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夺冠了!
看看顾爱玲吧,这水是谁搜的。
我们国家在冰雪项目上从来没有任何优势,现在还好。有了顾爱玲,腰不酸,腿不酸,走路都费劲。
谷爱凌怎么这么完美,还不到19岁,外型看上去又美又飒,9岁开始就包揽了全美滑雪比赛少年组冠军以及全球各大滑雪赛事冠亚军;
2021年代言20多个顶级品牌,已经跻身30岁以下福布斯排行榜;
最可怕她还是学霸,美国高考SAT满分1600,她1580,已经被斯坦福录取。
这是什么剧本?
什么?欧阳娜娜、姚安娜,这些年少成名、家财万贯的人生模板,都在顾爱玲面前被砸得粉碎。
谷爱凌确实是天才少女,但不可忽视的还有她的努力和责任感。
昨天,美国媒体《Insider》发布了一张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朱毅在北京冬奥会上含泪的照片,并配有以下文字:
“在冬奥会上摔倒后,放弃美国比赛代表中国的朱毅正在受到中国社交媒体用户的攻击。”
很快我们看到了顾爱玲的回复:
“作为中国社交媒体的真正用户,我想在这里说,90%以上的评论都是积极的,鼓舞人心的。这是运动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明白这一点。”
作为同样的归化运动员,谷爱凌站出来说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
当然,顾爱玲的父亲毕业于哈佛,祖父毕业于斯坦福,祖母是著名的滑雪运动员,母亲是斯坦福的学生。她也会滑雪。
所以基因已经征服了大多数人。
但说到基因,朱毅的父亲朱松纯学霸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三次获得计算机视觉国际最高奖,打造全球首个大数据标注团队。
他创造的暗物智能填补了目前主流市场强认知AI的技术和商业空白,被媒体称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中国之光。
朱松纯
在朱毅看来,她的才华似乎很一般。
看看来自父母开网店维生,她三岁第一次穿上冰鞋,不需要学站起来就滑走了,这天赋!.一个普通北京家庭的陈鸿毅
那么,决定一个孩子能否成功的关键,真的是基因和家庭条件吗?
来说说这些当红冬奥运动员的成长故事吧,看看是什么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命运!
2002年9月19日,陈鸿毅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网店,他的生活状态随着网店生意而改变。
她父母给她起了个外号叫火焰,是家里的希望。
陈鸿毅三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心血来潮带她去紫竹院公园滑冰。
没有儿童溜冰鞋,她就穿上妈妈的成人溜冰鞋,试着滑起来。谁知道只跑了一两圈,陈鸿毅就开始滑冰了。
爸爸当场就认定这孩子很有天赋。
断断续续滑了一段时间的野冰,陈虹伊还是很喜欢这项运动。
有天晚上,她主动问爸爸,“爸爸,能不能给我报个滑冰班?”
陈虹伊的花滑道路就是这样开始的,父母只是跟着她的意志走。
一个纪录片里曾拍摄过陈虹伊的家里,看陈虹伊弓着腰迁就着书桌的高度,墙上歪歪扭扭的电线,生石灰的墙壁上贴满奖状。
你可以知道,陈虹伊家里条件只是中等偏下,可他们愿意支持孩子的爱好!
花滑是项烧钱的运动。
陈虹伊的课时费从80元一节起步,越到专业阶段课程越贵,到她14岁时一年至少支出20多万学滑冰。
花样滑冰的衣服也贵,一双冰鞋2000块,一套服装1000块,此外,她还要学体操,学地面,说得俗气点,这些都是钱!
而这些钱都是她的父母省吃俭用抠出来的。
提起这些投入,陈虹伊的父亲说:“嗨,别提这个,经历都是财富,就算现在不滑了也值!”
他们几乎倾全家之力投入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却从不期待回报。
那么另一个和陈虹伊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呢?
二2002年9月19日,朱易出生在美国加州一个高知家庭。
父亲朱松纯是湖北人,一路学霸在90年代出国潮时到了美国发展,成为学术大牛。
朱易的小名叫“悠悠”,取自描写武汉黄鹤楼的古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朱易七岁才接触滑冰,关于如何开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朱易说听说妈妈朋友的女儿在学滑冰,跟去看就感兴趣了。
另一个是说父母有意往这个方向培养,所以带她去接触。
仔细想想,两个版本都对。
朱易是个很乖巧的孩子。
她小时候,有一次爸爸朱松纯在家工作,她想喝牛奶又不想打扰爸爸,于是就自己去倒,结果把整整一盒牛奶洒在了地上。
朱松纯听到响动回头时,发现小小的朱易正拿着一块抹布慌忙地收拾着地上的牛奶,其实朱松纯并不会责怪她,还和她一起收拾了残局。
朱松纯与女儿朱易
朱易老爸朱松纯是个科学家,可他并没有传说中的科学家那些脾气,例如特别严肃或者不近人情之类。
相反,朱松纯是个很温和的人。
朱易从小尝试了很多种兴趣爱好,羽毛球,跆拳道,乒乓球都试过,朱松纯的态度向来是,先试试,没关系。
朱松纯在生活中是个随和的人
一开始,朱易对花滑兴趣也一般,那个时候美国华裔都特别风靡冰上运动。
学花样滑冰在美国是很贵的,每节课200美金,朱松纯毫不犹豫。
朱易滑得稍微有点样子了,她妈妈马上辞职专门陪着她滑冰,父亲则给她磨冰刀,做按摩。
朱易受过一次重伤,冰刀扎进骨头,几个月都上不了冰,她急得不行,医生只好给她在脚组织里放一块海绵让她恢复训练。
16岁,朱易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就在全美花样滑冰锦标赛新人组中,以超出第2名高达35分的成绩,夺得了全美花滑锦标赛新人组的女单冠军,成为美国花滑界的又一新星。
在归化前,美国国家队也是向她伸出了橄榄枝的。
有传言说朱易能入选国家队是因为她爸爸的关系,这种说法对于一个热爱这项运动、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练习的19岁女孩是非常不公平的。
能够站上世界一流的竞技场,本身就已经很棒了!
网上的键盘侠们会不会滑冰都不好说呢!
三和朱易一起归化的,还有林姗。
2003年3月,林姗生于美国达拉斯,比朱易和陈虹伊小几个月。
林珊接触滑冰是在五岁那年,她和哥哥一起,后来哥哥改去练游泳和网球,林珊在滑冰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
花滑归化华裔小将林姗
8岁起林珊开始接受花滑专业训练,“我就特别喜欢在冰上的感觉,滑行的时候像飞起来一样。”
林珊的经历更为特别,她曾经跟着俄罗斯队的“面姐”图特别丽泽训练过,面姐就是俄罗斯三套娃的教练。
林珊刚开始去的时候,完全跟不上,一整套下来气都喘不上来。
图特别丽泽得意弟子扎基托娃
她硬是靠毅力坚持下来的,而林珊的父母为了女儿训练直接从达拉斯搬家到了波士顿生活。
林姗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7点起床,8点上冰训练一个半小时,下冰后还有半小时舞蹈课,之后回家做作业,吃午饭。下午1点继续上冰训练一个半小时,之后是陆地专项训练。晚上则是学习时间。
相信这些搞运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这个强度。
林姗(中) 陈虹伊 朱易
林珊的学习也非常好,她已经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也就是说会成为巴菲特,伊万卡特朗普和苏宁太子张康阳的校友。
为了备战冬奥,她申请推迟一年入学。
没有进入冬奥名单没关系,她回去还是全美第一商学院的学生,未来一片光明。
林姗生活照
能进入沃顿商学院学习,林珊的父母估计也不是普通人。
但是他们在与林珊有关的报道里出现时,都非常尊重女儿的选择,有极好的边界感。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也是这样的,她说:“我对谷爱凌的教育就是,第一是睡觉,第二是学习,第三是玩耍。”
纵观这几位优秀的天才少女成长史,你会发现,在她们的经历里,父母永远是鼓励和支持的那个人,而催促她们前进的是她们自己。
谷爱凌妈妈谷燕为女儿加油
谷爱凌说:“关键是靠兴趣驱使下的高度专注。”
兴趣才是王道!
苏翊鸣的爸爸苏群也说:“我从来不要求他的成绩,他已经很棒了!”
这些孩子都是靠兴趣驱动下的“自鸡”达到了常人不能及的高度!
再回头看看别人的家庭条件:
谷爱凌妈妈北大毕业,斯坦福读硕士,职业是投资人,业务是滑雪教练。
谷爱凌爸爸是哈佛毕业的,爷爷是斯坦福毕业的。
美国花滑还有个很出名的华裔孩子,周知方,他父母都是清华毕业,美国硅谷程序员,姐姐考上了麻省理工。
不过这次北京冬奥周知方不幸新冠检测呈阳性,不得不退出比赛。
一句话:父母为孩子提供条件,其余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