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个“劝人学医,遭雷劈”的笑话。虽然是戏谑,但也说明了学医的难度,尤其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才华横溢的医生是非常困难的。
这里所谓的学医,是指以成为职业医生为目的,以行医为生活来源的学医过程,而不是学医的爱好。
学医之难,不仅现代人深有体会,古人也有论述。不同的是,现在人们所谓的劝人学医、被雷劈之类的观点,大多是从毕业后找工作、工作难度等角度考虑的。古人思考的角度要全面得多,相关论述极其丰富。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角度。
一、天资。
再推人的命,最难的是药。因此,徐陵有“医术不可得人皆学”的忠告,而吴鞠通则表达了“医术不可得智”的感慨。
理论中提到,医学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是古代圣贤泄露了天地的秘密,夺取了创造的权利,拯救了人们的生命。其中的道理精妙绝伦,令人着迷,不聪明睿智的人是学不会的。
《论医不智》中提到:医虽为道,非能真诚,不可为。
中医好学,难做。入门容易,学好学透,把理论知识用到治病救人上,真的很难。这就是常说的:“一年好医生,三年傻子。”
读了三年,意思是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经过三年的治疗,我知道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了。
医生的本意也是,中医的很多理论和思维方式只能理解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学好中医,除了记忆力好,不断努力,多加练习,先天的悟性也很重要。
中医与其他很多传统艺术和技艺一样,天资决定着学习者所能达到的高度。
二、医德。
中医非常重视医德,几乎所有的医学书籍都有关于医德的论述。关于医德最著名的文献是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这篇文章是中医学生的必读之作。
这里说几句:每一个治病的大医,都要静下心来,下定决心,无欲无求,先发慈悲,誓救灵魂之苦。看到他的苦恼,如果他有的话,是深深的难过。这可以是为民之大医,反之则是有灵之大盗。
有精神的贼是指有医术没有医德的人,有医术没有医德的医生叫贼。不道德和小偷有必然的关系吗?这是不是有点过分和武断?
关于这一点,吴鞠通在《医德论》中提到:世间万物,必有才,必有德。如果没有统一人才的德性,那么仅仅是霸气的人才,就足以打败,什么也成不了。
医德和医术一样重要,这是中医和西医的明显区别之一。
无医德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沉湎于名利。中医行医过程中,多考虑“利”会降低药物的效果,多考虑“名”会得不偿失。不考虑病人的痛苦,多考虑如何为诊断和药品多付费,很难做出细致的诊断,更别说开出合理的处方。
更有甚者,他们并不专心于医术的提高,而是执着于职称和名气。没人能接触到他们,他们足智多谋。这种医生就是孙思邈所说的有魂魄的巨盗。
这类人,虽然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也能做出一定的社会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危害和对医学的损害会更大。
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就不适合走中医这条路。
三、家资。
穷人不学医,富人不学德。
望着发谋
历史悠久的名医有多少,如扁鹊、淳于髡、华佗、郭玉、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等。获得的医学知识在史书上很少记载,或者有些记载不可信。比如《史记》中记载扁鹊服用长桑君秘方一个月,眼睛有透视功能,显示五脏症结。脉诊只是一种形式。这种说法当然不可信。
宋元明清很多名医对自己的求医过程都有明确的记载,且多为“代医”或“祖医”。
人活着,死了就死了,不管中医在古代的社会地位如何。医生的收入,尤其是有一定医疗水平的医生的收入是有保障的。所以,生在医学世家,不仅能从小有所耳闻,还能有可靠的物质保障。
1、家传。
也有不少不是医学世家出身的名中医,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苗希雍、于、李钟子、
这些医学专业人士,不是医学世家出身,却能成功,除了差异。
人的天赋,贵人相助、自身努力外,同样离不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首先,以上提到的这些名家虽不是世家出身,但在从医之前,都有相当一定的文学基础,否则是无法读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等中医经典的。即使是现在,也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供养孩子读书的,更何况古代,贤德如毕竟孔圣人还要收弟子数条束脩呢。
其次,在学医的过程中,就要四处访高友、拜名师,这个过程都是需要费用的。而在古代,无论是拜师,还是收徒,都不像现在这么简单。比如朱丹溪想要拜在罗知悌门下,但过程很艰辛:凡数往返,不与接。
而李东垣拜师张元素的代价就更大了,史书曰:捐千金从之学。
如果没有一定的收入来源,纵有满腹的求道之心,想必也是难以做到的。
无论是否医学世家出身,能够成为一代医学大家,拯救万千生灵,并有著作等身,关键还是要靠不懈的努力和经世济民的胸襟,以及无法解释的机缘。
能够促使医学名家不懈进取的机缘和动力各不相同,主要以下几点:
一、科举不中。
汪石山、龚廷贤、沈金鳌、李中梓、刘纯、李时珍、张锡纯等医学大家均是如此。所谓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为仕而不为相,则其泽之所即,顾不若医之博大也。
以上这些名家均是屡试不第,而又不能躬耕自食其力,便断了求取功名之心,转而托迹于医。
也有些名家则是“半治举子业,半治刀圭家”,学医学儒同时进行,后也终于取得功名,而走上从政之路上,也不忘医学,走上了半官半医的模式,比如张仲景、陈修园、武之望、武之望、王肯堂、唐容川等。
二、亲人有病。
医生的作用正如《伤寒论》序言所说:上以疗君亲之厄,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其实,促使很多医家奋发学医的原动力有时很朴素,就是源于自己的亲人朋友饱受疾病困扰。
比如,张仲景著写《伤寒论》,就是因为自己的二百多人大家族,十年间有三分之二死于伤寒。
比如吴鞠通,父亲久病不愈而逝世,吴鞠通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遂立志学医。
比如,傅青主就是因为妻子病逝,进而专攻女科;
傅山草书
比如,唐容川因父亲死于血症,妻子亦患血症,转而专攻血症。
比如,近代医家恽铁樵就是因为长子病故,遂放弃风生水起的主编工作,转而专攻医学。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何以又从小爱变成大爱,这些医学名家的心路历程需要后学者慢慢体会。
三、自身有病。
很多医学名家对疾病的认知,对医学发生兴趣,源于自身就曾患有重病。
比如,我们熟知的李时珍,小时候就曾患过严重的肺病。
缪希雍自幼体质绵弱,数婴疾病,十七岁患疟疾久不愈,遍检方书,自治而瘥。遂搜集医方,精求药道,成为一代宗师。
冯兆张也是因为体弱多病,遵母命,弃儒学医。
孙一奎因“壮岁患虚损,百治不愈,经高手指标轩岐要领”,病愈后更激发了学好医学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兴趣。
周学海已官至三品,但因积劳多病而发奋专攻医学。
李东垣是脾胃派的创始人,脾胃派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但也与李东垣有比较严重的脾胃病不无关系。
而黄元御的遭遇则比较特殊,黄元御才华过人,自负古今无双,但在盛年之时,偶患目疾。简而言之,有一只眼瞎了。清代科制,五官不正,均不仕禄。黄元御也就只得放弃举子业,专致于岐黄之术。
四、特殊原因。
汪昂也是弃儒学医,不过原因很特殊。汪昂,字訒庵,生于1615年,卒于1699年,少年即以古今文辞之名,有《訒庵诗文集》行世。当地县志称“以其文才,仕途进取,易拾草芥。”
不过最后汪昂弃儒功医,原因在于明朝灭亡之后,他不愿入仕,转而笃志方书。
仅凭这点,我们是不是该再多了解一些汪昂及其著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