯牛車下之事。後以“牛鼎”借指遠大的抱負。○《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伊尹>負鼎而勉<湯>以王,<百里奚>飯牛車下而<繆公>用霸,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騶衍>其言雖不軌,儻亦有牛鼎之意乎?”<司馬貞>索隱:“《呂氏春秋》云‘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雞’,是牛鼎言<衍>之術迂大,儻若大用之,是有牛鼎之意。”○<明><歸有光>《與沈敬甫》之七:“《水利論》具有前人之論,特為疏剔之。意望當事者行其言,以惠東南之民,非有牛鼎之意也。”◆3.鼎名。其足飾形似牛首。○<宋>呂大臨《考古圖牛鼎》:“深八寸六分,徑尺有八寸,容一斛。按,今禮圖所載牛羊豕鼎,各以其首飾其足,此鼎之足以牛首為飾,蓋牛鼎也。”○《金史禮志一》:“進熟:奠玉幣訖,降還小次。有司先陳牛鼎三、羊鼎三、豕鼎三、魚鼎三,各在鑊右。”
毛公鼎,◆<西周>晚期<宣王>時的青銅器。○<清><道光>末在<陝西省><岐山縣>出土。完好無損。銘文三十二行,連重文共四百九十七字。為傳世青銅器最長的銘文。此器現藏我國<台灣省>。參閱<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
龍鼎(龙鼎),◆1.以龍為飾之鼎。○<南朝><梁><劉潛>《謝鄱陽王賜缽啟》:“珍窮貨貢,製極範金,用貴寶樽,文包龍鼎。”○<唐><王維>《為畫人謝賜表》:“髮衝鶡冠,力舉龍鼎。”○<趙殿成>箋注:“<張載>《榷論》:‘孱夫與<烏獲>訟力,非龍文赤鼎無以明之。’”<清><方文>《偕周兼三潘江如游焦山》詩:“龍鼎自<周>年更遠,鶴銘疑<晉>字何工。”◆2.《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後因以“龍鼎”為帝王崩殂之典。○《舊唐書穆宗紀論》:“<元和>之政,幾致昇平。鴟梟方革於好音,龍鼎俄傷於短祚。”○<清>丘逢甲《將之南洋留別親友》詩之五:“虛無龍鼎訛<黃帝>,鄭重麟書拜素王。”
列鼎,◆謂陳列置有盛饌的鼎器。古代貴族按爵品配置鼎數。○《孔子家語致思》:“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唐><王維>《寓言》詩:“列鼎會中貴,鳴珂朝至尊。”○《水滸傳》楔子:“我是朝廷貴官,在京師時重裀而臥,列鼎而食。”○<明><劉基>《會稽張氏春暉堂》詩:“列鼎未酬歡,倚門已生悲。”○<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四章第二節:“<春秋>初年的<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葬中,從<太子元>以下的各級貴族,列鼎的數目和車馬都還有一定的組合,以‘別貴賤,辨等列’。”
九轉鼎(九转鼎),◆煉丹的鼎。○<宋><蘇軾>《紫團參寄王定國》詩:“欲待三椏根,往侑九轉鼎。為予置齒頰,豈不賢酒茗。”
九三鼎,◆煉丹的鼎。○<唐><呂岩>《七言詩》之十六:“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
九鼎魚(九鼎鱼),◆傳說中的仙藥名。○<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仙藥有龍胎醴、九鼎魚。”
九鼎一絲(九鼎一丝),◆猶言一髮千鈞。喻非常危急。○<明><宋濂>《同公塔銘》:“嗚呼,賢首之宗不振久矣,凜乎若九鼎一絲之懸。”
九鼎,◆1.相傳<夏禹>鑄九鼎,象徵九州,<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唐><武后>、<宋徽宗>也曾鑄九鼎。○《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後亦以九鼎借指國柄。○<南朝><宋><謝瞻>《張子房詩》:“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宋><楊萬里>《讀嚴子陵傳》詩:“早遣<阿瞞>移九鼎,人間何處有<嚴陵>。”○<清><龔自珍>《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諸經有《法華》,王者之有九鼎,家業之有總帳簿也。”◆2.喻分量重。○《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司馬貞>索隱:“言<毛遂>至<楚>,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言為天下所重也。”○<宋><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聲名九鼎重,冠蓋萬夫望。”○<明><張煌言>《懷古》詩:“人定能勝天,一言重九鼎。”
金鼎客,◆指煉丹道士。○<宋><鄭獬>《勉陳石二生》詩:“右顧玉堂人,左揖金鼎客。”
金鼎,◆1.黃金炊具。○<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宋><陳師道>《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竹雪,金鼎沸湲潺。”◆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南朝><宋><鮑照>《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碗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唐><聶夷中>《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岳遊,文焰滅金鼎。”○<唐><呂岩>《漁父神异》詞:“金鼎內,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唐><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明><陸采>《明珠記訪俠》:“願棄了升斗微官,早學那刀圭金鼎。”◆5.指九鼎。古代傳說<夏>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夏>鑄九牧之金鼎,<周>勒<肅慎>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後亦用以喻指國家宰輔大臣。○<宋><曾鞏>《送沈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已夢儀刑。”○<元><李獻卿>《劉寓叔先生輓詩》:“便調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汾陽>考。”◆6.鼎形的金香爐。○《紅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鴻鼎(鸿鼎),◆大鼎。○<漢><王充>《論衡效力》:“或問<揚子雲>曰:‘力能扛鴻鼎,揭華旗,知德亦有之乎?’”
鶴鼎(鹤鼎),◆猶鵠鼎。比喻皇家佳肴。○<唐><崔融>《代百官賀明堂成上禮表》:“滋疏鶴鼎,味劣鮮庖。”○<唐><崔融>《為百官賀雨請復膳表》:“陛下凝神保和,頤情養壽,復鮮庖之舊膳,進鶴鼎之常羞。”
和鼎,◆1.謂調味。古以鹽、梅調味,因以“和鼎”指鹽、梅。○<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造神麴並酒等》:“芳越薰椒,味超和鼎。”○<石聲漢>注:“鹽、梅。”◆2.比喻輔佐君主的宰臣。○《魏書任城王澄傳》:“臣誠才非臺弼,智闕和鼎。”○<唐><張九齡>《敕賜寧王池宴》詩:“徒參和鼎地,終謝巨川舟。”參見“和羹”。
漢鼎(汉鼎),◆<漢>代的鼎。為國之重器。亦用以指<漢>代社稷。○<唐><司空圖>《雜題》詩之一:“若使只憑三傑力,猶應<漢>鼎一毫輕。”○<清><沈曰霖>《晉人麈詩話關侯祠聯》:“獨乩筆一聯云:風裊餘煙悲<漢>鼎,花開三月憶桃園。”
龜鼎(龟鼎),◆元龜與九鼎。古時為國之重器。因以比喻帝位。○《後漢書宦者傳序》:“自<曹騰>說<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遷龜鼎。”○<李賢>注:“龜鼎,國之守器,以諭帝位也。”○《舊唐書劉幽求傳》:“外戚專政,姦臣擅國,將傾社稷,幾遷龜鼎。”○<宋><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梁太祖優待文仕》:“<梁祖>既有移龜鼎之志,求賓席直言骨鯁之士。”
觀鼎(观鼎),◆謂覬覦王位。○<晉><陸機>《五等諸侯論》:“故強<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鼎之志。”參見“問鼎”。
革舊鼎新(革旧鼎新),◆同“革故鼎新”。◆<明><李贄>《代深有告文》之二:“切以誦經者,所以明心見性;禮懺者,所以革舊鼎新。”○<柳隅>《<留日女學會雜志>題辭》:“是故社會上種種之積弊,使女子而有革舊鼎新之志焉。”
革故鼎新,◆《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後遂以“革故鼎新”指革除舊的,創建新的。○<唐><張說>《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揚州刺史大都督梁國文貞公碑》:“夫以革故鼎新,大來小往,得喪而不形於色,進退而不失其正者,鮮矣。”○《資治通鑒後唐莊宗同光二年》:“陛下革故鼎新,為人除害,而有司未改其所為。”○<陳毅>《示兒女》詩:“看我<中華>躍上游,革故鼎新事事侔。”亦作“革故立新”。○<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寬厚出名的,講究忠信。是一個勵精圖治,革故立新的單于。”
干鼎,◆指<商>代<伊尹>以烹調事<湯>的故事。相傳<伊尹>本系<湯>妃的陪嫁之臣,無由見<湯>,乃製作佳肴以獻,乘機說<湯>,終佐<湯>取天下。事見《史記殷本紀》。後因以“干鼎”指開國元勛。○<清><顧炎武>《京闕篇》:“側席推干鼎,回車載釣璜。”釣璜,<周文王>相<呂尚>的故事。
負公鼎(负公鼎),◆謂擔任宰相職務。用<殷>相<伊尹>故事。○<唐><陳子昂>《感遇》詩之二四:“如何負公鼎,被奪笑時人。”參見“負鼎”。
負鼎(负鼎),◆指<伊尹>背負鼎俎見<湯>,喻以烹調致<湯>王道之事。○《史記殷本紀》:“<伊尹>名<阿衡>。○<阿衡>欲於<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唐><李白>《送梁四歸東平》詩:“<殷王>期負鼎,<汶水>起垂竿。”○<宋><葉適>《魏華甫鶴山書院》詩:“垂竿<桐江>笑短弱,負鼎<莘野>嫌豪粗。”後用以指輔佐帝王,擔當治國之任。○《後漢書馬援傳論》:“<馬援>騰聲<三輔>,遨游二帝,及定節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願,蓋為千載之遇焉。”○《晉書紀瞻傳》:“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勞無負鼎,口不商歌,橫逢大運,頻煩饕竊。”○<唐><崔湜>《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進無負鼎說,退慚補袞詩。”
分鼎,◆謂三分天下而雄據一方。○<唐><沈佺期>《銅雀臺》詩:“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臺。”○<宋><王千秋>《賀新郎石城吊古》詞:“欲問<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煙樹。”○《三國演義》第一回:“後人有詩贊<玄德>曰: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參見“三分鼎足”、“鼎立”。
方鼎,◆兩耳四足的方形飪食器。○<商><周>時代流行並多用作祭器,如考古出土的獸面乳釘紋方鼎、司母戊方鼎、禾大方鼎等。○《左傳昭公七年》:“<晉侯>有間,賜<子產莒>之二方鼎。”○<孔穎達>疏引<服虔>曰:“鼎三足則圓,四足則方。”○<馬承源>《中國古代青銅器青銅禮器樂器及其它用器》:“澆鑄如此巨大的方鼎(獸面乳釘紋方鼎),這在生產鬥爭中確實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定鼎門(定鼎门),◆<唐>代東都<洛陽>城南有三門,其正南名<定鼎門>。○《舊唐書武攸緒傳》:“<攸緒>應召至都,授太子賓客。尋請歸<嵩山>,制從之,令京官五品以上餞送于<定鼎門>外。”○<唐><韓愈>《送鄭十校理序》:“于其行日,分司吏與留守之從事,竊載酒肴,席<定鼎門>外,盛賓客以餞之。”○<唐><劉肅>《大唐新語文章》:“<長壽>三年,<則天>徵天下銅五十萬餘斤,鐵三百三十餘萬,錢二萬七千貫,於<定鼎門>內鑄八棱銅柱,高九十尺,徑一丈二尺,題曰‘大周萬國述德天樞’。”○<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城……南面三門,正南曰<定鼎門>。”參見“鼎門”。
定鼎,◆1.舊傳<禹>鑄九鼎,以像九州,歷<商>至<周>,作為傳國重器,置於國都。因稱定立國都為“定鼎”。○《左傳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晉><潘岳>《西征賦》:“考土中於斯邑,<成>建都而營築;既定鼎于<郟鄏>,遂鑽龜而啟繇。”○<清><侯方域>《倪雲林十萬圖記》:“<明太祖>定鼎<金陵>,建元于戊申。”○<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今我天王蒙天父天兄下凡帶坐山河,創開天國、天朝,定鼎<天京>,奉天誅妖。”○<柳亞子>《三月十八日東交民巷六國飯店夜坐有作詩》:“歸心慵夢<江>南好,定鼎終須在<北京>。”◆2.指建立王朝。○<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高祖>以聖武定鼎,規同造物。”○<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金><宇文虛中>《上烏林天使》詩之二:“定鼎未應<周>命改,登壇合許<趙>人平。”○<明><張煌言>《姑熟既下》詩:“猶憶<高皇>初定鼎,和陽草昧正艱難。”○《紅樓夢》第五回:“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流傳,已歷百年。”
鼎族,◆豪門貴族。○<南朝><梁元帝>《討侯景檄》:“諸君或世樹忠貞,身荷寵爵,羽儀鼎族,書勳王府。”○<唐><張辭>《上鹽城令述德》詩:“門風常有蕙蘭馨,鼎族家傳霸國名。”○<明><焦竑>《焦氏筆乘金陵舊事下》:“<金陵>鼎族,聚居<橫塘>、<查浦>間,樓閣壯麗,天下莫比,至<趙宋>猶然。”
鼎足之勢(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自謂三分鼎足之勢,可與<泰山>共相終始。”○《晉書皇甫謐傳》:“故<馮>以彈劍感主,<女>有反賜之說,<項>奮拔山之力,<蒯>陳鼎足之勢,<東郭>劫於<田榮>,<顏闔>恥於見逼。”○《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參見“鼎足而立”。
鼎足三分,◆如鼎之三足,各據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摺:“想<漢>家天下,鼎足三分。”○<元><阿魯威>《蟾宮曲山鬼》曲:“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三國演義》第一二○回:“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亦作“鼎分三足”。○《水滸傳》第二十回:“今番克敵制勝,誰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卻。”參見“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謂像鼎足一樣,三方面並立。○<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內則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朱德>《祝高樹勛將軍起義一周年》:“我相信<高樹勛>運動今後必然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必然會與解放區軍民的抵抗,<蔣>管區人民的民主運動鼎足而三。”○<郭沫若>《十批判書莊子的批判》:“他雖然是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為了一個家派與儒、墨鼎足而三的一個人,他的師承淵源卻不甚明白。”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漢書蒯通傳》:“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楊晉叔>夫人,<郭氏>也。父名<郭羲>,與<陳秀>皆<飛虹>同時人,鼎足而立者也。”徐遲《黃山記》一:“三個主峰,高風峻骨,鼎足而立,撐起青天。”
鼎足,◆1.鼎有三足,比喻三方並峙之勢。○《史記淮陰侯列傳》:“參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他這一敗,關係大局,迅速動搖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漢>一蹶不振。”◆2.引申為匹敵。◆3.指三公之位。○<漢><張衡>《南都賦》:“<周><召>之儔,據鼎足焉,以庀王職。”○《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清><吳偉業>《贈王鑒明五十》詩:“後皆保耆頤,或乃致鼎足。”◆4.比喻處於重要的地位。○《漢書彭宣傳》:“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則覆亂美實。”○《後漢書劉愷傳》:“臣聞三公上則台階,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職,協和陰陽,調訓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風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壇,為<三代>後之三代也。”◆5.猶鼎元。○<唐><劉得仁>《送高湘及第後東歸覲叔》詩:“此去幾般榮,登科鼎足名。”
鼎重,◆1.指國家重任。○<漢><蔡邕>《司空楊秉碑》:“沙汰海內,料簡貞實,抽援表達,與之同蘭芳,任鼎重。”◆2.敬辭。謂請您大力幫忙(表示請托時用)。○<明><鹿善繼>《與齊群玉張鳳圖書》:“仰藉年兄鼎重,先達於<李老公祖>。”○<明><鹿善繼>《與張溶吾書》:“本縣念其素修,欲為申請,仰乞鼎重於太尊老公祖前,稍一斡旋,但得申至學臺,或可望留一線。”
鼎治,◆大治。○<唐><劉禹錫>《天平軍節度使廳壁記》:“物力日完,人風自移。涉月報政,踰年鼎治。”
鼎爭(鼎争),◆三方相爭。○<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溫水》:“三國鼎爭,未有所附。”
鼎真,◆頂真。詩文中的一種修辭格。後一句首字即用前一句末字。亦稱聯珠格。○<明><方孝孺>《友筠軒賦》:“或焚香而啜茗,或聯句而鼎真。”
鼎折,◆見“鼎折覆餗”。
鼎賊(鼎贼),◆大賊,國賊。○<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浮休子>﹞答曰:‘<三思>(<武三思>)憑藉國親,位超袞職。貌象恭敬,心極殘忍。外示公直,內結陰謀,弄王法以復仇,假朝權而害物。晚封為<德靜王>,乃鼎賊也,不可以壽終。’竟為<節愍太子>所殺。”
鼎運(鼎运),◆帝王或國家的命運。○《宋書武帝紀論》:“鼎運雖改,而民未忘<漢>。”○<南朝><梁><沈約>《為南郡王讓中軍表》:“皇衢肇啟,鼎運始資。”○《舊唐書音樂志四》:“基我鼎運,於萬斯年。”
鼎元,◆科舉中狀元、榜眼、探花之總稱。○<明><沈德符>《敝帚軒剩語師弟相得》:“<弱侯>(<焦循>)與<宣城><沈少林><懋學>同鄉榜,同計偕。途次夢騎牛頭入京城,回顧則<焦>尾其後,因自負必得鼎元,而戲謂<焦>且遲吾十二年。”○<清><袁枚>《新齊諧秀民冊》:“<荊>生平以鼎元自負,首請鼎甲冊,遍閱無名。”○<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本朝<陝西>人得鼎元,自公始。”
鼎玉龜符(鼎玉龟符),◆舊指傳國之寶及受命之符籙。○<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讓取之也殊途,鼎玉龜符成之也一致。”
鼎玉,◆鼎與玉璽。皆傳國之寶。多借指帝業或政權。○《南齊書明帝紀》:“昔<中京>淪覆,鼎玉東遷。”
鼎魚(鼎鱼),◆鼎中之魚。比喻瀕於滅亡的人或事物。○<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參見“鼎魚幕燕”。◆补证条目■鼎中之鱼。比喻濒于灭亡的人或事物。○明沈璟《双鱼记·幕宾》:“今日承明詔,明日張天討。教,穴蟻不能逃,鼎魚空鬧。”■参见“鼎魚幕燕”。
鼎游,◆謂魚游於鼎釜。比喻無生路。○<明><陳汝元>《金蓮記生離》:“魚嗟鼎游,蛟悲涸投。帆歸錦水何時又。”參見“鼎魚幕燕”。
鼎業(鼎业),◆帝王之大業。○《梁書武帝紀上》:“丙辰,<齊帝>禪位于<梁王>。詔曰:‘……三光再沉,七廟如綴。鼎業幾移,含識知泯。’”○《周書文閔明武宣諸子傳論》:“是以<齊><晉>帥禮,鼎業傾而復振;<溫><陶>釋位,王綱弛而更張。”○<唐><姚崇>《奉和聖制龍池篇》:“恭聞帝里生靈沼,應報明君鼎業新。”
鼎養(鼎养),◆猶鼎食。○<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八:“以是知貴人鼎養豐厚,冥冥中自有定數,貧儒豈可不安藜藿之分。”
鼎言,◆有份量的言論。常用於請人說話幫助的敬詞。○<明>徐復祚《投梭記恣劫》:“沒奈何,望乞鼎言昭雪。”◆补证条目■有分量的言论。常用于请人说话帮助的敬词。○《禅真后史》第二回:“止措辦得本銀六百兩,外有些粗緞、布匹、雜貨等項,共計一百餘兩,作爲利息,伏乞笑納。餘欠本銀四百兩,另立券約,冬底奉償。令親處煩乞鼎言,感戴不盡。”○清李玉《一捧雪·燕游》:“今蒙老爺嚴命攜行,一慮老爺伏侍不周,二念夫人定省有缺,重沐鼎言,敢不領命?”■参见“鼎吕”。
鼎興(鼎兴),◆興盛。○<宋><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饑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於是諸寺工作鼎興。”○<清><曾國藩>《新寧劉君墓碑銘》:“吾以人情為田,以培養士類為種。耕不計年,穫不計世。庸詎知留貽子孫者,不更大乎?逮君沒而門內鼎興。”○<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三》:“蓋自<羅馬>衰滅,而<法>、<英>、<俄>、<德>諸國始鼎興焉。”
鼎新革故,◆《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舊時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後泛指事物的破舊立新。○《參同契》卷上:“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序》:“配造物而相嫵媚,爭妍競巧于鼎新革故之際。”亦省作“鼎革”。○<隋><許善心>《神雀頌》:“質文鼎革,沿習因成。”○<唐>徐浩《謁禹廟》詩:“鼎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明>徐復祚《投梭記渡江》:“朝廷多故,須知鼎革天之數。”○<郭沫若>《我的學生時代》:“而且在那鼎革的時期,學校多是奉行故事。”
鼎新,◆更新;革新。○<唐><王勃>《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基構鼎新,亭欒櫨嶪。”○<宋><曾鞏>《請改官制前預選官習行逐司事務札子》:“官號法制,鼎新於上,而彝倫庶政,敘行於下。”○<明><沈璟>《義俠記恩榮》:“荷皇恩,把前非鼎新,男兒志欲酬聖恩。”
鼎象,◆相傳<夏禹>時以百物之像鑄於鼎,使民知善惡。典出《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杜預>注:“象所圖物,著之於鼎。”○<明><唐順之>《零陵縣知縣題名記》:“是則其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載焉;其為令也,惡而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鑄焉。”
鼎席,◆指宰相之位。○<唐><蘇頲>《授薛稷中書侍郎制》:“俾迴踐於綸闈,以增輝於鼎席。”○<宋><王明清>《揮麈前錄》卷二:“後數十年,<李士美>、<何文縝>亦以廷魁至鼎席。”
鼎味,◆1.鼎中美食。○《南齊書劉休傳》:“帝頗有好尚,尤嗜飲食,<休>多藝能,爰及鼎味,問無不解。”○<唐><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居然當鼎味,豈不辱釣罩?”◆2.相傳<商><武丁>問<傅說>如何治理國家,<傅>以如何調鼎中之味對。後以“鼎味”指國政。○《晉書裴秀傳》:“孝友著於鄉黨,高聲聞於遠近。誠宜弼佐謨明,助和鼎味,毗贊大府,光昭盛化。”○《宋書隱逸傳周續之》:“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
鼎位,◆指宰相等重要職位。亦借指宰相。○<唐><孫逖>《故陳州刺史贈兵部尚書韋公輓詞》:“奕葉金章貴,連枝鼎位尊。”○<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臣職宰相》:“《姑臧集》謂宰相為鼎臣,又曰鼎位。”參見“鼎臣”。
鼎圖(鼎图),◆《戰國策秦策一》:“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後遂以“鼎圖”指國家的重要器物。○《梁書袁昂傳》:“當其時也,負鼎圖者日至,執玉帛者相望。”
鼎台,◆指三公之位。○<明><無名氏>《鳴鳳記夏公命將》:“鳳閣龍樓位鼎台,朝朝輻輳滿庭階。”
鼎司,◆指重臣之職位。○《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父<嵩>,乞丐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劉良>注:“鼎司,謂司空非才而居此位,故云竊也。”○《晉書卞壼傳》:“今之追贈,實未副眾望,謂宜加鼎司之號,以旌忠烈之勛。”○<宋><梅堯臣>《李少傅鄭圃佚老亭》詩:“我公謝鼎司,嗣子都華秩,代言輟帝右,作藩輔王位。”○<朱東潤>校注:“﹝<李若谷>﹞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贈太子太傅,謚<康靖>。嗣子<李淑>,翰林學士,改給事中,知<鄭州>。詩言‘代言輟帝右,作藩輔王室’指此。”
鼎事,◆指書上關於鼎的記載。○<清><王謨>《<鼎錄>跋》:“茲錄所隸鼎事,凡七十有二,而前三十五事,古帝王鼎,後二十七事,卿大夫鼎。”
鼎士,◆力能舉鼎的人。指勇士。○<漢><鄒陽>《上書吳王》:“夫全<趙>之時,武力鼎士袨服<叢臺>之下者一旦成市,不能止<幽王>之湛患。”○《漢書鄒陽傳》引此文,<顏師古>注:“鼎士,舉鼎之士也。”
鼎實(鼎实),◆鼎中所盛之物。語出《易鼎》:“九二,鼎有實。”○<漢><賈誼>《新書諭誠》:“及<智伯>分吾以衣服,餡吾以鼎實,舉被而為禮,夫國士遇我,我固國士為之報。”○<晉><潘岳>《金谷集作詩》:“<王生>和鼎實,<石子>鎮海<沂>。”○<宋><黃庭堅>《古詩二首上蘇子瞻》之一:“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
鼎食,◆列鼎而食。指世家大族的豪奢生活。○《墨子七患》:“故凶饑存乎國,人君徹鼎食五分之五。”○<唐><張九齡>《感遇》詩之十二:“鼎食非吾事,雲山嘗我期。”○<郭沫若>《橄欖行路難》:“啊,小鳥是用不着鼎食的,麋鹿是用不着袞衣的。”
鼎石,◆鼎与柱石。喻指国家重臣。○清李玉《一捧雪·燕游》:“鼎石家聲,行看功名早建。”
鼎盛,◆1.興盛;昌盛。○<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經典禮章,跨<周>轢<漢>,<唐><虞>之文,其鼎盛乎!”○《紅樓夢》第一一五回:“<王夫人>道:‘現今府上復又出了差,將來不但復舊,必是比先前更要鼎盛起來。’”<朱自清>《那裏走我們的路》:“如大華飯店和雲裳公司等處的生涯鼎盛。”◆2.正當壯年。○《漢書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如是。”○《南史孔靖傳》:“皇太子春秋鼎盛,聖德日躋,廢立之事,臣不敢聞。”○《明史盧洪春傳》:“陛下春秋鼎盛,諸症皆非所宜有。”
鼎社,◆輪流設樂集妓,謂之鼎社。○<宋><陶穀>《清异錄鼎社》:“<廣順>三年,以<柴守禮>子<榮>為皇子,拜<守禮>太子少保致仕。皇子即位,是為<世宗>。○<守禮>居<西洛>與<王溥>、<王彥超>、<韓令坤>之父結友嬉游,裘馬衣冠,僭逼逾制,當時人為一日具設樂集妓,輪環無已,謂之鼎社。”
鼎肉,◆已經解割的牲肉。亦指熟肉。○《禮記少儀》:“其以鼎肉,則執以將命。”○<鄭玄>注:“鼎肉,謂牲體已解,可升於鼎。”○《孟子萬章下》:“<繆公>之於<子思>也,亟問,亟餽鼎肉。”○<朱熹>集注:“鼎肉,熟肉也。”
鼎器,◆煉丹容器。○<唐><裴鉶>《傳奇韋自東》:“二人因以泉滌其鼎器而飲之。”◆补义条目■犹根器。指人的禀赋、气质。○《后西游记》第二回:“凡修仙之人,必要鼎器靈明。你雖然人相,尚未脱獸形,怎麽思量此事?”
鼎氣(鼎气),◆《史記封禪書》:“天子使使驗問巫得鼎無姦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有黃雲蓋焉。”後因以“鼎氣”指鼎所在上空的雲氣,為國運昌隆的吉祥之兆。○<唐><楊炯>《庭菊賦》:“乃有<邕>鄉貴族,<薛>縣名家,共<汾河>之鼎氣,同庶子之春華。”
鼎能,◆最有才能。○<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張芝>經奇,<鍾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
鼎命,◆指帝王之位;國家之命運。○《宋書傅亮傳》:“<桓玄>暴篡,鼎命已移。”○《北史僭偽附庸傳序》:“至如<晉>、<宋>、<齊>、<梁>雖曰偏據,年漸三百,鼎命相承。”○《舊唐書穆宗紀贊》:“皇皇上帝,為民立正。此何人哉,遽主鼎命。”○<明><劉若愚>《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且主上乾綱獨斷,鼎命時隆。”
鼎門(鼎门),◆1.城門名。舊<洛陽>城東南有<鼎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郟>,山名,<鄏>,地邑也。十年定鼎為王之東都,謂之新邑,是為王城。其城東南,名曰<鼎門>,蓋九鼎所從入也。”○<唐><劉禹錫>《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書》:“藹藹<鼎門>外,澄澄<洛水>灣。”○<唐><李賀>《許公子鄭姬歌》:“桂開客花名<鄭袖>,入<洛>聞香<鼎門>口。”◆2.城門名。舊<丹陽>郡門。○《文選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張銑>注:“<鼎門>,<丹陽>郡門也。”◆3.名門貴族。○<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公鼎門疏照,穴岫翔輝。”
鼎路門(鼎路门),◆<漢><長安>城門名。○《三輔黃圖漢長安故城》:“<長安>城南,出第二門曰<安門>,亦曰<鼎路門>。北對武庫,<王莽>更名曰<光禮門>。”亦省稱“鼎路”。○<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託鹽梅於異代,<鼎路>生光;寄舟楫於同時,泉塗改照。”
鼎路,◆見“鼎路門”。
鼎列,◆鼎足而列。○<唐><柳宗元>《詠三良》:“一心在陳力,鼎列夸四方。”◆补证条目■鼎足而列。○《隶释·汉张公神碑》:“三女所處各殊方,三門鼎列推其鄉。”○又《益州太守碑阴》宋洪适跋:“此碑刻瑁,圭璋於上,琮璧於下,其中則鼎列三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山下先有一刹,蓋與壽佛寺、七星觀南北鼎列,南爲七星觀,東上即七星洞,中爲壽佛寺。”
鼎立,◆1.三方對立。語出《漢書蒯通傳》:“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綱紀,<晉>有其政。”○<宋><葉適>《紀綱一》:“然邊方鼎立,彼此窺伺,一有蹉跌,而禍敗隨之。”◆2.三者並立。○<宋><蘇軾>《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自君兄弟還,鼎立知有補。”○<施元之>題注:“<常父>與兄<經父>,弟<毅父>皆以文聲起,<江>右鼎立,<元祐>時號三<孔>。”○<清><葉廷琯>《鷗陂漁話劫灰錄李定國事》:“鼎立<何><瞿>堪合傳,平心未取薄黃巾。”◆3.堅強挺立。○<清><劉大櫆>《贈張絅儒序》:“當其伐之於石,而敷之於紙,常者鼎立,怪者龍興,高者佶然以生,而下者魚然以適。”
鼎力,◆1.舉鼎比力。○<漢><桓寬>《鹽鐵論刺權》:“隆豺鼎力,蹋鞠鬥雞。”◆2.大力。對人有所請托,表示感謝的敬詞。○<明><張居正>《答樞輔張容齋書》:“以月之四日抵敝里,十六日奉先人柩歸窆。幸克襄事,仰賴鼎力維持,獲遂初願。”○《蕩寇志》第一○一回:“<希真>謝道:‘全仗賢喬梓鼎力周旋。’”<葉聖陶>《鄉里善人》:“這篇節略交到<王曉初>那裏,由<王曉初>寄給<費筱莊>。當然附一封‘倘因鼎力,承令師垂允,感同身受’云云的信。”
鼎來(鼎来),◆方來;正來。○《漢書匡衡傳》:“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應劭>曰:‘鼎,方也。’”<宋><王安石>《與張護戎啟》:“鼎來敝邑,甫次近郊,傳聞使旌,適在州部,將親盛德,尤激歡悰。”○《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允文>(<虞允文>)再具捷奏,且言:‘敵軍鼎來,臣不當便引去。’”
鼎科,◆謂科舉考試中的甲科。○<五代><殷文圭>《賀同年第三人劉先輩咸辟命》詩:“甲門才子鼎科人,拂地藍衫榜下新。”參見“鼎元”、“鼎甲”。
鼎腳(鼎脚),◆鼎之三足。謂三方並峙。○<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一回:“三個村正好成了一個鼎腳。”
鼎角,◆相術謂額上有日角、月角和伏犀三骨,隆起者為三公貴相。○《後漢書李固傳》:“<固>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李賢>注:“鼎角者,頂有骨如鼎足也。”◆补证条目■相术谓额上有日角、月角和伏犀三骨,隆起者为三公贵相。○唐李商隐《为荥阳公上弘文崔相公状》之三:“挺山立之奇姿,鬱鼎角之殊相。”
鼎建,◆猶營建。○<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二廟議獻諂不用》:“<嘉靖>中,太廟被災,尋即鼎建。”○<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萬曆>﹞二十六年,鼎建<乾清>、<坤寧>兩宮,敕先監矩總督工程。”
鼎甲,◆1.指豪族大姓。○<唐><薛廷珪>《授韋韜光祿卿等制》:“鼎甲華宗,松筠茂行。”○<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四姓唯<鄭>氏不離<滎陽>,有岡頭<盧>,澤底<李>,士門<崔>,家為鼎甲。”◆2.科舉制度中狀元、榜眼、探花之總稱。以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故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聽響卜》:“<韋甄>及第年,事勢固萬全矣;然未知名第高下,志在鼎甲,未免撓懷。”○<宋><蘇軾>《答李方叔書》之二:“秋試時,不審已從吉未?若可以下文字,須望鼎甲之捷也。”○《儒林外史》第八回:“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甲。”○<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十一章:“博士猶今之鼎甲也。”
鼎胡,◆見“鼎湖”。
鼎國(鼎国),◆1.指朝廷重臣。○<南朝><梁><江淹>《齊太祖高皇帝誄》:“況乃鼎國,資滌資匡。臨朝闡命,遏昏立綱。”◆2.鼎立的三個國家。○<元><楊維楨>《題錢選畫長江萬里圖》詩:“東風一信<江>上發,從此鼎國<曹><孫><劉>。”
鼎貴(鼎贵),◆1.正當顯貴。○《漢書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興>曰:‘<顯>鼎貴,上信用之。今欲進,弟從我計,且與合意,即得入矣。’”<顏師古>注引<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今州將鼎貴,且厚遇,逆之必不可,為之柰何?”◆2.顯赫尊貴之人。○《文選左思<吳都賦>》:“其居則高門鼎貴,魁岸豪傑。”○<張銑>注:“鼎貴,鼎食者。”○<宋><葉適>《國子祭酒李公墓志銘》:“閹佞給使,當沈伏奔走,今名聞鼎貴,大賊也。”○<清><唐孫華>《恕堂再次前韻見贈復次韻答之》:“知君仍世自鼎貴,朱輪十乘張彤幨。”
鼎官,◆即鼎士。○《漢書東方朔傳》:“<王慶忌>為期門,<夏育>為鼎官。”○<顏師古>注:“<夏育>,<衛>人,力舉千鈞。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清><方以智>《通雅官制三》:“鼎官,鼎士也。”參見“鼎士”。
鼎革,◆見“鼎新革故”。
鼎富,◆正當壯年。○《新唐書張濬傳》:“陛下春秋鼎富,天資英特,內偪宦臣,外迫彊臣,故不能安。此臣所以痛心而泣血也。”
鼎府,◆宰相府。○<南朝><宋><顏延之>《家傳銘》:“內辭鼎府,外秉邦閭。”
鼎伏,◆鼎隱沒不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周顯王>四十二年,九鼎淪沒<泗>淵。○<秦始皇>時,而鼎見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數千人沒水求之,不得,所謂鼎伏也。”
鼎分三足,◆見“鼎足三分”。
鼎分,◆猶鼎足三分。○<宋><田錫>《疊嶂樓賦》:“自<春秋>、<戰國>之後,洎<吳><魏>鼎分之際,干戈僭王,乘輿擬帝。”○<明>徐渭《送李子遂序》:“<通>(<蒯通>)欲鼎分王<韓信>。”
鼎耳,◆1.鼎上兩耳。○《易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國語晉語四》:“<鄭>人以<詹>予<晉>,<晉>人將烹之……乃就烹,據鼎耳而疾號。”○<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寶氣浮鼎耳,神光生劍脊。”◆2.《書序》:“<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孔穎達>疏:“<高宗>祭其太祖<成湯>於肜祭之日,有飛雉來升祭之鼎而雊鳴,其臣<祖己>以為王有失德而致此祥,遂以道義訓王,勸王改脩德政。”後以“鼎耳”為勸王修德政的典故。○<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三:“野鳥無故數入宮,此正災異。使<魏徵>在,必以<高宗>鼎耳之祥諫也。○<遂良>(<褚遂良>)不知此,捨鼎耳而取陳寶,非忠臣也。”參見“鼎雉-鼎雉”。
鼎定,◆猶建國。○<明><夏完淳>《大哀賦》:“若乃天南鼎定,<浙>右龍騫,<劉文叔><南陽><白水>,<越><勾踐>《采葛》飛鳶。”
鼎鼎有名,◆見“鼎鼎大名”。
鼎鼎大名,◆形容名聲極大。○<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八:“為我們講經學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傳事緯》照本宣科。”○<茅盾>《子夜》十:“這一位就是鼎鼎大名的<趙伯韜>先生!”亦作“鼎鼎有名”。○<葉聖陶>《某鎮紀事》:“走在最後的兩個穿布長衫的老頭子,是鼎鼎有名的委員呢,報上常有他們的照片。”◆补证条目■亦作“鼎鼎有名”。形容名声极大。○牧惠《湖滨拾翠·坐轿与抬轿》:“我终于找到一个因抬轿而驰名的人物。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和珅。”
鼎鼎,◆1.形體怠緩貌。○《禮記檀弓上》:“故喪事雖遽不陵節,吉事雖止不怠。故騷騷爾則野,鼎鼎爾則小人,君子蓋猶猶爾。”○<鄭玄>注:“鼎鼎,謂大舒。”○<孔穎達>疏:“若吉事鼎鼎爾,不自嚴敬,則如小人然,形體寬慢也。”○<明><張煌言>《山中屢空泊如也偶讀淵明飢驅句猶覺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詩仍用其韻》:“奈何饕餮者,朵頤鼎鼎來。”◆2.引申為蹉跎。○<晉><陶潛>《飲酒》詩之三:“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宋><陸游>《老身》詩:“百年殊鼎鼎,萬事祇悠悠。”○<康有為>《除夕答從兄沛然秀才時將入京上書》詩:“鼎鼎百年言笑速,悠悠萬里別離難。”◆3.盛大。○<唐><元稹>《高荷》詩:“亭亭自抬舉,鼎鼎難藏擫。”○<清><梁章鉅>《浪跡叢談金衙莊》:“相府潭潭兼曠奧,侯門鼎鼎半蕭森。”○<姚華>《曲海一勺》:“無赫赫之位,乏鼎鼎之聲。”◆补证条目■形体怠缓貌。○宋郭应祥《鹧鸪天·丁卯岁寿内子》词:“慈闈斑貌看看到,别駕除書鼎鼎來。”
鼎出,◆謂相繼成名於世。○<元><劉祁>《歸潛志》卷八:“<趙閑閑>晚年,詩多法<唐>人<李><杜>諸公,然未嘗語於人。已而<麻知幾>、<李長源>、<元裕之>輩鼎出,故後進作詩者爭以<唐>人為法。”
鼎成龍去(鼎成龙去),◆《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後以“鼎成龍去”指帝王去世。○<宋><劉克莊>《水龍吟》詞:“已被<昭陽>人妒,更那堪、鼎成龍去。”亦作“鼎成龍升”。○<明><郎瑛>《七修類稿國事一象簡龍衣聯》:“<高廟>鼎成龍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來,奔喪而不朝,蓋以叔不拜姪也。”亦省作“鼎成”。○<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林四六》:“惟<世宗>奉玄,一時撰文諸大臣,竭精力為之,如<嚴分宜>、<徐華亭>、<李餘姚>,召募海內名士幾遍,爭新鬥巧,幾三十年,其中豈少抽秘騁妍可垂後世者,惜乎鼎成以後,概諱不言。”○<清><錢謙益>《雲南道監察御史趙於逵授文林郎制》:“敕曰:我先帝踐阼未幾,<舜>旌斯舉,除授臺諫,如不終日。鼎成之後,接踵而來,皆先帝所遺朕也。”
鼎成,◆見“鼎成龍去”。
鼎臣,◆重臣;大臣。○《南史文學傳丘靈鞠》:“嘗還東,詣司徒<褚彥回>別。○<彥回>不起,曰:‘比腳疾更增,不復能起。’<靈鞠>曰:‘腳疾亦是大事,公為一代鼎臣,不可復為覆餗。’”<唐><劉禹錫>《慰王太尉薨表》:“鼎臣云亡,梁木斯壞。”
調九鼎(调九鼎),◆喻執掌大政。○<明><方孝孺>《東河驛值雪次茅長史白戰體韻》:“春來一月尚嚴凝,天上何人調九鼎?”
調和鼎鼐(调和鼎鼐),◆調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沙汰江河濁,調和鼎鼐新。○<韋賢>初相<漢>,<范叔>已歸<秦>。”○<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調和鼎鼐費心機,別戶分門恩濟威;鑽火燃寒灰,這燮理陰陽非細。”○《天雨花》第一回:“長成必定功名顯,調和鼎鼐濟蒼生。”參見“調鼎”。
調鼎手(调鼎手),◆調和五味之人。喻指理政治國之材。○<宋><黃庭堅>《喜知命弟自青原歸》詩:“諒非調鼎手,正覺荷鋤便。”參見“調鼎”。◆补证条目■调和五味之人。喻指理政治国之材。○元王恽《水调歌头·寿雪斋》词:“濟時心,調鼎手,未容閒。”参见“調鼎”。
調鼎(调鼎),◆1.烹調食物。○<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上》:“余見宰人歎曰:‘<伊尹>與<易牙>同知調鼎,而有賢不肖之殊。’”<唐><劉禹錫>《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詩:“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晏子>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八:“《農桑通訣》曰:又一種澤蒜,可以香食。○<吳>人調鼎,率多用此。”◆2.喻任宰相治理國家。語本《韓詩外傳》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遇<湯>也。”○<唐><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元><薩都剌>《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詩:“未經調鼎休惆悵,會見留酸到子孫。”○<清><張大受>《呈竹垞先生四十韻》:“自此期調鼎,無端怨失弓。”◆3.指治理國家的才能。○<唐><皇甫冉>《彭祖井》詩:“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丹鼎,◆煉丹用的鼎。○<唐><盧照鄰>《贈李榮道士》詩:“圓洞開丹鼎,方壇聚絳雲。”○<金><元好問>《游天壇雜詩》之五:“同向燕家舐丹鼎,不隨雞犬上青雲。”○<明><謝讜>《四喜記椿庭慶壽》:“期鶴算謾吞石髓,保童顏何煩丹鼎。”
大名鼎鼎,◆名氣很大。○《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魯迅>《偽自由書“人話”》:“這毛病,是連<法布爾>做的大名鼎鼎的《昆蟲記》也是在所不免的。”○<馬南村>《燕山夜話學問不可穿鑿》:“古來不管何等大名鼎鼎的人物,凡是學問不踏實,而有穿鑿附會之病者,幾乎沒有不鬧笑話的。”
寶鼎(宝鼎),◆1.古代的鼎。原為炊器,後以為政權的象徵,故稱寶鼎。○《大盂鼎》:“<盂>用對王休,用乍(作)且(祖)<南公>寶鼎。”○《史記五帝本紀》:“﹝<黃帝>﹞獲寶鼎,迎日推筴。”○《漢書吾丘壽王傳》:“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之所以與<漢>,乃<漢>寶,非<周>寶也。”○《舊唐書玄宗紀上》:“丁未<眉州><鼎皇山>下<江水>中得寶鼎。”○<明><宋訥>《壬子秋過故宮》詩:“寶鼎百年歸<漢>室,錦帆終古似<隋>家。”◆2.香爐。因作鼎形,故稱。○<清><陳維崧>《百字令雨窗懷松之南水》詞:“寶鼎香焦,畫廊花瘦,阮又無心摘;茶煙颺起,細煎花乳翻白。”◆3.指鼎爐,道士煉丹煮藥的爐子。程善之《春日雜感》詩:“寶鼎煉神藥,不如手中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