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资讯 > 酒水功效

我想用蜡烛代替流年好好说声再见,我想用房子贷款怎么贷

酒易淘 酒水功效 2022-09-01 11:01:25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王晓静   

  

  上世纪50年代,父亲还是个孩子,没见过穷人家有蜡烛。通常,煤油灯用于照明。那时候的煤油灯大多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墨水瓶洗干净后,用烧红的铁丝在瓶盖上打了一个洞,把一根不长不短的小管子插进去。把棉线插进管子里拧一拧,然后把煤油倒进瓶子里,放在灯座上。一盏简单而实用的煤油灯被制作出来了。当时煤油供应比较紧张,农忙时国家经常给公社和生产队分配一些煤油指标,所以各家各户的煤油灯都很省着用。那时候,父亲在上小学。为了节省煤油,他经常在早自习时用蓖麻籽做灯。每次早上上完自习,鼻孔经常被熏黑。   

  

  1965年,我父亲第一次看到了蒸汽灯。那时候蒸汽灯很少,主要是晚上打麦用的。蒸汽灯类似于现代的喷灯,它的光线非常明亮。不到二三十分钟就会逐渐暗淡。那时候家里的照明都换成蜡烛了。蜡烛干净卫生,几根放在桌子上,房间立刻亮堂起来。但那时候用蜡烛比煤油灯贵多了,一根要一毛钱多。只有过年的时候,我才舍得好好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70年代初,我家终于和城市家庭一样通上了电,用上了电灯。那时候的灯泡上小下大,像一个又小又圆的梨,一般是10瓦或者15瓦,远没有现在的灯泡亮。灯泡是钨丝做的,容易烧坏,寿命短。而且,用久了,灯泡变黑了。但即便如此,全家人已经很满足了。毕竟不用担心从门窗漏进来的风会把蜡烛吹灭,也不用担心在干燥的季节蜡烛的火苗会点燃家里的东西。   

  

  1975年后,电棍开始流行。那时候每家每户的天花板上都有一根电棒。轻轻一拉,房间里的黑暗立刻被驱散得无影无踪,每个人的笑脸都笼罩在温暖明亮的光里。父亲的眼睛不会再因为光线昏暗而出现流泪、视力模糊的症状。他在明亮的电魔杖下贪婪地获取知识,考上了学校,成了家。记得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电杆的光像水波一样倾泻下来。一家人吃着笑着,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柔和的光晕。   

  

  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台灯。灰色圆形灯罩下是一根细绳子。轻轻一拉,啪的一声,明亮的灯光流遍了整个桌子。父亲慈爱地摩挲着光滑的灯罩,感叹道:“你们这一代人真好!”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我也爱上了读书,一盏台灯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丰富灿烂的夜晚。   

  

  不知从何时起,灯的种类越来越多,乱花也变得诱人起来。晚上放学回家,大街小巷都是霓虹灯和黄金。我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房一翻,客厅的电杆换成了漂亮的吸顶灯,一层层的玻璃吊坠在灯珠的映射下,正闪着明亮的光。卧室还配有造型精美的床头灯。父亲还在楼道里装了几盏彩色壁灯,五颜六色,真的很漂亮。   

  

  慢慢的,照明不再是灯具的唯一功能,灯具还可以装饰美化环境。   

  

  我的家乡庐山的瑶山花海有一个美丽的夜景灯光展。灯光缠绕在花上,攀着藤蔓,摆出各种造型。这些奇妙的光影组合,通过3D光影秀等高科技手段带来的绚丽灯光艺术效果,向世人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打造了家乡旅游的独特名片。   

  

  曾经房屋低矮、颜色灰暗、路灯稀疏的芦山县,如今已成为高楼林立、灯火辉煌。近几十年来照明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化。在迷人的夜景中   

  

  岁月流逝,灯变了,见证了我们家的风风雨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的小家和我们小镇的变化,也证明了新中国70年来从百废待兴到繁荣昌盛的光辉历程。这背后,是无数中国人日复一日的执着追求光明、追逐梦想、奋斗不息,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感恩,珍惜,相信祖国的未来会更美好!   

  

  本文发表于2019年10月18日河南日报中原丰版。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