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贴春联风俗
作者倪
除夕夜,家家贴春联。
春联是春节期间最有文化的风景,也是春节的文化魅力。
贴春联本来是为了辟邪,后来发展成了一种文化习俗,既能装点环境,又能辞旧迎新,让过年的气氛充满。
(贴春联)
春联,俗称“春帖”,是因为春节需要张贴而出现的。写出来的叫“书春”或“春波”,贴出来的叫“贴春波”。这起源于中国新年早期悬挂桃符以辟邪的活动。现在能考的最早的春联出自五代末代蜀国皇帝孟昶之手:“过年余庆,甲节长春。”
春联俗称对联,因为是对联,所以也叫对联。贴的时候,上下联的排列是有讲究的,上联要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春联贴在哪里?这里面也有一些微妙之处,不仅仅是门上。
(最早的春联)
第一,“有神必贴”,贴在神的两面。内容都是崇拜和祝福的话语。比如天地之神旁边的一对写着:“敬天地之财,孝父母之安”;财神的对立面是:“天上财神,人间财源之主”。
第二,“每扇门都要贴”。前门、侧门、厨房门、畜棚门、后门,甚至猪圈门、鸡笼门都不能错过,其中前门最为重要。除了门贴,门两边的墙壁也可以贴。
贴春联的日子是除夕。春联上午下午都可以贴,但一般选择午饭前贴,晚上从来不贴。这可不吉利。
(贴春联)
以前的习俗是,贴了春联之后,讨债的人不能再上门,否则,不骂欠债的人,反而要怪欠债的人。同样,只要过年贴春联,别人家里借不到钱,主人也不会借。迷信说这个时候借钱不好,主人的钱会流一年。
这也是过去人们早早就心照不宣地贴春联的原因――贴了春联之后,就不用担心“穷人上门”,而不仅仅是需要庆祝和辟邪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
除对联外,还有门窗、器皿、粮库、厕所、牛马栏等单联。在北方,它们被称为“春签”,它们都写有节日和吉祥的话,如“五福临门”,“四季平安”,“福禄犀首蔡”。
(猪圈上贴的弹簧片)
比如粮店贴五谷丰登,米柜面缸贴米面如山,菜柜贴山珍海味,箱柜贴万两黄金,猪羊栏贴六畜兴旺,汽车贴日行千里,院墙贴满庭院,院中一树贴根深叶茂。
除了贴对联和春联,最简单最常见的就是贴“福”字。
(慈禧的《傅》一书
“福”字的写法很特别。红纸剪成正方形,斜写,俗称“斗方”。清朝过年的时候,也有皇帝给大臣们“祝福”的习俗。清朝后期,西太后喜欢给仆人“加持”。现在民间还有很多慈禧写的“福”字。
而写“福”字也是过年的送礼习俗。现在很多单位给员工发春联和“福”字,就是这种习俗在企业文化中的反映和体现。
(贴“福”字)
除了“福”字之外
这个字,读作bing,是陕西咸阳使用的一个特色字。是手工面的一种,这个词的意思就一个——面长。但是这个
字拆解起来很有内涵,当地人称:“一点飞上天,黄海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也长,我也长,中间不方便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弯个勾勾挂麻糖,坐上车车逛咸阳。”(慈禧书“福”字,为福禄寿三字合体)
过年时的合体俗字有不少,都是书家创作出来的。过去和现代在农村都很流行、使用也很广泛的,有下面这4个“字”,也是除“福”字外,农村人家过年时最喜欢贴的4个斗方――
(大元宝)
(日进斗金)
(黄金万两)
(日日有财见)
上面斗方里都是吉祥字,可贴在门上、箱柜上,迎门墙上等需要的地方。也有不是吉祥字,而是辟邪合体字,如下面这个字,是山西省翼城一带过年时门上贴的斗方。迷信认为,这个字中有一个“斩”,可以驱逐魑魅,所以过年时要贴,这其实是中国道教上惯用的咒符原理――
(贴门上辟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