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历史悠久。宋代宜宾姚氏家族用五种粮食酿造的尧子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原型。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继承尧的产业,总结出陈的秘方,称为“杂粮酒”。后来,它被清末的杨慧泉改名为“五粮液”。五粮液是中国最高档的酒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五粮液的发展历程中,历经多次变革才取得了现在的地位。今天,边肖就带大家看看这几年五粮液的外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1959~1965年手榴弹瓶“交杯牌“五粮液
这一时期“胶北牌”五粮液主要采用“玻璃瓶手榴弹”的瓶形,颈标与主标之间有连接条。
1966~1970年中国名酒标“交杯牌“五粮液
这一时期,“胶北牌”五粮液的瓶型换成了“老直萝卜瓶”,颈标上“中国明酒”字样,金色麦穗后面金色光芒。1970年后取消了“麦穗射线”的设计图案。
1966~1973年 “红旗牌”五粮液
红旗牌商标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五粮液“萝卜瓶”和“手榴弹瓶”商标同时存在;这一时期的“手榴弹瓶”酒标较小,去掉了颈标和主标之间的连接条。1971年,商标周围首次出现“中国名酒”字样。这个品牌五粮液的脖子上标着“为人民服务”和“中国名酒”。
1973~1980年“长江大桥牌“五粮液
1973年,红旗牌五粮液和老直萝卜瓶正式停产,老直萝卜瓶升级为弧形萝卜瓶。长江大桥牌“商标”正式启用,“长江大桥牌”五粮液分为国产酒和出口酒。出口酒没有颈标,是白标。正面标签大多标有“湖北”字样。标注的生产单位是四川宜宾酒厂。
1980~1986年“交杯牌“五粮液再次使用
1980年是五粮液长江大桥品牌商标与胶北品牌商标混用的一年。1981年后,胶北牌五粮液独占鳌头。焦北牌五粮液采用萝卜瓶,瓶底有独特的十字符号浮雕图案。
1985~1987年优质牌五粮液
颈标为中国名酒,商标位置更改了国家评酒会金奖(“优质”奖章)。商标两侧有“注册商标”字样,脖子上加了批准证书。
1981年,是五粮液的方瓶,商标是“优质”牌,两面都用“中国名酒”字样。
1987~1993金标优质五粮液
从1987年4月22日开始,500ML五粮液萝卜瓶采用金属铝覆盖,其他品种仍采用塑料覆盖,直到2000年12月才开始使用塑料塑料盖。包装上,铝盖萝卜瓶有定位框(方便贴标),铝盖顶部标有“中国名酒”中英文字样和厂徽。酒标开始标明度数和容量(60度的都没有)。
黄金品质五粮液的酒标上有一些变化,酒标中的优质奖牌数字两侧印有“中国名酒”字样。1989年,出现了多种标签对称的酒标,以酒标中金色麦穗的对称感官设计命名,字体“五粮液”放大了几倍。
70年代末~90年代初麦穗瓶优质五粮液
这一时期,麦穗瓶是五粮液出口酒的主流出口瓶型,瓶身有突出的“WLY”凸纹。1985年,麦穗瓶五粮液的酒标开始变化。酒标上下部分划分的区域开始标注五粮液的首字母“W”,出口企业也简化为“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
1991~1993“长江大桥牌”五粮液
/strong>此时期的五粮液外包装发生重要变化,首先是塑料盖变为铝盖,瓶身开始出现“中国名酒”字样的颈标,酒标中“五粮液”字体发生改变,正标上出口公司、生产厂家都悄然变化。最值得提醒的是瓶身上出现了条形码背标。
1993~1998年晶质圆通瓶五粮液
1993年该瓶型诞生,采用铝盖与塑盖两种封口技术。1994年1月1日起,五粮液采用隐形喷码技术,在萝卜瓶以及晶质型五粮液瓶上使用暗喷;
1995年圆通瓶五粮液颈标取消,同年推出“三防盖”以及晶质多棱瓶,1998年“三防盖”首次应用于晶质圆通瓶五粮液,却也是此瓶型的终结年。
1995~至今;晶质多棱瓶五粮液
晶质多棱瓶一直是有颈标的,1995年至1998年封口技术主要采用塑盖“三防盖”,1998年到2004年期间采用3M防伪技术,2004年后至今,这两个时期五粮液的真假鉴定方法包装上都有详细说明。
至于酒标上的变化,1998年,五粮液酒厂改造,组建五粮液集团,酒标上的生产单位正式标注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推出第八代五粮液。作为最年轻的五粮液,第八代五粮液造型更加时尚,伴随五粮液剑指千亿,奏响五粮液崭新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