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是指对茶具上的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的欣赏。技术就是技术和制造能力,是一种只限于熟练和高超与否的操作技能。艺术就是艺术,是精神情操的表现力。它用高超的技术表达感情,沟通人与自然的感情,创造审美价值。
技术不一定包含艺术,但它是实现艺术的必要手段;艺术必须包含技术,技术是技术的升华。所以我们在欣赏茶具(包括其他各种风格的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只是通过技术去感受它们的美。茶具的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是造型线条之美、釉色之美、堆塑描绘的装饰之美、铭文内容的意境之美(当然不一定是单一的表现,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组合)。而各种审美感受,由于其文化含量、情感倾向等因素,都演变成了非常复杂的感受趋势,有些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从表面上看,婉约大胆,美丽质朴,安静活跃,忧郁开朗,严肃幽默,隐晦明朗,丰富冷峻,诚实高傲,柔和刚强,平淡流畅,冷峻火热,内向外向,等等,都是艺术的人格特征。
欣赏茶具,要遵循审美的辩证原则,要求精致而不残忍,豪放而不粗糙,秀丽而不风骚,朴实而不平淡,幽默而不庸俗,华丽而不凌乱,简单而不单调,工整而不生硬,光滑而不滑溜,柔和而不柔弱,温馨而不喧闹。一切造型和装饰手段的运用必须合情合理,符合基本的形式法则和美学原则。否则以次充好,独断专行,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永远不属于有艺术价值的茶具,也无从欣赏。
古今茶具,极品珍品琳琅满目,谁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机会,那么多时间大饱眼福。根据现有的条件,有选择地、有代表性地去品味、研究一些实物和图片,阅读一些文字资料,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在此,试对一些古今茶具做一些粗浅的评论。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柄壶是一种罕见的彩陶文物品种。它在卡其色的底色上绘制出颜色相近的栗色连续图案,线条简洁明快,色彩和谐。西周的雕花硬陶杯,是在宽底圆柱杯上刻上尖锐巧妙的回文纹,再以非常巧妙的变形手法装上把手。装饰效果很好,有商青铜器的韵味。这两个珍贵的先秦陶杯堪称今天带柄茶杯的起源,展现了先秦及两汉以后茶具古朴大方的艺术风格。
唐朝在烧制三彩陶瓷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还首次烧制出了蓝釉碗。它的釉色深,优雅,美丽。小小的三色印花茶碗,釉色精致华丽,真是可爱。
宋代左右的名窑烧制了大量的茶灯,有白釉、青釉、紫釉、蓝釉、花釉、黑釉等。珐琅水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很多至今还让人望洋兴叹。当时的茶人崇尚黑釉茶杯,而简瑶天目、吉州窑的黑釉茶杯,珐琅彩如黑金黑玉,一片树叶飘落其中,充满诗意。总的来说,唐宋茶具的艺术风格以古朴典雅著称。
明清两代把中国的瓷器艺术水平推向了顶峰。青花瓷经过唐宋的萌芽期和元代的成熟期,已进入完善阶段。而五彩缤纷的瓷器艺术,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使得这两代茶具形成了华丽的特色。明代青花凤凰三系柄壶的鲜艳颜色没有前期鲜艳。稳重的半圆形壶身配上线条流畅优美的壶嘴,显得生机勃勃。可以说壶把是以竹结的形状装饰的,其手法与壶嘴并不一致,但整体上统一在弧形因素上。这种壶的细节处理表明了精致复杂发展的趋势,宣德宝石红釉僧帽壶是进一步的说明。京通戏图斗彩杯,用极其凝练的笔触描绘了孩子们玩耍的场景;施色方法是先高温烧制釉下青花,再低温烧制釉下青花的二次烧制法。釉下青花在釉上着色,称为“斗彩”。这种茶具在视觉上充满亲切和娱乐的感觉。德系釉面红果杯造型优美,白瓷白釉,釉下红果是意想不到的烧制效果。是天然的乐趣,也算是茶具中不可多得的一品。
清代康熙五彩花鸟壶,民间画派,喜气洋洋,只是有点过于冗杂,但整体造型很好,挺拔帅气;五彩竹雀壶的造型奠定了现今最常见的灯笼形圆壶的基础,其绘画技法规范化,使茶壶成为一幅完整的花鸟画,是茶具与国画相结合的代表作。珐琅彩长女壶绘画精美,所用釉料为西方进口的名贵珐琅。它产自江西景德镇,然后运到北京由宫廷画师绘画,然后再次烧制。这套罕见的茶具是皇室专门用来喝茶的,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但也许是因为是皇室制作,监制有严格的指示,工匠们也就失去了拘谨,压抑了气场。这样一来,这个壶的造型和绘画都有些呆板,虽然精工异常,但也没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当然,这并不代表清代茶具的主流。清代的茶具总体来说还是挺有艺术感的,经得起欣赏。
img.php?k=宜兴紫砂壶一般普通款什么价位,徐维明紫砂壶价格表4.jpg">
现在,我们再概略地谈谈紫砂茶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宜兴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青瓷产地,宋元时期紫砂工艺陶器初露头角,明清时期紫砂陶器日益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自明
代中期的金沙寺僧、供春,到董翰、赵梁、袁锡、时朋,再到时大彬、李茂林、李仲芳、徐友泉、邵文金,再到明末的陈仲美、沈君用、惠孟臣,再到清初的陈鸣远、清中后期的杨彭年、邵大亨及清末的黄玉麟、俞国良、冯桂林等等制壶名家的作品,总体上看,是以浑朴简练、古雅精到为特点。明确的实用意识和纯朴的审美愿望,在手工业技艺的商品属性得到强化的条件下,蕴生出了这一时代的高度融合功力和意趣的壶艺作品系列群。
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将中国传统的书画篆刻艺术和紫砂陶器相结合,更是拓宽了壶艺发展的道路。尤其是郑板桥、陈鸿寿、吴昌硕等一些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艺术大师的介入,使紫砂壶成为多种艺术内容复合的特殊载体,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儒雅、高逸、书卷气、文人精神,将紫砂壶艺术拥入一个全新的民族传统文化气场。于是,茶文化的内涵在紫砂壶中有了更多更深的蕴藏。这正是紫砂壶艺术至今方兴未艾的重要原因。
近十几年,宜兴砂艺的成就十分可观。顾景舟、蒋蓉、李昌鸿、沈蘧华、谭泉海、李碧芳、储立之、徐汉棠、徐秀棠、何道洪、汪寅仙、钱丽媛、顾绍培、鲍志强、王石耕、周桂珍、潘持平等等著名制壶艺术家,以及后起之秀吴群祥、施小马、丁洪顺、徐维明、刘建平、葛陶中、吴鸣、徐建国、丁亚平、吴小平等等,他们将陶艺的设计制作提到了新的水准。作者阵容壮大,艺术思维活跃,在陈旧的经济模式被突破、市场经济日趋发育的时代大背景中,他们的艺术个性、作风得到较为充分的张扬。他们兼容古典审美情趣和现代感官直觉,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旋回搓揉,以“形、神、气、态”壶艺美学原则为核心,融汇中西,运用直线、曲线、弧线、涡线、摆线、抛物线等线条因素占领空间、塑造形象,使壶艺的造形语言较之前入更为丰富,近些年,海内外出现“紫砂壶热”,除了和茶艺茶道的兴起有关,而壶艺本身良好的自我进取意识,当是主要原因。千姿百态的紫砂壶,首先是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征服力在人们心目中占取位置的。
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的戊辰三月提梁壶,以无法再精简的线条给人传达一种清和高洁的气韵,转折处虚实处理曲尽其妙,玉壁状的圆盖上珠纹密布,添上一层重量感和坚实感,壶嘴尖端微妙的一笔,不动声色地贯通底周,一波三折,清醇甘冽,回味无穷。艺术的高格调高层次确是决定于高深的内在修养。
著名壶艺家蒋蓉,以陶土代纸笔,仿真写生再现自然,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真诚的热情。石榴壶可说是一幅精巧的工笔画,姗姗而爬的蟾蜍和正在生长的红榴之间透着初夏的静谧,剖面上圈圈年轮,是视觉性的线条装饰,也是思考性的生命哲理。善良的蒋大姐以艺术家的崇高情感为壶艺增添异彩。
竹简茶具,是一壶二杯二托组合体,取材于先秦最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竹简,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奇妙的历史空间,制作和镌刻精湛,令人百看不厌,因而于 1984 年荣膺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这是李昌鸿、沈蘧华、沈汉生三位壶艺高手的共同杰作。储立之的晶泉提梁壶,由圆球体和弧形带状体两部分组成,为求艺术语汇的简洁,特地最大限度地敛缩壶嘴。舒展的稳定感,是作者精心追求的造型目的,十分成功。
汪寅仙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极深刻,她功底厚实,具有过人的表现力,能够在纯粹的传统手法和全新的感觉之间自由跨越。曲壶表现她对线条的高度理解,由此塑造出一个无比美妙的空间。仙桃提梁壶下部简约,上部渐趋繁复,纵横挥洒,法度谨严,散发出撼人的艺术力度。
论功力,年已古稀的王石耕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壶中显示的规矩,可说无可挑剔。他的庚午功夫茶套具色泽如青铜墨玉,妥帖爽净,不容瑕疵,所见各地陶瓷套具难有超过他的了。
周桂珍是顾景舟大师的高足,实力雄厚。珍珠提梁壶是以现代线条勾勒传统器形的杰作。在方圆变化的组合体正中,夸张地突出圆珠状的壶盖,视觉形象新奇可爱。将出气孔暗藏于壶把的根部,避免有损主体,聪慧可佩。金、银丝镶嵌紫砂器,和古雅的色泥图案交错,富丽堂皇,不奢不俗,强化民族文化的辉煌感,这是鲍仲梅、施秀春夫妇对茗壶艺术的一大贡献,
神鸟出九洲壶可窥一斑。
潘持平制陶向以工艺精严闻名,制作难度高的方壶是他苦修而成的绝招。砖方壶器形端庄大度,周身线条棱角整崭峻拔,无一丝屠弱痕迹,口盖严密无隙,整体气足神完,加上构图得体、刀法洗炼的山水刻画,成为壶中的精品。
吴鸣有着可观的文化积淀,艺术感觉好,想象力非富。他以现代人重审旧物的眼光塑制成小屋春秋套具,显现岁月的痕迹,情感十分真诚。圣泉壶则又很理性地陈述了所谓天帝赐诸仙琼浆玉液之盛器的形貌,此壶造型奇妙,摹拟质感强,色泽古润,书刻均臻上乘,整体上表现出优厚的文化综合力及作者潜在的能量。
还有很多茗壶佳作都极具欣赏价值,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例举。总之,欣赏茶具艺术品是主、客观两个方面的结合,不可偏离。茶具造型的方式,线条的表现,装饰的手法,精整的程度,表达的情趣,总体的格调,蕴生的意境等等可见因素,都是茶具制作者的客观操演;而欣赏者的知识基础、文化修养、艺术思维、直感功能、生活经验、审美旨趣、襟怀情操等等感应条件,则都是观赏对象的主观接纳能力所在。近些年的歌坛,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低劣的演唱和低劣的赏听恶性循环的现象,亟待有关文化部门和单位有效地引导歌迷们提高欣赏水准。同样,优秀的茶具艺术品也需要众多有眼光的欣赏者来接受、推动。目前我国茶具陶艺先进,瓷艺落后,原因很多,而瓷艺和广大消费者之间关系长期冷落,精品出口有限,粗品内销泛泛,可算是一种自食其果的原因了。至于我们对茶具的欣赏,只要投以浓厚的兴趣,多看、多想、多问,认真读几本有关书籍,那怕原来一窍不通,也能够很快地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