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剧院
“戏曲”曾经是老广人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普通周末,戏迷们都愿意“一杯两戏”,热闹地度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剧院逐渐被埋没在我们的记忆中,“看大戏”的地方越来越少。本月初,作为西关文化瑰宝之一,阔别十年的平安大剧院重启商演,承载着我们无数回忆的大幕缓缓拉起.
平安剧院位于广州市府路125号,是广州最古老的剧院之一。自1951年开馆至今已有67年历史。上下九的骑楼下,见证了老广生活的无数变化.
“我很小的时候就和平安大剧院有过接触。因为父亲在剧团,每次来这里演出都会带我来。”谭凤仪笑道:在冯轶青梅竹马的姐姐眼里,平安大剧院是个大地方。它不仅拥有豪华的双层结构,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可以演出大型粤剧的剧场。
谭凤仪
“刚开始,剧院以粤剧演出为主,很多老年人在这里演出。”伊姐回忆道,“比如文爵妃、辛努红、倪惠英等都很红。”据冯毅介绍,在剧院的鼎盛时期,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非常“火爆”,有时票要提前一个多月买。粉丝甚至在剧场留下联系方式,让工作人员及时通知他们新剧。
改革开放以来,平安大剧院逐渐发生了变化。上世纪80年代,原本只有文艺演出的平安大剧院引入了电影业务。在过去的40年里,演出设备、灯光、音响等。都已经升级了,电影从胶片时代走向了数字时代。
2000年,也就是凤姐加入平安大剧院的那一年,剧院进行了一次大整修。考虑到今天演出的场景布置,电影院的舞台扩大了,座位也相应减少,从原来的1000多的双层座位减少到500多的单层座位。现在,增加了卡拉ok、按摩椅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
“其实这些都是根据市场做出的改变。”凤姐说。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的喜好也在变化。无论是灯光音响的升级,还是电影业务、卡拉ok功能的增加,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影院为适应时代变化所做的努力。因为平安大剧院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聚集地,也是接受新潮流的地方。这就是凤姐到了退休年龄却依然坚持在平安大剧院工作的原因:“我很喜欢电影和表演,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新的,每一次做都有新的体验,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时代推动了剧场的进步,也给剧场带来了问题。自2008年以来,由于需要更大的布景和运输舞台设备的困难,平安大剧院不得不暂停商业演出业务。
好在今年11月3日,平安大剧院重启演出。广州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惠言说:“我们的舞台和设备这次又升级了,舞台效果会比以前更好。以后,我们每个月都会安排一到两场演出,更好地为邻居服务。”
张惠言
“老了就有新的一年,春天来了就有更好的花。”从一个传统剧场到现代综合剧场,改革开放40年来的风风雨雨,既是平安剧场的成长轨迹,也是广州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变。但是,无论剧场的舞台、观众席、装修怎么变,忠实的观众都没有变。他们的心一直在这里,一直在这人间西关。正如凤姐所说,“这里的西关情调真浓。虽然很多市民都搬了家,但每次路过都会进来打招呼。”
出品:广州日报Dayang.com
摄影:吴、莫映秀
视频:袁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