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聃担任图书馆馆长。他写了《道德经》这本书,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他的理论后来被庄周发展了。后世道教视老子为大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提并论。历史记载,孔子曾问老子礼。唐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清三大神之一老君的第十八化身。
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是道教的第一位伟大创始人,俗称“张天师”。张天师,道教流派之一,是龙虎门传人世代相传的称号。正义道(天师道)由张玲(张道陵)创立,后人称张玲石天,其子张衡为嗣师,孙子张禄为部师,合称“三师”(《三本》)。他的后代是世袭的,后来都叫“”,所以张的姓就叫“”。从忽必烈在元世祖正式承认“石天”的称号,到公元《制》年,张宗言被称为“第三十六代黑汉的石天”。
道教文化
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把他奉为教主或宗主,把他奉为“道德神”,把他列为三大清净神之一。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他的遗产是《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老子用韵文写的哲理诗。它是道教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的直接材料。《五千文》被日本、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翻译出版,成为古代哲学中的一朵奇葩。周《纽约时报》将其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创建于东汉舜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明;在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和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老庄的道家思想;道教在实践上继承了先秦时期文人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总结起来有十二个方面: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教技能、斋戒、医疗养生、阴阳风水、寿命预测、道教仪轨、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
道教名人录
庄子:生于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学的继承者,他学识渊博。他写了33,360,010-300,000多字,即33,360,010-30,000字,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共52篇,现存33篇。唐玄宗称他为“南国好汉”,宋徽宗称他为“缪慧”。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楚国人。因长期隐居于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鬼谷山,故《庄子》一书的作者鬼谷是中国相学的创始人。
秦朝的方士徐福:,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和探险家,郎朗(今山东诸城胶南)人,道教医学的创始人。
西汉方士 东方朔:,名叫曼青,出生于西汉时期的平北集(今山东陵县)。著有《南华真经》、《鬼谷子》等书,精通道教占星术和医学。他们被称为“神仙”。
张道陵:.东汉人何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东汉裴国峰(今江丰县)人,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
葛洪:东晋名路
士,人称葛仙翁,丹阳旬容人(今江苏境内)着有《抱朴子》一书,共70篇,主要记载炼丹的方法。对我国化学,医学,制药学有一定的贡献。
王重阳:金代著名道士,陕西咸阳人,是道教中全真教的创始人,着有《明阳立教十五论》,是道教养生学的倡导者。
张三丰:明代著名道士,武当派创始人,冀川寥阳人(今河北)精通丹术,着有《全丹玄要》三篇。《道藏辑要》中收录生人所编《张三丰先生全集》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出重要贡献。
■ 道教四大天师
"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萨守坚、许旌阳,为玉皇大帝通明宫的四位尊神。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 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 郝超传》。
/ 张道陵本名张陵(34-157年),字辅汉,道教称为祖天师。他是汉代张鲁的爷爷,是道教的创始人。
/ 葛玄(164-244):字孝先,葛家道创始人,为道教灵宝派祖师。被尊称为葛天师。汉族,丹阳郡句容(今属江苏)人,葛洪之从祖父(祖父之兄)。《抱朴子·金丹篇》称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道经,于合皂山(今江西樟树市境内)修道。后遨游山川,周旋于括苍、南岳、罗浮诸山。后汉室倾覆,三国战乱,于是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灵宝"诸部真经;曾嘱其弟子郑隐,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
/ 萨天师又称萨真人,中国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崇恩真君。是宋代著名道士,号全阳子。一说为蜀西河(今四川郫县唐昌镇)人,一说南华(南华山今广东曲江县南,南华山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人。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自称汾阳萨客。"相传萨守坚以法阵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收其为部将,传其符箓秘诀。然而在中国民间王灵官的名声远远要比其师响亮。
/ 许天师,为晋代道人许逊,字敬之,号旌阳,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年)二年(239年)正月二十八日,在南宋时被净明道奉为祖师。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载,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年)二年(239年)正月廿八日,其母先梦金风衔珠,坠落怀中,遂受孕而生。弱冠之年,其事师大洞真君吴猛,受三清之法,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更喜欢神仙修炼之事。
■ 张陵创立道教始末
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张陵要与从战国时楚国就已经凤靡“淫祀”并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须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张陵刚移居青城山天师洞的一个黄昏,与青城山一带分为八部鬼帅的巫教社团斗法。他在装扮上一是穿黄色道袍,佩剑,持印与戴符,之后被称为天师剑、天师印、天师符,成为天师道传教的最重要嫡传信物。青城山一带的巫教八部鬼帅、六大魔王斗法失败后,被禾师道改造与同化,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掷笔槽”、“洗心池”等,就是当时斗法之后的传说。不过天师五斗米道在巴蜀等传道的过程中,也有一段与巫教鬼道相互影响渗透的过程。特别是张陵主子张鲁据汉中政教合一30年。
张陵在青城山站稳脚跟后,便开始了以巴蜀为中心的二十四治的传教活动和建立天师五斗米道的宗教社团组织。
建治之后,张陵受西汉卜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所谓的洞天福地遍布中国传说中的修道大小名山。并为天师道制定朝礼,祭祀的黄色道服,并亲自拟定法篆传授制度,道戒律条等。
中国道教在东汉时太平道因“黄巾起义”失败受到严重打击转入传教的低潮,干家道和李家道都是家庭道影响范围和影响力较小,只有张陵的天师五斗米道自创教以来道脉不断,影响及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中国传统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