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
假商战,奸诈;真正的商战,简单粗暴。
近日,家乐福向有关部门举报,竞争对手强迫供应商在家乐福会员店与竞争对手之间“二选一”,供应商被迫停止合作,家乐福被“断交”。
“断供”的方法可谓简单粗暴。
家乐福中国第一家会员店开业第一天,就有供应商派人到店扫货,回购了很多自己的商品,让普通消费者无所适从。
没多久,盒马说自己也有类似经历,打算向有关部门举报。
巧合的是,两家公司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会员制超市的“头号玩家”——沃尔玛的子公司山姆会员店,
沃尔玛随即发表声明予以澄清和回击。
声明中,沃尔玛没有提及,大意是对方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事实,不要含沙射影,扰乱市场秩序。有时间做点事,不如专注自己的事。山姆珍惜自己的名誉,不会做这样的事。
谁对谁错?
山姆的“嫌疑”最大?
虽然山姆坚决否认,但有很大嫌疑。
一个重要原因是:会员制超市这个曾经冷门的行业,现在已经成为了抢手货。
2020年10月,首家盒马X会员店在上海开业;2021年,新老玩家争相入场,包括永辉、华联、福地、家乐福,甚至过去放弃会员制的麦德龙也开始回归。
这位网友调侃道,“中产阶级消费者的钱快用完了。”
不缺利润,会员制超市的“钱途”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如今,传统线下零售每况愈下,互联网巨头们曾经热衷的社区团购、生鲜宅配等业务再次受到冲击。相比之下,会员制的商超就充满了想象空间。
2019年,好市多进入中国市场,开业37天就“吸收”了20万会员。光是会费就收了近6000万,让别人羡慕不已。
山姆的生活更加滋润,会员300万,续卡率80%。沃尔玛在2021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山姆对中国业绩的贡献。“山姆会员店销售强劲,两位数增长”。
山姆旗舰店开业第一天
所以玩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能支持会员超市的城市可能只有50个。像好市多这样的超市,20-30万会员只能支撑一家店。即使在北京,开5家左右的店也会饱和。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优势,独占蛋糕,山姆似乎确实有嫌疑。
1996年,山姆进入中国市场,是中国第一家会员制超市。然后,其他会员制的超级品牌也跟着来了,但都没能坚持下来。
可以说,Sam光是对会员市场的把握和教育就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奠定了自己的领先地位。现在行业终于有了春风,市场不轻易交出是必然的。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山姆的地推人员前往上海长宁路盒马总部附近,为山姆即将开业的新店招募会员,颇有点“手把手”的意思。
此外,作为行业领导者,山姆应该有足够的实力来逼迫供应商。
所以有人分析,会员店的核心竞争力是高品质、差异化的商品,供应商是成败的关键。
键,掌控了供应商资源就能从根本上打击对手。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部分网友却有着全然相反的想法。
事情或许没这么简单。
不论谁搞“二选一”,都不靠谱
尽管山姆有嫌疑,也有一定实力去让部分供应商“二选一”,不过在刀哥看来,山姆做这事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有个很简单的理由,在反垄断的大环境下,今天这家企业被约谈,明天那家企业被罚百亿,人人风声鹤唳,谁敢在这时候顶风作案?
其次,逼供应商“二选一”,甚至让供应商去回购,几乎是自找麻烦。
如果山姆有实力且有意使家乐福、盒马“断供”,完全可以提前和供应商说明,而不是在它们开业后,再去逼迫供应商回购,将事情戏剧化,把事闹大到上了热搜。
连上三个热搜
做坏事不用简单的方式偷摸摸地做,而去舍易求难,供千万网友吃瓜,这脑回路不是一般人会有的。
再次,不论是哪家会员制商超,自有品牌才是吸引消费者的王牌,因为这是提供高品质、差异化商品的关键。
山姆每家店4000个左右的SKU中,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就占据了700余种产品,给门店带来超过30%的销售额;盒马X会员店里的自有品牌叫“盒马MAX”,自有商品的占比更是超过了40%;麦德龙的会员店,差异性也主要在进口商品、麦德龙独家与自有品牌之中,约占总商品的40%。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如果是“断供”对手自有品牌之外的商品,打击的效果其实很有限;第二,“断供”对手自有品牌商品则不现实,因为那是零售商可以完全把控的资源。
此外,以山姆目前的优势地位而言,实在没必要对家乐福和盒马使阴招。
在中国,不论是门店数量、会员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山姆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作为对比,9月26日,山姆在上海的新店开业首日,虽然这已经是它在上海的第三家店,但是门外还是排起了2公里的长队,犹如初入中国时的Costco。本月家乐福首家会员店开业,却没能重现这样的场景,人流量大打折扣。
家乐福会员店
这样的山姆,自然会被众多同行时刻紧盯着。
所以在很多会员店里,消费者能看到许多同样的商品,烤鸡、瑞士卷、榴莲千层蛋糕、麻薯包、大草莓......这些几乎都是由山姆培育出来的爆款。
脱胎于山姆的爆品,出自谁家傻傻分不清
一些会员店就连商品的摆放和货架样式,都在向山姆看齐。
但是这种模仿,最多做到“形似”,很难完美复制。这是因为,打造爆款涉及到的供应链、选品和品控等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
这就导致了很多模仿品虽然外观与正版无异,然而由于原材料、工艺等不同,品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实最终成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
所以当其他会员店还在狂推烤鸡等旧爆款时,山姆的商品往往早已升级,进一步拉开了差距。山姆在上海的新店开业时,引进了500款新品,出尽风头的是全球首款擎天柱机器人、1.5米高的薯片礼盒以及4.5公斤重的亿滋巨型三角巧克力。
换句话说,仅仅这种程度,应该还不至于会让山姆担忧到对它们出手。
假设山姆会对哪个同行出手,把对象设为Costco才更有几分可信度。
最后,在会员制商超行业,靠“二选一”等盘外招,很难有长期利益。
会员制商超的关键在于会员的忠诚度,而忠诚来源于体验,这考验的是商品运营能力和用户运营能力。
做好这些,才会得到消费者的长期认可,没必要冒险使盘外招。反之,做不好这些,满足不了消费者,自然也没法让供应商赚到钱,遑论操控供应商。
简而言之,山姆不敢做,也不值得做。
中国的会员制商超,有些跑偏了
如果不是山姆,那么家乐福和盒马遇到的“断供”事件,究竟是谁在捣鬼?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或许是它们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
一位专业人士表示,家乐福等大型商超,为了吸引顾客,长期压榨供应商的利润,还以收取渠道费用的形式获利。随着大卖场的话语权减弱,供应商开始用最耗费精力的方式进行简单粗暴的抗争。
这个观点也与很多网友的想法异曲同工。
如果真是如此,该喊冤的就是山姆了。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沃尔玛在声明里义愤填膺,也就显得更情有可原了。“企业应专注自身特色开发、不断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创新。这是整个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简单的商品复制和同质化竞争,真正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言下之意,比起关注和模仿对手,不如多关注消费者的利益。
这些话听起来有点“政治正确”,但也的确是现在中国会员制商超行业所需要的。
一夜之间,会员制商超从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不难想象,这过程中难免泥沙俱下,要么造成资源浪费,要么有损消费体验。
对于很多玩家而言,他们的热情恐怕和以往追风口的劲头并无二致,所以才会出现不同会员店在商品和服务上的同质化现象,都在靠烤鸡、瑞士卷等做噱头,用简单的抄袭应付需求。
网红饮品“小青柠”。左为家乐福,右为山姆
他们的目的不是好好做生意,给消费者新的体验,而是做投资,或者说,投机。
但是这个行业,绝容不下只是想追风口的人。
会员制商超的模式,决定了它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会员费,所以一直以来,山姆、Costco更关注的指标是会员复购、活跃度以及续卡率。
只有追求长期利益的玩家,肯在关键领域长期投入,坚持以高品质的差异化商品和服务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关系,才可能在这行业里得偿所愿。
比如在维持高性价比方面,山姆有沃尔玛的全球供应链支撑,省去中间环节,直接采购而获得价格优势;Costco靠规模压低进货价格,甚至有消息称,如果一家供应商在别的地方定价比在Costco的还低,那么该供应商商品将不会再出现在Costco的货架上。
再比如品控方面。2016年,山姆会员费从150元涨到260元,一些人因此放弃续卡,但是很快又回来了,有消费者解释自己是“为牛肉而续卡”。山姆的鲜牛肉是个损耗大、培育缓慢的产品,却保持着很稳定的品质,所以成了一个爆款。
对于消费者而言,多几个会员制电商品牌,应该意味着竞争大了、体验升级,而不是多出几家追风口的企业,消磨自己的钱包和注意力。
对于所有新老玩家而言,如果没有不断超越行业标准和用户预期的商品及服务,都该扪心自问:
怎么好意思去拿消费者一年好几百的会员费?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