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间,上交所就近期集中收购相关资产一事向山西汾酒发函,要求其说明汾酒集团先取得土地及建筑物再转让给上市公司的主要考虑。值得注意的是,“先买后卖”的差额为4798万元。山西汾酒如何应对,值得期待。此外,山西汾酒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增长速度慢,不利于省外业务拓展等等。
收购关联资产,遭监管部门问询为何“先买后卖”
11月26日,山西披露向控股股东山西杏花村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支付现金购买山西杏花村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汾酒酒厂100%股权、山西杏花村酒类销售有限公司10%股权、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类营销有限公司10%股权及部分建筑物、土地使用权和机器设备。
山西汾酒公告称,公司支付现金收购汾酒集团90,042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其中,土地使用权由汾酒集团于2019年9月30日通过支付3494.68万元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取得。鉴定价格为8292.87万元。该建筑由汾酒集团于2019年7月29日从汾酒厂收购。评估价格为3731.6万元。
随即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汾酒集团先取得土地、房屋、建筑物,再转让给上市公司的主要考虑。要求山西汾酒补充披露前次汾酒集团支付的交易对价,并说明是否与本次评估价格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和合理性。
此外,上交所还要求山西汾酒进一步说明上述交易中部分土地使用权及房屋建筑物未取得权属证书的相关原因及影响,收购汾酒100%股权后公司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的具体变化。上交所要求山西汾酒于2019年11月30日前披露对问询函的回复。
“白酒第一股”如今已跌至第6位
汾酒有4000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它就作为宫廷御用酒而闻名。明代诗人杜牧在诗《清明》中说:“问酒楼在何处,牧童指杏花村。”山西汾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金奖。曾与茅台、国窖、西凤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酒,也是a股上市第一股。
然而,在中国酒业协会2018年中国白酒上市公司销售收入排行榜中,山西汾酒仅以94亿元的收入排名第六,销售收入不足100亿元,仅为茅台的十分之一。现在中国的大部分高端白酒市场已经被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股份瓜分,茅台最初起源于汾酒,曾经汾酒和茅台有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牌之争。可惜的是,曾经的中国白酒龙头山西汾酒,已经赶不上白酒第一梯队的步伐了。
增速放缓,省外市场难拓展
山西汾酒公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2.33%和26.28%,山西汾酒确实保持了逐年增长。但相比前两年的财报数据,今年山西汾酒的同比增速下降了近一半。
2017年,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三年任期责任书,承诺2017年至2019年,汾酒集团白酒收入连续三年增长30%、30%、20%,同时保持25%左右的年利润增长率。从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来看,2019年能否兑现承诺还是一个
从地域来看,半年报显示,省内市场营收31.49亿元,占总营收的49.86%;省外市场收入31.67亿元,占比50.14%。山西汾酒以山西省为基地市场。虽然近年来逐步制定了扩大省外市场的政策,但省外市场的收入几乎没有增长
近年来,山西汾酒坚持“13313”格局的市场战略定位,即一个大本营市场(山西);3个重点板块(京津冀、尤鲁、陕蒙);3小市场板块(华东、鄂湘、东南);省外13个机会市场。但现在看来,山西汾酒的战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渠道。众所周知,汾酒属于汾酒,而省外市场主要以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为主。所以当地的渠道商也是以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为主攻方向,所以独特的汾酒几乎不可能搬到省外,尤其是南方地区。汾酒目前和华润在营销和渠道上合作,但效果只能看。
传播力度低,品牌辨识度差,产品集中低价
汾酒原本是著名的金字招牌,但时至今日,大部分人连哪个是汾酒的旗舰产品都分不清,真是尴尬。汾酒有竹叶青酒、杏花村酒三大品牌,但汾酒系列既有青花酒为代表的高端酒,也有低价酒,都属于汾酒,价格参差不齐,消费者容易混淆。而且汾酒在品牌传播和推广上也略显弱势。与众所周知的“梦之蓝”、“国窖1573”相比,汾酒的广告少之又少。传播强度低,高端白酒市场很难看到汾酒的身影,只能依靠在“大本营”山西的口碑和资源来维持发展。
从山西汾酒近两年的财报来看,汾酒系列低价产品的产量和销量都超过中高价产品,即汾酒的产能过度集中在低价酒上。但目前中国白酒市场的趋势是逐渐高端化,而从高端产品的均价来看,山西汾酒每升的高端产品价格只有300元左右,飞天茅台几千元。
,一千元左右的五粮液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如今的汾酒既没有广泛进行传播,也没有合理规划产品线,再加上违背市场趋势,无疑成为了阻碍山西汾酒高速发展的一块块绊脚石。
雪上加霜,“开发酒”乱象遭曝光
今年五月汾酒曾今曝出“开发酒”乱象,市场上在售的汾酒分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汾酒和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子公司生产的汾酒产品,也称“开发酒”,前者是汾酒老厂,产品品质较好,价格也比较稳定;批发价30元一瓶的“开发酒”,对外零售价能达到600元左右,除了价格,很多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
汾酒集团贴牌产品泛滥,产品价格混乱不堪,如今更是曝出有三无散酒冒充汾酒的严重问题,无疑对于山西汾酒来说是雪上加霜,众多贴牌严重消耗了主品牌价值,不难理解汾酒为何掉队。
白酒营销专家、山东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表示:“开发、贴牌模式对酒厂贡献很大,放大了品牌的声音,扩大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稀释品牌含金量。”肖竹青强调,如今很多一线酒品牌都在大力削减甚至砍掉贴牌模式,例如泸州老窖等,因此谨慎开放贴牌,转变增长模式才是汾酒的发展之道,应当由如今的以代理商,贴牌商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消费者推广的模式,让消费者主导产品和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