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琼中1月28日电(李学山)“这400吨陈酿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资产。”1月19日,站在一排排巨大的储酒罐前,曾的脸上写满了自豪。作为曾经主导并参与华润凤凰、江、百果园、海伦丝等数十个消费品品牌投资孵化的专业投资人,他从2016年第一次到海南,就被这款海南独有的葡萄酒深深陶醉,离开投资机构后,来到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加入海南酒庄的创业团队。
背后的陈年酒是曾最大的财富。人民网李学山摄
“如果没有倒掉的400吨‘试错’酒,就不会有今天的400吨好陈酿。”5年来,这个“县城青年”和他平均年龄70岁的创业团队,为解决山岚葡萄酒酒体浑浊、杂质多、易变质、保质期短等技术难题,进行了上百次实验。为此,400吨不合格的山岚葡萄酒含泪倒掉,最终成功攻克技术难关,使山岚葡萄酒彻底摆脱了“土特产”的形象,成功走出海南,进入中高端消费。并获得中国酒业协会新品类最高奖“卓青奖”,实现了海南山岚葡萄酒历史上的零突破。
从“大城市金领”到“县城青年”
海南黎族同胞历来爱好饮酒,更擅长酿酒,由此诞生了黎族人自己的“琼浆玉液”——黎族酒,又称黎族酒。兰酒作为海南特有的最古老的发酵酒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黎族妇女发明并传承下来的一种地域酒。它的酿造原料主要是山岚大米,海南岛稀缺的旱稻。由于其产量稀少(亩产100斤左右)、出酒率低(约3斤大米产1斤酒),黎族同胞只在招待贵宾时才愿意喝酒,同时还会作为节日礼品馈赠亲友。
“山岚葡萄酒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当我喝第一口时,我震惊了。”2016年,曾来海南游玩,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葡萄酒。从那以后,他就深深地迷上了海南这种独特的酒。之后,他深入考察了酒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发现酒其实就是当年他的偶像苏东坡流放海南时喜欢饮用并写诗赞美的“李酒”,而且历史悠久。只是苏东坡北归中原后,不到半年就西逝,来不及把这种美酒传播给中原的文人墨客,导致山岚酒像一块被历史尘埃覆盖的玉石,失去了光芒。
“但美玉毕竟是美玉。我们晚辈只需擦拭尘埃,便会熠熠生辉。”曾认为酒会已经成为中国酒业的一个新品类,不属于任何一个现有品类。应该有独立的定义和标准,未来会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出于对偶像苏东坡的尊重,想做一件苏东坡千年前没有完成的事,他做了一个让家人和朋友都感到惊讶的重大决定:离开投资机构,离开北京,到海南创业,把山岚葡萄酒做成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曾对发酵山岚葡萄酒酒体的看法。人民网李学山摄
当时,一直专注于食品饮料领域风险投资的曾已经在投资圈小有名气。先后在天图资本、复星集团担任高管。“只投资吃喝玩乐”是他在投资圈的价值和品牌印记。在此期间,他主导并参与了多个知名消费品牌的孵化和投资,投资经历涵盖早期孵化、成长、全球并购等不同投资阶段。
直到2016年,目前的“海南酒厂”仍处于初创期,虽然创业团队中有中国第一位黄酒博士后、中国黄酒学会名誉副会长梁、中国地质大学(京)原校长吴玉国、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邢、原矿山企业管理与运营专家包清海等专家,他们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声名鹊起。
于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了解、调查和认同,2019年,36岁的“大成金领”曾离开了生活工作了十几年的首都圈和北京,一头扎进了国家级贫困县琼中县边上一栋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老厂房里。他和平均年龄70岁的创业团队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山岚葡萄酒创业之旅。
倒出400吨酒进行“试错”
曾说,随着对酒的深入了解,他发现这种酒虽然很好,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正如一百个读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黎族村民酿的酒也可能有一百种味道,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酒怎么酿,完全取决于当时黎族村民的条件、原料、环境和个人经历。”曾说,传统的酿酒作为海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也是一部屹立不倒的千年历史。酿酒大多是由黎族家庭主妇在业余时间完成的。没有专业的分工,没有专业的酿酒师,大部分酿造技术都是靠口口相传。
目前,小作坊生产的山岚葡萄酒存在很多问题,如酒体浑浊、杂质多、易变质、保质期短,导致其无法通过长途运输进入更广泛的区域销售。同时,市场上销售的山岚葡萄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复购率低,提前消费无回头路;另外包装技术落后,设计简单,美感不足。很多时候是作为“土特产”出售,附加值不高。本土企业很难做大,更别说走出海南岛了。
我发现了海南山。
兰酒市场存在的问题之后,曾凡华和他的团队希望能够做出一款能够“让海南人骄傲”的山兰酒,一来与市场上同类产品实现错位竞争,二来可以填补中国高端发酵酒的市场空白。曾凡华认为,全球酒精饮料消费版图中,各发达国家都有非常优秀的发酵酒品牌,欧美有拉菲为代表的葡萄酒,日本有獭祭为代表的米酒,中国作为酿造酒古国和大国,没有理由酿不出世界级的发酵酒。海南山兰稻作为稀世罕见的顶级酒米、中国海南独有的物种,使得山兰酒有极大的潜力成为中国一流、全球独步的发酵型米酒。
为了能够酿出这样的山兰酒,曾凡华和他的创业团队进行了数百次试验:“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学习借鉴了中国白酒、黄酒以及欧美葡萄酒和日本米酒的工艺,跨界学习,融合创新,自创了一整套我们独有的工艺体系来酿造山兰酒。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失败教训颇多,比如用土陶大缸来作为盛酒的容器,但结果发现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不管是酒体还是口味也根本达不到要求。”据曾凡华介绍,从2016-2020年,海南山兰酒庄用五年时间来突破传统山兰酒的技术瓶颈,其间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也是不断烧钱的过程,“倒掉的酒少说也在400吨以上”。
酿酒大师梁衍长在工作中。海南山栏酒庄供图
他说,每次把没有达标的酒倒掉的时候,大家都很心疼,因为倒掉的都是创业团队的血汗钱,但还是含着泪倒掉了,“为的就是能够做出一款‘经得起全球品酒师最严苛地挑刺’的山兰酒”。
几年创业期间,在不断“试错”导致酒庄发展资金出现紧缺时,曾凡华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己在北京拥有的黄金地段房产,以及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将所得资金全部投入到酒庄的发展中,过着无房无车、乡野村夫的创业生活,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县城青年”。
让山兰酒走得更远
经历了数百次“试错”之后,曾凡华和他的创业团队终于拿出了让自己满意的山兰酒产品,这款酒在口感上传承了山兰酒醇厚、香甜、微醺、令人过口不忘的品质特点,更重要的是运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的工艺控制,历经三十多道工序,使传统上浑浊、杂质多、易变质、保质期短、标准不一的山兰酒升级为清亮透明、酒质纯净、品质稳定、标准一致、可以长期贮藏运输的现代化产品。
曾凡华将这款山兰酒品牌命名为“拙酎”,意为“以朴拙之心,手工之法,酿天子之酒”。这其中的“拙”,一为守拙、朴拙之心;二为手出,即手工酿造;而“酎”则出自古书《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古时“酎”为天子之酒。
站在巨大的储酒罐下,曾凡华的脸上满是骄傲。人民网 李学山摄
在酒的包装设计上,曾凡华也很是花了心思,把海南“大熊猫”――海南长臂猿、黎族部落图腾――大力神、黎族服饰纹路――黎锦、黎族群众民居―船型屋、苏轼的手书等元素糅合并运用了瓶身及外包装上,“让人第一眼看到就知道它来自海南”。
虽然这款酒从研发到初步生产时并未在市场上进行推广销售,但仍在2019年斩获了包括中国酒业协会新品类最高奖“青酌奖”在内的诸多荣誉,从而实现了海南山兰酒历史上零的突破。“拙酎”山兰酒在2021年11月推向市场销售后,其“传承传统技艺现代工艺打造海南名片”的商业模式也赢得了人民网举办的2021国民消费大会的认可,与京东、瑞幸咖啡、喜茶、百果园等品牌一同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前沿模式案例。
如今,随着工艺革新和品牌创新的进行,告别了“土特产”形象的“拙酎”山兰酒已经成为海南重大外事活动及招待省外贵宾的本土品牌名片;同时也已走出海南,走进了包括北上广深等地的中高端消费市场。目前酒庄3-5年的老酒库存近400吨,储量超过海南省所有其它山兰酒厂的库存总和。更为让人惊讶的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他们获得了14项实用新型专利,即将成为海南山兰酒历史上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曾凡华认真查看即将出厂的产品。人民网 李学山摄
不过,曾凡华和他的团队并未就此止步。他们深知,没有良好的种源保护,就没有优质原料,就不可能让现有山兰酒的美味流传下去。为此,海南山兰酒庄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山兰稻―山兰酒―山兰酒糟衍生品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在山兰稻的种植环节,充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既保障了公司酿造原料的供应,又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根据历史数据,山兰稻的品种数量已经从建国初期的一百二十多种,逐步灭绝减少到现在的二十多种,实际种植的仅六七种,物种多样性大幅下降。”曾凡华说,为降低山兰稻的种源风险,海南山兰酒庄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初步建立了一个小型优质山兰稻种子库,用高等级的生物技术保存现有优质山兰稻种的基因。希望未来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更大的山兰稻优质种源库及基因库,在扩大山兰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完成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等工作。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山兰稻品质,保证山兰酒行业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