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拽耳朵,抱怨耳朵疼,但妈妈不要大意。很可能宝宝得了中耳炎。
为什么宝宝容易患中耳炎?
宝宝的咽鼓管不仅不能有效开闭,而且短而宽,位置几乎与鼻腔平行,使得鼻子分泌的粘液更容易滑向耳朵。因此,当宝宝感冒流鼻涕时,病毒和细菌很容易从喉咙和鼻腔直上咽鼓管,进入耳朵,引起中耳炎。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咽鼓管逐渐发育完善,宝宝患中耳炎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信号性中耳炎
1.宝宝患中耳炎后,因为耳朵不舒服,经常挠耳朵。
2.患耳附近头部剧痛,宝宝拒食,哭闹,入睡困难。所以中耳炎一旦发病,会极其痛苦。宝宝虽然说不出来,但只要动动嘴,不管是吸吮还是吞咽,都会压迫感染部位,感到疼痛。所以宝宝吃饭的时候可能会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想入睡。
3.发热,中耳炎常伴有突然发热,体温可升至37.8至40。
4.化脓。如果耳朵里流出黄色、白色或带血的液体,那么宝宝一定得了中耳炎。脓液流出说明原本滞留在中耳的液体已经冲破耳膜。
5.听力受损,分泌性中耳炎不会引起流脓,但大量液体留在中耳,可能会对宝宝造成暂时性听力损害。具体来说,他可能会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得比平时大,或者经常让你重复刚刚说的话。
中耳炎怎么办?
大多数中耳炎实际上可以自愈。只要免疫系统战胜病菌,耳道畅通,中耳的粘液回流到鼻子或喉咙,中耳炎就不用吃药就能痊愈。
对付不能自愈的中耳炎,通常会开抗生素,但抗生素不能乱用。美国儿科学会(AAP)将仅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考虑对患有中耳炎的小患者使用抗生素。
小于6个月的婴儿,因为免疫系统还很弱;
高热(39度以上)、多汗、全身不适、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婴儿;
2岁以下双耳感染的婴儿。
如果需要使用,一定要严格遵医嘱,3天内宝宝症状会有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后,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检查。
预防中耳炎是适当的。
1.防治感冒。's宝宝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时,鼻粘膜受到刺激,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使内部通道变窄,积液引流能力降低。当耳朵不能及时排出感冒引起的粘液时,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理想温床。因此,积极预防感冒或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宝宝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如果2.让宝宝的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s宝宝年龄和能力允许,他应该教会自己经常用手帕或纸巾擤鼻涕;对于年幼的宝宝,可以使用吸鼻器帮助宝宝清除鼻腔内的黏液。同时,医生还特别建议给宝宝鼻腔滴入一些安抚剂,保持鼻腔畅通。
3.空气干燥会引起鼻腔干燥甚至发炎,造成咽鼓管肿大、阻塞。's妈妈可以用热毛巾敷在宝宝的鼻子上,以缓解鼻腔的肿胀和阻塞。在干燥的北方,妈妈还可以打开加湿器,让室内空气保持湿润,让小鼻子更舒服。
4.如果宝宝鼻塞得比较厉害,睡觉时可将头部垫得高一些,使鼻腔内积聚的粘液不会流入耳咽管。对于一岁以下的宝宝,婴儿床的一端可以用一本厚厚的书之类的东西抬高;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比平时厚的枕头来垫高头部。
5.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些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为了省事,让宝宝躺着喂,或者人工喂养时喂得太多太快,让宝宝来不及吞咽和呛咳,可使乳汁倒流进鼻咽,从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急性中耳炎。所以为了预防中耳炎,要注意喂奶姿势,抱起宝宝喂奶,人工喂养时不要太着急。
当6.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s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擤鼻涕。正确的做法是压一个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一边。但宝宝鼻塞特别严重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免鼻涕和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现在,7.让宝宝少含奶嘴。的许多父母喜欢让他们的宝宝嘴里含着奶嘴。这种道具虽然能让宝宝安静下来,但实际上会大大增加中耳炎感染的风险。研究发现,频繁的吸吮很容易导致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咽鼓管,而且无论你选择的奶嘴有多高级,都必然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风险。
加拿大一项研究报告显示,3岁前每天接触父母二手烟的婴儿,其慢性中耳炎发病率是其他同龄婴儿的两倍以上。专家认为,香烟的气味会刺激宝宝娇嫩的鼻腔和喉咙,使病菌更容易在这两个部位存活和繁殖,从而健康。
低抵抗力,一旦病菌进入到中耳,就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如果你或家人有吸烟的嗜好,现在你们有了一个最好的戒烟理由―为了宝宝的健康。宝妈提示
耳病及时就医。65%的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至少会受到一次耳炎或其他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如果染病宝宝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失聪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宝宝反复患急性中耳炎,还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系,最好去正规的耳鼻咽喉科室确诊。一般来说,宝宝中耳炎在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的鼓膜可以自然愈合。即使有的不能自然愈合,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补。
可以在线向鲍奶奶提问啦!关注鲍奶奶的公众号:儿科医生鲍秀兰(id:xiehebaoxiulan),选择“问医生”即可在线向鲍秀兰教授和三甲医院专家们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