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长青
趵突泉公园举办灯会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不过1980年的元宵节元宵节我还是记忆犹新,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去城里的公园看花灯。那年春节后,大学第二学期刚开学,听说趵突泉公园有个春节灯会。对于从来不知道城里的灯笼是什么的农村学生来说,去年听城里的学生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趵突泉的灯笼有多好看多热闹,就觉得很新奇,跃跃欲试,想早点一探究竟。
元宵节(1980年3月1日)晚饭后,我回到永清街南端的宿舍(济南教研室办公楼),收拾好书包等学习用品。我和彭、李、滕、韩、王、张等同学三五成群地赶到趵突泉看灯。从永清街南到北,街上依然能感受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节奏。
自从进了经四路右转往东,一直到临湘桥,开始感觉往东的行人比往西的多。而且往西的自行车相对较多,而往东骑自行车的人很少。站在临湘的桥头,下意识地沿着西围子海沟往南看石干桥,往北看普利门桥,可以看到那两座桥上往东走的人比较多。
我们过了临湘大桥,走在共青团路的背面。我们发现有一部分人正从南边的济南火柴厂附近,北边的大同剧院、济南中医院附近进入共青团路,加入到往西门桥(罗源桥)方向的人群中。当我们走到永昌街的北端,也就是共青团路、普利街东、菜篮子街南的路口时,发现这四个街巷的路口都聚集了更多的人,而且都是往西门桥(罗源桥)方向。
到了剪刀巷北口,剪刀巷的行人又聚集起来了。此时,两边人行道上的人群比较密集。好在人与人之间还是有距离的。而所有的人都在快速向西门桥行进,生怕赶不上什么热闹的好事。
当我们过了西门桥(罗源桥)准备右转的时候,发现从趵突泉北路南口和汇泉楼酒店边上的泉城路西口都来了一些人,他们都在向趵突泉行进。三军相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小。当你走在现在的五卅大屠杀纪念碑附近,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者没有努力,很难和前后的人保持一臂之遥。多亏了我们强壮的男生,我们几个同学才得以打开一点空间。然而,很难再往前走了。就在这时,我们看到黑虎泉西路西口由东向西行驶的人群和我们这群由北向南行驶的人群都挤在两条路交叉的护城河桥(坤顺门桥)上。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被别人推了,被别人推了,连我们这些大男孩都推不动人与人之间更大的距离了。最多,我们可以把胳膊抱在胸前。此时,周围的人声和喊叫声此起彼伏,时起时落。偶尔,不时传来老人的喊叫声和孩子的哭声。这时候我的鞋子掉了,没办法蹲下来找。
这样,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转身,不能下蹲。你粘着我,我粘着他,后面的人推着我,我推着前面的人,一步一步向前。就这样,众人缓缓前行,越过护城河桥(坤顺门桥),涌向趵突泉大门口,与从南边山水沟方向过来的人挤在一起。这时候人的头可以从前到后看到,矮的人只能看到附近人的肩膀和后背。我回头找一起过来的同学,只剩下我们三个。其他人不知道他们挤在哪里。
这时,趵突泉门口有人开始起哄,远远地就听到有人敲打大门,大声喊叫,还有一些尖叫的声音。有那么多人在大门周围嗡嗡作响,以至于他们没有听清他们在说什么。可能是因为距离还很远,周围人说话的声音也不算小,就是那边有嗡嗡的声音。但是伴随着起哄和摇晃,好像趵突泉的闸门突然打开了。大门口的人群开始晃动,挤进了大门,我们三个人也随着人群挤进了趵突泉的大门。
当我们走进趵突泉的大门时,发现里面的地方开始松动了。进去不久,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抱着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就问她:“你这么大了,怎么去凑热闹?”我听到老太太说:“我要来吗?我在街上走得好好的,就被挤了进去”。一路上听到一些工作人员不断呼喊,引导人们的方向,维护观众的秩序,保护老人和孩子。我们跟着人群,沿着假山后面的小路,一边挤一边看两边的灯笼。在那些假山顶和建筑上沿着山脊线拉起了一串灯泡,勾勒出假山和亭台楼阁的模样。灯光的影子倒映在泉水中,相映成美。
那些大红的圆灯笼高高地挂在古建筑的飞檐、墙角下,灯笼下的金色流苏随风轻轻摇曳。那些造型各异的高大灯笼,妙不可言,前无古人,闻所未闻。连廊下都挂着一盏盏红纱灯笼,映得游人脸颊通红。一群人带着孩子,领着孩子围着灯笼。一些有学问的老教师,看着纱灯笼上的谜语,或下颌下托沉思,或兴高采烈地相互交流。趵突泉的亭子让灯泡勾勒出整体轮廓,伴着三股水流,流光溢彩。观澜桥的灯影倒映在河中,像一道彩虹横卧在浪花上。
在公园里,水面上和河里有一些闪闪发光的荷花,吸引了一群观众,他们都称赞他们的奇妙工艺。高高在上的孙猴子引来了孩子们孩子气的笑声。于是我们三个人被推着往前走,看着旁边各种各样的灯笼,猜谜语交流,听着不时传来的笑声。看到那些从我们身边经过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充满了喜悦和惊喜,都在赞叹趵突泉的花灯。真的很美很惊艳!
顺着工作人员指引的路线,我们三个人在公园里左拐右拐,大饱眼福。但还是没看够,因为回不去仔细看了。因为没有回头路,
我们就随着人群走出了趵突泉的南门。那一次,我才知道趵突泉公园还有一个小南门呢。趵突泉公园的南门外面,是一条不很宽的石板路的街巷。我抬头看了看街上的牌子,写着“正觉寺街”。我们找路人打听了前往杆石桥的方向,就沿着这条街巷一直往西走。当时也许已经走了一晚上了,走的实在是很累了,就感觉这条小街巷真的很长很长的,紧着走不到杆石桥。好在这条街巷的每个大门口都悬挂着一盏红灯,有长方形的纱灯、有圆形的宫灯、有长方形的红灯盒子、有五角星形状的红灯、也有走马灯和灯谜啥的,往前往后望去,街巷两边各有一个长长的红灯串,一眼望不到尽头。顿时感觉城里人的元宵节的确有情趣、不是一般的好看好玩啊。
我们三个人边走边看边聊看到的神奇之处,慢慢的走到了杆石桥,沿着经七路向西再右拐,走回了永庆街的宿舍。
此后四十多年来,趵突泉的迎春花灯会,成了济南的一个文化品牌。当我们全家搬来城里后,我也曾带着老人、妻子、孩子多次去趵突泉参观过花灯会。也许是白天去的多晚上去的少,也许是公园的管理秩序更好了、也许是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了,也许就是我去的不是最佳时机吧?再也没有见过1980年元宵节那种万人空巷、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
--------------
参考文献如下,在此一并感谢:
1、《1965年第一届趵突泉元宵灯会,1079年首届菊花展,都封存着一座过去的济南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11月15日。
2、《趵突泉灯会》,百度百科词条。
作者:秦长清(清莲子)/历城区委党校,写于2022年2月12--13日晚亥时三刻,修改定稿于2月14日巳时三刻,谨以此纪念趵突泉公园1980年元宵节迎春花灯会。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