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邵阳日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种田园生活,是很多中国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但是,受制于现实中的种种困难,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是一个90后的四川姑娘做到了。
她就是因“穿古装,做古香古色”而红遍网络的李子奇。她在微博拥有2524万粉丝,几乎每次发布视频都能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
今年5月中旬,她和“水稻之父”袁隆平等6人受聘为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宣传大使”。
01
她住在山里,和奶奶相依为命,过着诗一般的普通农民生活。
三月桃、李、方菲,采摘花瓣,酿造桃花酒;
四月枇杷成熟,酿枇杷酒,做桑葚枇杷冰;
樱桃五月当季,酿造樱桃酒,煨樱桃酱,烘焙干樱桃,配制樱桃酸橙饮料;七月,节,七巧饼是用紫薯做的;八月中秋,苏式鲜肉月饼出现;9月,桂花酒提上日程;秋冬以来,腊肉、香肠、鱼条高挂,院子里充满了丰收的快乐.你要按季节吃饭,四季变化,都在餐桌的方寸之内。
春长夏长,秋收冬收,四季更迭,自然植被生长枯萎。在她巧手之下,化做各种美食,通过镜头将粉丝与自然、土地连接起来。
02
面对澎湃的赞美,李没有膨胀,而是一如既往地穿着粗布衣服,精心地做了一顿饭和一个菜。从种食材到吊汤调味,她和粉丝们分享了衣食住行的审美,感受到了时间的馈赠。
端午节之际,她与时俱进,做了古龙舟香粽子。
粽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和口味。
在前期的准备中,李做了多次比较,最后,从大江南北的各种粽子中,他选择了江南湖州的枕头粽子。
这种粽子因其边角精致,身长枕形而得名。
为了让粽子的口感更好,李特意选用了江西摩梭叶,细长宽大,富有弹性,不易破损。可泡水去污,保持本色,包裹自然灵气,牢牢锁住粽子的味道。
粽子的主体糯米,李特意选用东北黑土地的优质五常圆糯米。每一粒都来之不易,饱满而芬芳。洗五遍去除杂质,晾干,保证颗粒清晰,不互相粘连。
为了在舌尖上重现湖州枕饺的美味,李子奇用了7个月的时间调试了100多种口味,最终确定了配料比例。
精心制作,让粽子的每一种味道都能完美。
连包粽子的手法,李都严格遵守的规定:
卷包饺子要根据甜度和咸度进行调整,肉馅饺子要包紧,不要松而无味;汤圆和松包防止糯米膨胀和豆沙混在一起。
与传统的三角汤圆相比,枕形汤圆的形状不仅有利于剥叶和解绳,而且受热均匀,可以达到饭馅133601的比例,嘴里有馅。
煮熟的枕头饺子散发出温暖的香味。周围的米饭都是诱人的油,拿起来粘粘的,有一种画如无物的感觉。
用筷子轻轻把饺子推到一边,馅料一个个露出来。坚韧的粘糯米包裹着咸咸的肉,吃在嘴里,那种味道会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来!考虑到中国地大物博,南甜北咸的口味差异,李子柒此次制作的限定款龙舟漂香粽,囊括了7种口味:
茉莉绿豆沙粽、秘制叉烧粽、梅干菜肉粽、橘皮牛肉粽、玉米香菇腊肠粽、双蛋黄肉粽、桂花紫米香芋粽。
甜而不腻,咸中有鲜,百家滋味,个个清香。
最难得的是,李子柒不仅在粽子的味道上用心,更结合了端午划龙舟的传统文化,制作了古朴典雅的端午礼盒。
长方体的外壳,上面是腾云驾雾的金龙身躯。整个外壳带给人关于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无限遐想。
还能自己动手拼图,让龙头在自己手下“复活”。
拼接完成后的龙头配色也很得当,古朴的桔红色和靓丽的黄色结合,整个龙头显得栩栩如生。
将龙头接入包装十分简单,组装完成后,一艘龙舟就在眼前活灵活现。
结合粽子的美味和端午文化,将它转化为一种有趣又有创意的仪式,这或许就是李子柒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03
与众不同的李子柒,与“粽”不同的龙舟粽。这个端午节,还将有更多意义。
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公益相结合,邵阳日报社、株洲日报社联合李子柒团队,开展“中国味道中国担当”――“柒圆”端午公益计划:
1. 用户每买一份龙舟飘香粽,即向株洲“萤火虫助学计划”捐款7元。“萤火虫助学计划”由株洲晚报志愿者联合会发起,至今已持续10余年。目前,档案在册的受助学生为581名。
2. 为进一步推广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帮助,我们还推出了端午公益推广大使,消费者申请成为推广大使后,通过分享每卖出一份粽子,还将获得7元现金奖励。
看了介绍,手机屏幕前的您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想立即下单购买??
点击下图购买↓↓↓
扫描图中二维码成为端午公益推广大使,推广爱心赢奖励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生活的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即便不能像李子柒那样,在一个慢节奏的、如仙境般的、原始的乡村里,亲手制作那些古色古香的美食家居,我们也可以从一草一木中细品生活意趣,从一蔬一饭甚至一个龙舟飘香粽中,感受日常生活的活色生香。
愿这款李子柒龙舟飘香粽,带给您不一样的美食和节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