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关于酒的文章中,我们总是把东方人对酒的做法与儒家文明联系在一起。
儒家的精神是以一种抽象的哲学方式呈现的,而东方饮酒的精神则是把它具体化,让它看得见,甚至品得着,味得着。
就像飞机飞过天空,不留痕迹,当我们为它挂上彩烟,轨迹就确定了。
从浓香型大曲到酱香型饮用;从《习水大曲》到《习水天辰》;从“1988年窖藏”到“君主品酒”。Xi葡萄酒的整个谱系标志着文明发展的轨迹。
在这个赛道中,展现了文明的坚韧——简单美好,为之奋斗。用辜鸿铭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精神”。
酒和中国人的精神有什么关系?
中国美酒
中国葡萄酒,太有意思了。
因为在酒里,有一组矛盾的矛盾。越老越好,但是越简单。就像一个人,努力成长,最终“成长”成一个纯洁的婴儿。“君品习酒”就是这种情况,用最古老的基酒来呈现最纯粹的味道。
而这是符合“中国精神”的。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君子?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一个“大龄婴儿”。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让他懂事了。懂事后的他,并不世故圆滑——孔子讨厌的“乡愿”,却纯洁如婴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符合自然规律,让人感觉舒服自在,像个春风。
所以,这一组对抗性的矛盾可以体现为一种更清晰的表达:通过彻底的社会化,一切都会水到渠成。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心灵的理性和心灵的感性是彼此和谐的。行为服从自然的真实感受,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也一样无可挑剔。
择义而行仁,然万物自然。那叫君子。
顾铭先生花了整整一本书告诉当时的西方人什么是“中国精神”。
对于现代中国,西方人指的是科学、工业和现代政治制度,背后的指导思想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大的物质力量压倒一切,成为评判文化优越、文明野蛮的首要标准。弱者必须被淘汰,弱者应该被淘汰。
在这方面,中国人是格格不入的。强权原则不仅被中国的道德传统所排斥,而且以政治为耻,即使有时候确实如此。
儒家圣贤内心崇尚一种善良,政治上体现为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实力服人。孔子说:“你生来就有给予的美德,那么你能用它做什么呢?”不能用武力压制道德。这是命中注定的。你有天命,不要怕恶人。
它是人的“天”的后代,所以它的本质是继承了“天”,天命是道德的。君子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是人们通过努力回归“天道”希望的方式。就像一个人努力学习,长大,最后变成最自然的人,像个孩子。
用辜鸿铭的话说,中国精神就是我们“一直过着童心未泯的精神生活”。
如果有人能在心理上“越活越年轻”,那就是君子。
好酒也是如此。当我们喝下一杯酒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世故、复杂、强大,而是回归了自己的初心,美好而简单。酒的成长过程就是减法。它用时间的力量从中减去暴力、兴奋、冲动、反抗、挣扎,再用巧妙的勾调给它加上适当的修饰,使它成为一个纯粹统一的整体。
这是中国酒。成长为一个孩子需要足够的时间。
美酒和孩子
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童心灵命」?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精神生活”。佛家说“眼、耳、鼻、舌、身、意”,对应的是“色、声、香、触”。前者是用来分别识别后者的器官。其中“意”用来认识“法”。
我们不拘泥于佛教哲学,只是用这种简洁的“意”与“法”的关系来服务于自己的认知。
我们把“意义”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心,一个是意。
同样,“法”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理性,一部分是情感。
因此,“意义”对“规律”的认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心灵的理性分析和规律的抽象;第二是心灵的情感能力,美丑的感觉。
现在我们的分析框架非常清晰。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理性的头脑弱,所以对规律的抽象能力弱,而头脑的情感能力强,所以对美丑的感受能力强。
法律是抽象的、科学的、理论的;对美丑的感知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抽象的科学理论发展缓慢,而感性的道德和艺术却浩如烟海。某种程度上,这相当于大人和小孩的区别。
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善恶美丑的感知和讨论的数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是因为中国文化就像一个孩子。
纯而专一。每一个人都这样生活着,这就是辜鸿铭先生所说的“孩童般的心灵生活”。辜鸿铭先生不是一家之言。
同为传统文化巨擘的梁漱溟先生同持此论,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他说:“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本应和身体发育相应,但中国仿佛一个聪明的孩子,身体发育未全而智慧早开。因其智慧早开,转而抑阻身体发育,身体发育不健全,智慧最后也不能发育得圆满良好。”
也就是说,中国一直是一个孩子。所以在面临西方现代化压力的时候,他说,中国文化不是落后,而是停滞。停滞,就是停在了孩童时代。
停滞当然不是一个好词。不过,停滞也不是罪过。它成为罪过,是因为东西方遭遇,理性的、科学的从而是强权的力量,让中国人的孩童状态无法招架。西方人告诉孔夫子,就算天命所系,也不能抵抗强权。所以我们要自强,要奋起。
不说太远,回到心灵的认知对象上来。前面说过,心灵的认知对象是美与丑,道德与情感。所以中国人的生活,归根到底是一种审美的生活。因此它在艺术上会光华夺目、星汉灿烂。
中国艺术包罗万象,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的酒。中国白酒,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龙舌兰、白兰地一样都是蒸馏的烈性酒,但和它们不一样之处在于,中国白酒和中国人的心灵一致,里面包含着完整的审美生活。我们相信好酒越老越美,而美的原则是单纯专一,越是陈化老熟,它的味道就变得越来越归一,去除杂味,自然,醇厚,像个孩子。
好酒在中国称为“美酒”,这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艺术里所有的美,都是靠近自然的,孩子,是最自然的人。
我一直主张中国美酒具有“物意二重性”,这个“意”,就是心灵。美酒让我们抛弃尘俗,回归本真,回到孩子。但美酒是一种高阶的承认,是酒林中的金字塔尖,不是任何酒都能达意。造酒者必须对君子品格有真切的把握。
君品习酒,就是这种心灵生活的实体化。
追寻盛世
一个人,用孩子般的心灵去面对世界,需要一些什么条件?回答这个问题,相当于揭示了“美酒存在的环境”,也就说明了君品习酒为何在这个时代里产生。社会竞争是丛林式的,对此中国人可谓深有体会。近代以来,国家羸弱,被群狼撕咬,无法自立。回顾历史,分裂就意味着战乱,而战乱则意味着颠沛流离。
一个孩子,是无力面对丛林的。所以,诸子百家,无论哪一家,都是向往和平的。换句话说,任何先贤,其思想出发点都是为了塑造和平。
和平的前提就是结束分裂,天下一统,人们可以安生。天下一统的意思是有一种外在的秩序,来保障“孩童般的心灵生活”可以实现。
所以天下如杨升庵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始终如一的目标就是合,因为在心智上像个孩子的中国人,无力面对纷乱,也无法在其中寻求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的标志之一,就是美酒。事实上,我们翻阅历史,几乎所有美酒,都产生于盛世,或者民生富庶之所。比如习酒久远的祖先蒟酱,就是从汉武时代被记录;浓香川酒的前身,也起始于盛唐;黄酒则产生繁盛于鱼米之乡的江南。
中国人是孩子,而中国美酒是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得以实现的标记。人必定趋利避害,所以历朝历代,无人不向往盛世。转换为一种更具象的描述就是,任何时代,中国人都向往美酒。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大一统”,意味着和平。和平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尽管中国历史磨难重重,但向往统一盛世的愿望从未丢失。
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独存的深层逻辑。
“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尽管历史纷乱,但这个论断没有疑义。因为两点:一是作为文明源头的诸子百家都诞生于乱世,它们互相辨析甚至论战,目的就在于探讨哪种思想更有利于和平安定,这是我们思想传统上的和平基因;二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其发达必须以和平为背景,没有和平就没有好生活,这一点不需要任何思想加持,都是可以理解的。
要和平,就必须统一。战乱之源,是国家分裂为不同的政治军事势力。
统一可以止战,止战方能安生。
止战,安生,经济发达,意味着盛世,意味着美酒,意味着我们可以像孩子一样生活,意味着君子有了生长的土壤。
盛世“君品”
盛世,是黎民共享的好时代,美好生活不是一部分人的专属,而是整个社会的普遍特征。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孔子在《礼记》中作出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这里面,包含着稚嫩的社会主义意识。
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孔子的理想在过去从来没有实现过。古代盛世,最多也就是局部实现,而不可能普及天下。
观察这一问题的角度,可以非常细致,比如以酒为切口。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借酒吟诗作赋,或者直接对酒评头论足,甚至把酒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人士,不可胜计,蔚为大观。问题在于,相关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社会精英群体中的一员。
最明显例子的是魏晋,直到今天,这个时代仍然令不少文人墨客歆羡不已。问题在于,文人墨客大多情感丰富而理性匮乏。魏晋名士,多是出身世家大族,他们有庄园供养,衣食无忧,只是为了逃避政治的关注,放浪形骸。这种“风度”,与绝大多数人无关。正如前文提及的,酒从来都是奢侈品,不管是何种层次的酒。
粮食不丰沛,就不会有一种天下共享的酒文化。
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农业都是根本,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食物,天下必然大乱,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因而古代帝王,无一不重视农业。代表着农时的历法,由帝王颁布;在特殊节令,帝王还要领头祭祀社稷(土地和谷物)之神,亲自扶犁、播种,力劝农桑。国家运作的财税之源,也主要是农业。
现代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要解决粮食问题,不能仅仅从农业入手。工业,以及与之相伴的现代科学,才是让人们衣食无忧的真正力量,农业问题的解决,恰恰要从农业之外去想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对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的限制日渐放松,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农业人口比例持续减少;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绵延数千年的农业税,还对农业发放补贴;最近几年,国家放宽生育政策,鼓励人口滋长。这些举措,从核心上讲都是指向一个结论:历代政治治理的最大难题—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此时,中国人才终于可以普遍性地与美酒发生关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70年的历史,这样的大一统时长也足够让美酒好整以暇地成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习水大曲”,在2010年迎来了习酒“窖藏1988”,又在2019年迎来了更上一层楼的“君品习酒”。
历史必将证明,现代化的中国不但不是一个传统被摧毁的时代,反而是一个传统精神可以真正实现的时代。在丰沛的物质条件下,我们终于可以回到儒家理想,回到“中国人的精神”,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单纯的孩子。
美酒也是如此。正如人的成长,和时代相得益彰。
珍惜今天的生活,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来自历史深处的提醒,源自中国人的精神。
作者 | 李淳风
排版 | GINNY
统筹 | 张鹏霞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