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新眼,作者|李,编辑|桑
临时折扣超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超市系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食品保质期过了三分之一就不能正常上架了。这些已经下架不能上架的商品都是临时产品。送往各大零食折扣超市,成为社区、小区、学校等中低消费群体的“新宠”。
图片:《临街食品保质期》六级标准(来源:北京市工商局)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快消品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元。按照5%的库存率和30%的折让价值,折让快消品的市场规模也在1800亿元左右。临时折扣超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国内消费降级的趋势,用价格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市场想象空间大。
新眼观察到,就国内市场而言,临时折扣领域规模较大的玩家都有不错的销量、特价采购、全额折扣等。其中以南京起家的小象生活最为典型,在南京都市圈各大县级城市广泛布局线下门店。今年4月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发展势头凶猛。基于此,本文将以新的视角着重分析:
以大象人生为例,揭示临时折扣店的博弈逻辑;复临折扣超市,谁是他们的买家和卖家;临时打折超市是“长期”生意吗?
隐藏在小象生活里的“生意经”
不同于立足于北京、上海各大商圈、企业园区的好卖,也不同于整合生鲜门店的“哒哒折扣”。小象生活在临时打折的大潮下,选择专注二线及以下市场的社区消费,把临时打折的商品卖到社区门口。
据新沂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小象生活拥有门店140余家,其中加盟店100余家,开拓了南京、合肥、扬州等多个地级市,在黄梅、溧阳、东海等地也有布局。在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后,大象人寿创始人兼CEO苏海辉也公开表示,“今年是临时打折商品的风口,大象人寿不会开到一线城市。我们会以南京为原点,下沉到周边县市。”
大象生活与其他超市相比,在店面装修和产品运营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店铺装修方面,大象生活结合了超市和清仓大甩卖两种风格。至于店面五金的材质,选择的是简约的品质路线,装修预算可以省钱。同时还借鉴了唐吉德科张扬的特卖海报风格,贴上“低价特卖”、“省钱才是硬道理”等标语,既吸引了消费者,又给消费者带来了低价买到好东西的心理快感,从而促进交易。
大象生活重点关注的社区打折商品,穆欣了解到主要以“多点、批量”的模式从原厂商、当地超市、天猫自营仓、JD.COM自营仓、快消品进口商处进货。为了保证采购价格优势和货源稳定,大象生活以自采为主,大部分单品都是联合采购。
由于产品有效期和供应来源的不同,其商品定价会随着市场波动。具体来说,大象生活是指饿了么、美团等平台上相关产品的价格。并通过对比淘宝和拼多多设置的相同商品的团购优惠价格,基本形成稳定的定价体系:所售商品价格基本为市场价的3-5折,整体毛利率维持在35%-40%。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发展,大象生活已逐步定位为“家庭基本消费品折扣超市”,涵盖食品饮料、日用杂货、米粉、粮油、日用鲜奶、冷冻食品等家庭日用产品。在拥有性价比优势的同时,也成为了很多居民李中不可或缺的购买点
需要注意的是,折扣超市方兴未艾,大象人寿在南京都市圈只是其中之一。第一梯队,以好卖、Hi-Special Purchase、潇湘超市为代表,完成了对消费者临时食品的第一轮市场教育,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阶段是临时折扣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门槛低,毛利高。据粗略统计,全国共有150个临时折扣品牌,共计约2000家门店。再加上资本的助推,越来越多的玩家被推上了赛道,共同促成了折扣超市百花齐放的景象。”
临期折扣兴起的背后
亲场折扣超市就是典型的“新物种”。
一方面,食品工厂产能过剩的问题是折扣超市增长的一大原因。据新眼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0万家食品厂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的销售渠道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对于食品厂来说,临时打折超市的存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减少库存;对于临时打折超市来说,从食品厂进货不仅价格低、数量大,还能扩大商品品类,获得稳定货源。看起来是双赢。
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观念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消费降级。可以简单概括为“低价、去品牌化、物美价廉”。你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而不是牺牲质量。
在新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消费的必要性、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性价比成为首要消费标准。所以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消费者选择价格低的好东西无可厚非。
但要长期稳定地满足消费者对“低价好东西”的需求并不容易,因为下游的临时折扣超市无法主动挑选商品,市场上剩下的什么都要上架。这样就方便了大批量多渠道采购商品。
成为折扣超市的一大特色。“南方临期看上海,北方临期看天津。”以天津为例,作为临期食品的发源地之一,天津有数十个日销20万元的临期食品大仓库,也有上百家日销5万元临期食品折扣店,全国的临期食品折扣店的货源,大都是从天津几经转手的商品。
除了从各大临期食品仓库进货以外,临期超市还会寻找其他货源,比如大型商超下架的产品、各大电商平台的自营仓、电商平台的退换货、海外进口货源等。随着临期食品折扣店热度陡增,行业也衍生了类似超级供货仓小程序。
就目前来说,尽管碎片化寻找货源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以完美解决,临期折扣商品的管理和销售,也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但是,消费者对低价商品的需求和临期商品的高利润,仍在不断吸引中下游玩家涌入。
这是一门长久生意吗?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临期折扣超市有着不少价值点。在供方,临期折扣超市的出现能够帮助大型商超、仓库消耗库存,缓解产能过剩;在需方,临期商品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同样的产品,由于消费端大部分即买即用、即买即食,因此是否临期对他们来说,并无大碍。
以正处于扩张期的小象生活为例,人流量大、租金便宜、物流成本低、商品来源广泛,红利吃不停。一边是江浙沪地区大量产能过剩的工厂和相对较低的物流成本,另一边是二线城市及以下县城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热情,小象生活生意越做越火爆,也有迹可循。
根据市场预估,一家临期折扣超市可以覆盖5000户,约1.5万人,除去选址较差的和市场饱和的地区,南京600多万人的城区理论上可以开100家门店。而且,就全国商品库存和人口密度来看,临期折扣超市至少可以达到3万家的体量,现在只有约2000家,下沉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需要警惕的是,临期折扣超市也存在着争议(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临期商品的需求,是否为可持续的)。
显而易见,临期食品所面向的消费者,大都为消费水平中等偏低,此类型的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需求也非固定,来得快、去得快,仅凭一时兴起的冲动消费,没有周期性的偏好或者需求。这其中,商家利用了打折促销等噱头来制造紧迫感和焦虑感,也起到一定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临期食品并不是刚需,而是短需,这种非稳定的需求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快速发展或迅速消退,也被称作“尝鲜式”、“冲动式”的消费。向上看,临期折扣超市很难作为独立门店进入核心商圈,也不具备最基本和大润发、沃尔玛这类大型超级市场相抗衡的实力,一旦临期折扣超市成为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被大肆推广,它背后隐含的诸多问题也将慢慢暴露。
一方面,临期折扣超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品牌商和折扣零售的矛盾。对于品牌而言,优先级首先是商超、超市等输出途径,其次才是消耗库存,大量兴起的临期折扣店不仅冲击了品牌价格,造成更多的品牌产品滞销,而且低价销售也给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临期快消品行业涉及的环节相对较多,包括运输、库存、消费者、库存等,在一味追求低成本的大背景下,如果对行业缺乏及时的监管,大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也可能会流入市场,进而引发相关安全问题。
在规模扩张前夜,临期折扣超市需要进一步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