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阶层而言,娶妻纳妾,不断壮大后宫妃嫔数量,绝非只是简单的繁衍子嗣,满足正常生理需求,而是关乎封建王朝万世一统、皇权稳固的重大政治事项。也正是因为后宫妃嫔牵扯前朝政治、牵扯外戚家族势力、牵扯朝臣党派甚至牵扯未来王朝皇位的传承,自西汉时期开始,封建统治阶层就开始逐步设立后宫妃嫔等级制度,并对其形成有效的管理。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充分借鉴了前明王朝的后宫妃嫔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民族特色,自清朝建立之初就开始逐步形成后宫妃嫔等级制度。从皇太极时期的“五宫制度”,到顺治朝时期的“照搬前明后宫制度”,再到康熙皇帝对后宫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皇后居后宫之首,皇贵妃领衔后宫妃嫔之“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共计七种妃嫔等级的后宫妃嫔等级制度。
皇后,作为帝王最高统治者正的,乃系“母仪天下”的所在,皇帝后宫之首。皇后之下,才是妃嫔,而妃嫔的领衔者就是皇贵妃。
贵妃作为后宫嫔妃的称谓,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它最早出现在明朝第五任皇帝朱瞻基的后宫嫔妃身上,只有500多年的历史。而且,当时玄宗提拔他最宠爱的妃子石湾为皇妃,并不是因为建立了后宫制度,而仅仅是因为他的宠爱。
清朝建立后,顺治朝出现了第一位贵妃。她是顺治皇帝最宠爱的董妃,并不是后宫制度的需要,而是顺治皇帝对董妃的宠爱。
由此可见,贵妃虽然属于后宫嫔妃群体,与皇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产生之初就具有被皇帝宠爱的先天优势。
然而,清朝后宫的妃嫔真的是皇帝倍加宠爱和推崇的地方吗?在清朝的后宫里,看似一人之下的贵妃和皇后有什么区别?和女王的待遇,有什么区别?
本文以清朝的后宫制度为基础,对贵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360010——后金政权建立后的努尔哈赤时期,没有后宫制度,后金可汗的妻妾只称为主室与妾室的区别,只按和分等级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对这一时期后宫的等级制度有明确的描述:
“福晋”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后宫人员在后世的皇后、贵妃、普通妃子等称号,都是清朝后来的君王所追求或封号的,而不是当时已有的后宫等级称号。
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建立了“大福晋”、“继福晋”,后人称之为“福晋”——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福晋盖“可敦”之转音,史述后妃,后人缘饰名之,非当时本称也。.
清初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孝庄皇太后,是“五宫制度”.最后一位皇太后后宫中的“崇德五宫”
清入关后,顺治皇帝在皇太极时期“位数皆清,平起平坐”的前提下,决定照搬前明朝的后宫制度。《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已加载:
中宫清宁宫皇后、东宫关雎宫宸妃、西宫麟趾宫贵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次西宫-永福宫庄妃
但是,在清朝初期,在满清贵族等决策层尚未接受中原中华文化的情况下,顺治皇帝建立的这种中国后宫制度,显然没有得到朝臣乃至满清贵族的认可。因此,这种后宫制度被用作“次西宫-永福宫庄妃”,但遭到强烈抗议并被废除。
然而,在顺治皇帝建立后宫制度之前,顺治皇帝的后宫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人物————董鄂氏。顺治十三年,顺治皇帝以“崇德五宫”,为由,提拔他为贵妃,以示宠信。
康熙帝继位后,清朝在中原的统治程度进一步提高,汉文化在中原的同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且,在皇权与旗权斗争取得绝对胜利之后,康熙皇帝逐渐意识到后宫幕僚对政治、皇权的稳定以及前朝的国王都有很大的影响。
朝统治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毕竟,对于康熙皇帝而言,乃系直接受益于后宫女人之孝诚仁皇后所在的赫舍里氏家族的所在。于是就有了康熙皇帝对后宫等级制度的创设,《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载:
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曰景仁,曰承乾,曰锺粹,曰延禧,曰永和,曰景阳;西六宫:曰永寿,曰翊坤,曰储秀,曰启祥,曰长春,曰咸福。
也就是清朝后世沿用200余年的“东西六宫”、“皇后居中宫”、“七等妃嫔”的后宫等级制度。
康熙皇帝所创设的后宫等级制度,并非简单之依次降序的等级分别,而是有着四个显著特点的:
1、皇后乃系皇帝之正配,居于中宫,乃系后宫之首,替皇帝掌管后宫。
2、在皇后之下,才是等级分明的妃嫔。这里的“妃嫔”仅仅包括皇贵妃、贵妃、妃和嫔四等。皇贵妃即为后宫妃嫔的领衔者,乃系妃嫔之首。这些妃嫔才是分居东西六宫的主位,也是具备抚养亲生子嗣资格的所在。
3、贵人、常在、答应虽然属于后宫成员,但她们并不属于“妃嫔”范围,而只能跟从妃嫔等主位分居东西六宫的侧位。此等后宫成员并不具备抚养亲生子嗣的资格。
4、自嫔及嫔以上,有着具体人数的限定,这里的人数限定乃系“同时存在的额定之数”,并不知某位皇帝的后宫妃嫔总数。也就是说,因故死亡或遭废黜而新加册立者,便不在限制之列。
由此可见,康熙皇帝所创后宫制度,乃系等级分明、尊卑有别的所在,更便于皇帝对后宫的管理,也更便于皇帝通过对后宫妃嫔的晋封、贬黜而控制前朝朝臣势力。
02 皇贵妃在后宫中,地位到底如何?
由上述后宫等级制度,能够看出,清代皇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从皇室家族角度来说,作为皇帝的非正妻,要学会如何处理君臣关系,要时刻谨记“皇后为尊”的条令。而从家庭生活角度出发,作为丈夫的侧室,如何与夫君相处,如何与正妻相处,如何与其他侧室和各色人等相处,都将会是成为她们一生中的课题。皇贵妃和皇后虽然只有一步差别,是后宫妃嫔之首,但皇贵妃和其余妃嫔一样在后宫生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最初的目的是为皇帝生养子女,延绵子嗣开枝散叶罢了。她们的地位实在难以和“母仪天下”的皇后相比,虽说皇贵妃乃后宫妃嫔之首,但是皇贵妃终究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皇后为尊皇贵妃为卑,通过皇后和皇贵妃出生的子女身份就可以看出。
《钦定八旗通志》有载:
“公主由中宫出者,封固伦公主。由妃嫔出者,封和硕公主。”
也就是说,即使地位再尊崇,哪怕是拥有“摄六宫事”之形同副后的巨大权势,皇贵妃也只是皇帝妾室的身份,和皇后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除了在子女爵位晋封上的绝大差别,皇贵妃和皇后之间的差别,还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日常配给
在最为平常的年俸上,皇贵妃和皇后之间就有着明显的差别:
皇后:年俸1000两;
皇贵妃:年俸800两;
在清人所撰写的《宫中现行则例》中,有着后宫千秋万寿节宴时,皇帝对于皇后和妃嫔的赏赐记录,也能明显看出皇后和皇贵妃之间的差别:
皇后千秋恩赐,金九十两、银九百两、上用缎纱等四十五匹、内蟒缎九匹、缎九匹,宁绸九匹、宫绸九匹。春绸九匹、绫九匹。
皇贵妃千秋恩赐,上用缎六匹、官用缎六匹、春绸六匹、绫六匹,上用果桌一张,赏用果桌八张。
《清皇室四谱》则记录了后宫人员服侍宫女人数的配置规定:
又省宫女名额,皇太后十二人,皇后十人,皇贵妃贵妃八人,妃嫔六人,贵人四人,常在三人,答应二人。皆挑选世家及拜唐阿之女充之。
我们再来看下皇后和皇贵妃在“日用”方面的巨大差别。清朝名臣鄂尔泰、张廷玉等人所编纂《国朝宫史》中有载:
皇后日用:猪肉16斤,羊1盘、鸡、鸭各1只,新粳米1升8合,黄老米1升3合5勺,高丽江米1升5合,粳米粉1斤8两,白面7斤8两,荞麦面8两,豌豆3合,白糖1斤,盆糖4两,蜂蜜4两,核桃仁2两,松仁1钱,枸杞4两,干枣5两,猪油1斤,香油1斤,鸡蛋10个,面筋12两,豆腐1斤8两,粉锅渣1斤,甜酱1斤6两5钱,清酱1两,醋2两5钱,鲜菜15斤,茄子20个,王瓜20条,白蜡5支,黄蜡4支,羊油蜡10支,羊油更蜡1支,红箩炭夏10斤、冬20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
皇贵妃日用:猪肉12斤,羊1盘、鸡1只(或鸭1只),陈粳米1升5合,黄老米1升3合5勺,高丽江米1升5合,粳米粉1斤8两,白面5斤,荞麦面8两,豌豆3合,白糖5两,盆糖4两,蜂蜜4两,核桃仁1两,松仁1钱,枸杞4两,干枣5两,猪油1斤,香油1斤,鸡蛋10个,面筋12两,豆腐1斤8两,粉锅渣1斤,甜酱1斤6两5钱,清酱1两,醋2两5钱,鲜菜15斤,茄子20个,王瓜20条,白蜡5支,黄蜡4支,羊油蜡10支,羊油更蜡1支,红箩炭夏10斤、冬20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
2、宫规差别
日常配给的巨大差别,还只是物质条件的区分,毕竟和母仪天下的国母相比,只能被称为妾室的皇贵妃到底是比之不足。
但在皇后和皇贵妃之间,在宫规方面,有着更大的区别。
皇后过生日时,皇贵妃要站立左右。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侍奉在侧。
被册封皇贵妃以后,皇贵妃在向皇太后、皇帝行礼以后,还要向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更为重要的区别,在于迎接皇帝的宫规上。《钦定宫中现行则例》有载:
皇上驾幸各宫若无外廷随行之日,皇贵妃住在内廷,在门外等候,銮驾返时,依然到门外。皇后莅临各位皇贵妃居住之所,本宫居住之内廷等位迎送之仪与前同。
由此能够看出,在清朝后宫,皇后和皇帝一样,前往诸宫时,皇贵妃及其以下妃嫔都必须到门外迎接、送至门外。地位高低、尊卑有别,一目了然。
03 皇贵妃的晋封情况解析
在如此等级分明、尊卑分明的后宫制度中,一般情况而言,位分的晋封都是逐级加封。首先是由答应、常在或贵人等逐级晋升为嫔、妃、贵妃等。有些时候,又常常有越级加封的情况,而这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恩宠。有些情况是妃嫔当了太妃太嫔后,由嗣皇帝再予以加封。然而不是全部的皇贵妃都能够有皇后的职权,也不是说全部的皇贵妃最后都能够晋封为皇后。对于皇贵妃的晋封,通过对后宫妃嫔的升迁履历研究,可以得出以下5种情况的结论:
1、中宫崩逝,依次晋封
皇贵妃能够行使皇后的权利,统御后宫,通常状况下,只有皇后归天之后,才会册立皇贵妃。在皇后刚刚归天时,因为皇上非常的伤心,且正处于治丧期间,皇上就不想封新的皇后,这样就要想册封一位皇贵妃来管理后宫等事宜,等到皇后下葬之后,或者皇上觉得时间适宜,就会把现在的皇贵妃封为皇后,对于清朝来讲,都是这个流程。
代表人物: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乾隆帝继后乌拉那拉氏、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2、中宫丧失管理能力,而皇帝又无意立后时,册封皇贵妃,管理后宫
中宫皇后崩逝以后,清朝数位帝王都一度出现不想再册立新后的情况。一来这是对于皇室嫡出庶出情况改变的忌讳,二来立后对于前朝政治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引起外戚家族势力的严重不平衡。但是,偌大的后宫和前朝一样,“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能没有管理的人在。这时候就会立皇贵妃,此时的皇贵妃就是后宫的最高主事,但是不可能再成为皇后了。
代表人物: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3、病危时的冲喜或者彰显皇帝的恩宠
由于无法救治皇帝心爱的贵妃,所以在即将死去的时候,皇帝册封为皇贵妃,一来可以冲喜,为病危的贵妃带来最后一次病愈的机会,二来可以彰显皇帝殊荣。
这种情况下晋封的皇贵妃较为常见,《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就记载了,在《甄嬛传》中出现,被我们熟知之年贵妃临终晋封皇贵妃的情况: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遐龄女。事世宗潜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笃,进皇贵妃。并谕妃病如不起,礼仪视皇贵妃例行。
《甄嬛传》年贵妃剧照
代表人物:慧贤皇贵妃高氏、敦肃皇贵妃年氏。
4、新皇尊封
大行皇帝去世了,新皇上登基,父皇的遗孀得到新皇上的抬爱,优待她们,就会对她们晋升,从妃到贵妃,再到皇贵妃,此种情形的最为常见。
代表人物:恭顺皇贵妃、和裕皇贵妃、庄静皇贵妃、敬懿皇贵妃、庄和皇贵妃、荣惠皇贵妃等
5、薨逝后的追封
对于此种状况,就是在其死亡之后,由于皇上念念不忘,或者子嗣显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缘于政治需要,给其授追为皇贵妃。
这种情况的代表人物,当属雍正朝被雍正皇帝赞为“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之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的生母章佳氏。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载: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事圣祖为妃。康熙三十八年,薨。谥曰敏妃。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章佳氏乃系满洲镶黄旗包衣出身,出身卑微,即使为康熙皇帝生育了一位皇子、两位公主,也未得到位分的晋封,一直是庶妃的身份,直到康熙三十八年薨逝,才被追封为敏妃。但章佳氏很好的证明了“母从子贵”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在其子胤祥的影响下,雍正皇帝将其追封为皇贵妃,位列圣祖康熙帝三大皇贵妃之首。
皇贵妃,虽然有着“皇”字的加分,但对于皇帝而言,还只是妾室的所在,和位居中宫的皇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即使有着“摄六宫事”的巨大权力,即使有着“形同副后”的尊崇地位。
后宫妃嫔之首,和后宫之首,并非只是字面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清代皇贵妃制度研究》、《清史稿·列传一·后妃》、《钦定八旗通志》、《宫中现行则例》、《清皇室四谱》、《钦定宫中现行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