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被亲生母亲举报吸毒。
进入安徽省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
他曾经是一个自暴自弃,抗拒戒毒的关键人物。
但他收到了一个戒毒警察的手稿。
当场感动落泪.
王跃飞小字作品《朱伯庐治家格言》
程与戒毒警察之间
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人物名片
王跃飞
生于1966年
他于1988年参加工作。
现任安徽省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金保大队副大队长。
所获荣誉
2007年、2016年、2018年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6年被安徽省司法厅党委评为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忠诚干净担当”优秀党务工作者。
“家庭支持”
吸毒者想要戒毒成功,离不开一直支持他们的家人和亲人。
王跃飞一直把“家庭支持”作为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的重点。他认为,和谐的家庭关系,来自亲人的支持和关爱,是吸毒者戒掉毒瘾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坚定戒毒信念的重要信心来源。
吸毒人员程某性格古怪,多次出现异常情绪。刚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时,他自暴自弃,从不配合警方。一天,他在宿舍大喊大叫,立即带程到办公室谈话,并安排两名值班民警安抚其他吸毒人员的情绪。
王跃飞与许多吸毒者有过接触。通过观察,他觉得程并不是一心抗拒教育和禁欲的。他只是想引起警方的注意。果然,通过交谈,程道出了心里话:内心被思念和怨恨纠缠着,放不下。
最初举报程吸毒的是程的母亲。程有一个5岁的女儿,目前由程的母亲照顾。他怨恨母亲的举报,不想联系她,但又想念女儿,感到极度焦虑。
王跃飞明白,家庭障碍已经成为程灿无法解开的心结。他一方面严厉批评程的所作所为,告诫程不能怪家人的苦心;一方面积极联系家人,安排家庭会议,通过写信鼓励程缓解思念情绪,消除母子误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程逐渐改变了认知,自觉接受各种管理教育措施。解除强制隔离戒毒那天,程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朱伯庐治家格言》,是给程的一夜情。当程看到那位工人用大写字母写下整张宣纸时,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些话像一把切肉刀刻在程的心里,不停地把他往正确的地方推!
乒乓球排毒
对于吸毒者来说,戒毒最大的挑战就是成瘾。
“当小霞和我聊天时,他说他被他的朋友困住了。当时他并不知道毒品会对身体造成这么大的伤害。”王跃飞回忆说,小霞是一名吸毒者,他曾帮助他放弃治疗。虽然才20出头,但已经是三家戒毒所的“老油条”了。每次戒完瘾,他都会因为心瘾复发。年仅40岁的他,性格越来越孤僻。
(图片来源网络)
“我喜欢和吸毒者聊天。我的工作就是去了解他们。”王跃飞说,当时小霞是他谈话的焦点。由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小霞经常与其他吸毒者发生冲突。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王跃飞了解到小霞在心理上缺乏一个支持的“点”,对生活非常迷茫。小霞曾经喜欢打乒乓球,但后来因为生活的变化,她不能坚持下去了。
就是排毒“破”和“立”的过程。王跃飞决定从乒乓球开始,打破小霞逃避生活和依赖药物的态度,重新树立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点燃他的希望之光。
(图片来源网络)
对王跃飞来说,乒乓球是与小霞交流的媒介;对小霞来说,乒乓球是心灵的支点,是发泄负面情绪的出口。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他向小霞传达了做人和感恩他人的道理。慢慢地,小霞从过去的偏执、敌视和冷漠的状态中变得开朗、懂事、充满活力。她不仅重拾了对乒乓球的热爱,还重建了自己的树。
了对人生的信心。两年的“乒乓戒毒”,汪跃飞与小夏在乒乓桌前、球的来回穿梭跳跃间,完成了一场“戒毒成人礼”。如今,小夏早已完成两年戒毒,生活与事业都步入了正途,和所有“毒友”绝交,再也没有沾染毒品。
小夏在日记中写道:“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那一刻,突然又有些舍不得。站在戒毒所的门口,多走几步是心怀希望,少走几步是留念时光。”
汪跃飞在基层司法行政一线已经工作了整整三十年,接触过很多像小夏这样的戒毒人员,他们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结局:在汪跃飞的帮助下爬出毒品深渊,勇敢迎接未来人生。
在汪跃飞的努力下,他所在的大队
未发生一起执法责任过错事故
高质量地实现了“六无”目标
在宝丰所“火炬杯”安全稳定考核评比工作中
大队荣获了全所第一的优异成绩
……
今年,汪跃飞服从组织安排,从一大队政治教导员调到金宝大队担任副大队长,虽然岗位变了,但他的初心一直没变。
他虽已年过半百,但经常主动给自己压担子,敬业奉献的精神丝毫不逊于年轻民警,心中的信仰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