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葡萄酒

九月九的酒图片照片,九月九的酒图片文字

酒易淘 葡萄酒 2022-07-21 16:17:29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中九指的是农历每个月的第九天。宋佚名《采蘭雜志》:“九为阳数。古人以二十九为上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一九,意思是阳数从一开始,到九结束。极其复杂,反复,所以比喻循环原理。卷《參同契》:“南北方互为学科,其数为19,从头再来。”江一标集:《杨生于九成》。阳至九之数为极,极为一。这叫十九之数,从头再来。”2.佛教语言。是指净土宗的教义。唐《凈土論序》:“二十八宏规,满西土;九教,凌夏。”而唐《凈土論序》:“28之观阔,19之生也。”“二八”指净土宗的“十六观”。3.给百姓送礼的礼物,贵的有九个数字,最少19,最多99。 《清史稿禮志八》公主婚礼:“仪式开始,我每天都要去午门拜见,进入十九礼,也就是接受礼物。”4.从每年的冬至开始,每九天就是19。也指前九天。徐明光启,卷11,《農政全書》:“在99后的气候里,俗话说:‘十九,二十九,召伏之手。’"   

  

  小九九,算术乘法的公式,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乘九八十一等。 《鏡花緣》第七次、第六次:“不瞒你说,妹子:一个年轻的99岁,学了半年,我还只觉得99岁是83里。”苏《慘世界》第十遍:“就是数学而已。我们也可以知道小九九的算盘。”2.比喻为自己的计划。你还在算计。它也被用来比喻计算。耿长锁《做實事求是的模範》:“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怀里有自己的事业。是非之间没有标准。这不是共产党的作风。”陈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分2:“你,小九九不知道怎么玩。”   

  

  下九,农历的第十九天。 《古詩選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第七天,第九天,玩的时候别忘了。”温仁贤注引《瑯嬛記》:“九为阳数。在古代,29日是9日,9日是9日,19日是9日。每月初九,买酒为妇乐,名曰杨辉。”   

  

  天九,是一种赌博。用三十二张牙牌,四个人入局,每人八张牌。牌分文牌和武牌,文牌以天牌为荣,武牌以九点为荣,故名。   

  

  十有八九,指的是绝大多数。唐代杜甫《負薪行》:“地方风坐男使女立,男为门户女。十有八九工资是负的,卖工资的钱要供给。”2.裘德的字一般都不差,也不差。卷12,《初刻拍案驚奇》:“一个养母说,‘爷爷,这个猜测十有八九。姐姐不开心,一直哭,就是为了瞎。只有王家的某夫某妹合得来.他们一定约好了和他一起去。“”件补充证明条目指绝大多数。 《三国演义》第120回:“此招之利十之八九,必有度量,其害无所止。”裘德说大致还不错;关闭。 《野叟曝言》第31次:“姑娘所料,十有八九,可是你哥哥和文相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十九人,战国时期,秦国包围了赵国,王召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援。平原君想在公开的来宾中挑选20件文武装备作为自己的随行人员,但最终只挑选了19人。自告奋勇。对楚,谈判未定,毛遂据剑立言,逼楚王流血结盟;19个人无所事事。见《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后来“十九人”用来指平庸之辈。唐诗《及第後贈試官》:“公子不明真相求才,欲比与长伦。当时嘉宾不到三千人。怎么会有19个人   

  

  十九路,金沿袭宋制,将疆域分为几路。大定终有中都、上京、咸平、东京、京、黄林、西京、南靖、冀东、冀西、鲁东、山东西、大明府、东北河、东南河、京兆府、凤翔、燕燕、清远、临洮二十路。张宗师在北京路加入黄璐,北京路是十九路。见《史院夜直》。   

  

  十九,十分之九。绝大多数。 《金史地理志上》:“寓言十九,又说十七,说日出,与天和好。”唐涵予《莊子寓言》:“凡蔡死于三万五千,不甘为兵,愿列为十九时农。我意识到了。”曹靖华《平淮西碑文》:“这样‘土气’的衣服,再加上满嘴的土气口音,连问路都让十九个人看不起。”   

  

  十八九, 1号。十分之八,十分之九。代表大多数。杜光庭《飛花集憶當年,穿着細事且莫等閑看!》,前舒:“我出去的时候,校园里说‘我十八九了’。”宋陆游,《虯髯客傳》诗:“不好的事情发生在18或19,我们正在利用风暴。”王进徐若《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覺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物极必反,不喜者十八九。" 2.指十八九岁。 《進士彭子升墓志》:“钱骥大使住在县衙已经十八九年了。" 《漢書丙吉傳》,杜光庭,前蜀:入。摘下帽子,是十八九个美女。"   

  

  上九, 1号。《虯髯客傳》第六位的六爻叫上九。 《易》:“后九:康龙,有悔。” 《易乾》石曰:“贵而无处,高而无民,智者在下无辅,是行动而遗憾。”2.比喻道德知识最高的人。黄节《文言》:“崇龙之学,传为何,后传为卓吴。故卓吾思想深藏,视为九人之首。”3.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代称为上九。《   

太平御覽》卷九九一引<晉><周處>《風土記》:“俗尚九月九日,謂為上九。”◆4.古以農曆每月二十九日為上九。參見“下九”。

  

三九相公,◆<唐><鄭畋>的綽號。○<宋><曾慥>《類說》卷十二引《紀异記》:“<鄭畋>年十九赴舉,凡十九年登第,又十九年入相,時號三九相公。”

  

三九天,◆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至九九為止。冬至後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為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老舍>《四世同堂》二九:“她的南屋是全院中最潮濕的,最冷的;到三九天,夜裏能把有水的瓶子凍炸。”○<楊朔>《亂人坑》:“三九天身上也難得些棉絮,只是披着石灰袋子,破麻包。”

  

三九,◆1.指三公九卿。○<晉><葛洪>《抱樸子漢過》:“宦者奪人主之威,三九死庸豎之手。”○<宋><范成大>《再次韻呈宗偉溫伯》:“行當侍紫極,槐棘位三九。”◆2.指韭葅、生韭等三種韭菜。“九”為“韭”的諧音。喻清貧。○<宋><蘇軾>《後杞菊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宋><劉子翬>《詠韭》詩:“肉食嘲三九,終憐氣韻清。”◆3.即三九天。○<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十一:“至後九九氣,諺云: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清><黃景仁>《如夢令曉遇》詞:“寒否寒否,剛是昨宵三九。”○<魯光>《中國姑娘》:“她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成千上萬次地揮動長臂苦練枯燥乏味的基本功。”◆4.三九相乘,謂二十七。○《宋史禮志二》:“﹝郊壇﹞,三成用三九之數,廣二十七丈。”

  

九子山,◆即<九華山>。○<唐><羅隱>《送姚安之赴任秋浦》詩:“王侯水暖魚鱗去,<九子山>晴雁序來。”○《太平御覽》卷四六引《九華山錄》:“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焉。”○<明><李賢>《明一統志安徽》:“<九華山>,在<青陽縣>南,舊名<九子山>。”

  

九子,◆1.尾宿九星。○《史記天官書》:“<尾>為九子。”○<司馬貞>索隱引<宋均>云:“屬後宮場,故兼九子,子必九者,取<尾>有九星也。”○《晉書天文志上》:“<尾>亦為九子,星色欲明均明,大小相承,則後宮有敘,多子孫。”◆2.九個兒子。○《尸子》卷下:“<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堯>聞其賢……妻之以<媓>媵以<娥>,九子事之而託天下焉。”○《楚辭天問》:“<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王逸>注:“<女岐>,神女;無夫而生九子。”○<漢><焦贛>《易林乾之蠱》:“<彭祖>九子,據德不殆。”○<宋><蘇軾>《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送盡青雲九子,歸去扁舟五湖。”◆3.指<堯>的九位賢臣:<舜>、<契>、<禹>、<后稷>、<夔>、<倕>、<伯夷>、<皋陶>、<益>。○<晉><葛洪>《抱樸子博喻》:“故九子任而康凝之績熙,四七授而佐命之勳著。”參見“九職”。◆4.山名。指<九子山>。○<唐><李咸用>《廬山》詩:“靜得<八公>侶,雄臨<九子>尊。”○<宋>徐鉉《奉使九華山中途遇青陽薛郎中》詩:“<九子峰>前閒未得,<五谿橋>上坐多時。”◆5.墨名。祝婚用。○《初學記》卷二一引<鄭氏>《婚禮謁文贊》:“九子之墨,藏於松煙,本性長生,子孫圖邊。”○《山堂肆考》卷三三引<晉><陸雲>《與兄書》:“古有九子之墨,祝婚者,取多子之義。”◆6.槍名。○<沈從文>《從文自傳辰州》:“那時候的槍名有下列數種:單響,九子,五子。”

  


  

九有,◆1.九州。○《詩商頌玄鳥》:“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毛>傳:“九有,九州也。”○《三國志蜀志郤正傳》:“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嬰丁禍敗。”○<前蜀><貫休>《行路難》詩:“九有茫茫共<堯>日,浪死虛生亦非一。”○<清><黃遵憲>《感事》詩之二:“茫茫九有古<禹>域,南北東西盡戎狄。”參見“九州”。2.佛教語。指眾生輪回之三界九地。○<唐><王勃>《釋迦佛賦》:“恩霑九有,行洽三無。”○<明><陳士元>《象教皮編名教》:“九有者,四禪、四定為八地,合欲界一地為九有也,因果不忘,故名為有。”

  

九言,◆1.九句格言。指<春秋>時<鄭國><子大叔>告誡<趙簡子>的九句話。○《左傳定公四年》:“﹝<鄭><子大叔>卒。﹞<晉><趙簡子>為之臨,甚哀,曰:‘<黃父>之會,夫子語我九言,曰:無始亂,無怙富,無恃寵,無違同,無敖禮,無驕能,無復怒,無謀非德,無犯非義。’”<唐><杜牧>《歸融冊贈左僕射制》:“<太叔>九言,服以行之,終身不倦。”○<清><錢謙益>《父季兆原任工部司務贈中憲大夫》:“奉九言於<太叔>,守以終身。”◆2.用以敬稱別人的教誨。○<宋><司馬光>《謝張丈置酒賜侍》:“九言聞善教,一顧得虛聲。”◆3.指一句九字的詩體。○<南朝><梁><蕭統>《<文選>序》:“少則三字,多則九言,各體互興,分鑣並驅。”○<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三言始於<晉><夏侯湛>,九言起於<高貴鄉公>。”參閱<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三。

  

九相,◆<唐>時<回紇>婚禮中的九姓儐相。○《新唐書回鶻傳》:“﹝公主﹞乃升曲輿,九相分負,右旋於廷者九,降輿升樓,與可汗聯坐。”

  

九五,◆1.《易》卦爻位名。九,謂陽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後因以“九五”指帝位。○《晉書東海王越傳》:“遂裂冠毀冕,幸百六之會;綰璽揚纛,窺九五之尊。”○《舊唐書突厥傳上》:“<突厥>所以掃其境內,直入<渭>濱,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三國演義》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孫中山>《治粵談》:“窺若輩之用心,無非欲登九五,破共和,復行專制而已。”◆2.指帝王。○<南朝><梁><沈約>《辯聖論》:“若不登九五之位,則其道不行。”○《隋書越王侗傳》:“且<化及>偽立<秦王>之子,幽遏比於囚拘,其身自稱霸相,專擅擬於九五。”○<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摺:“若遲三五日呵,太師登了九五之位,那時君臣名分就如天地隔絕,再也不能展其僚寀之歡。”

  

九烏(九乌),◆九個太陽。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因以烏指代太陽。○《淮南子俶真訓》“雖有<羿>之知,而無所用之”<漢><高誘>注:“是<堯>時<羿>善射,能一日落九烏。”○<南朝><梁><劉孝威>《結客少年場行》:“近發連雙兔,高彎落九烏。”

  

九文,◆古代天子禮服上的九種圖案。○《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預>注:“九文謂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也。”○《晉書慕容俊載記》:“祭饗朝慶,宜正服袞衣九文,冠冕九旒。”

  

九頭鳥(九头鸟),◆1.傳說中的不祥怪鳥。○《太平御覽》卷九二七引<晉><魚豢>《三國典略》:“<齊>後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常用以比喻奸猾的人。○<白先勇>《花橋榮記》:“這個<湖北>九頭鳥,專愛探人陰私。”◆2.鬼車鳥的別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鬼車鳥》:“鬼車鳥別名鬼鳥、九頭鳥、蒼鸆、奇鶬。”

  

九通,◆《通典》等九部政書的總稱。○<唐><杜佑>《通典》,<宋><鄭樵>《通志》,<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舊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通典》、《清通典》、《續通志》、《清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文獻通考》,合稱九通。

  

九天,◆1.謂天之中央與八方。○《楚辭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王逸>注:“九天謂中央八方也。”○<漢><揚雄>《太玄太玄數》:“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羡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睟天,六為廓天,七為減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按,《呂氏春秋有始》謂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2.謂天空最高處。○《孫子形篇》:“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梅堯臣>注:“九天,言高不可測。”○<唐><李白>《望廬山瀑布》詩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明><宋濂>《文原》:“九天之屬,其高不可窺;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測。”○<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3.指宮禁。○<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楊巨源>《聖壽無疆詞》之九:“晴光五雲疊,春色九天深。”○<唐><王涯>《宮詞》之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4.指帝王。◆5.神名。○《史記封禪書》:“<九天>巫,祠<九天>。”○<司馬貞>索隱:“《孝武本紀》云‘立<九天廟>於<甘泉>’。○《三輔故事》云‘<胡>巫事<九天>於<神明臺>’。”

  

九十,◆1.泛指多數。○《詩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鄭玄>箋:“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詩小雅無羊》:“九十其犉。”○<鄭玄>箋:“今乃犉者九十頭,言其多矣。”◆2.指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晉><陶潛>《飲酒》詩之二:“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唐><皮日休>《魯望以花翁之什見招因次韻酬之》:“九十攜鋤傴僂翁,小園幽事盡能通。”◆3.謂一季。一季九十日。○<唐><陳陶>《春歸去》詩:“九十春光在何處,古人今人留不住。”○<陳世宜>《得天梅書卻寄》詩:“九十春光一夢醒,江南無數亂峰青。”

  

九神,◆古指九天的神明。○《楚辭劉向<九嘆遠游>》:“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王逸>注:“言己乃召九天之神,使會北極之星。”

  

九山,◆1.九州的大山。○《書禹貢》:“九山刊旅。”○<孔>傳:“九州名山與槎木通道而旅祭矣。”○《國語周語下》:“封崇九山。”○<韋昭>注:“凡此諸言九者,皆謂九州之中山川藪澤。”○《史記五帝本紀》:“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2.九座山。○《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歧山>、<太行>、<羊腸>、<孟門>。”○<金><元好問>《穎亭留別》詩:“七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鬱崢嶸,了不受陵跨。”○<施國祈>箋注:“九山,案<轘轅>、<潁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陘>、<大熊>、<大茂>、<具茨>是也。”◆3.指<九嶷山>。○<唐><李賀>《湘妃》詩:“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唐><陳羽>《湘妃怨》詩:“<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滄洲。”

  

九色,◆1.九種顏色。○《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論》<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傳》:“﹝<大秦國>﹞山出九色次玉石,一曰青,二曰赤,三曰黃,四曰白,五曰黑,六曰綠,七曰紫,八曰紅,九曰紺。今<伊吾山>中有九色石,即其類。”◆2.泛指多種色彩。○<唐><張籍>《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藻近有仙過》詩:“九色雲中紫鳳車,尋仙來到洞仙家。”○<元><虞集>《記夢中》詩:“出海雲霞九色芒,金容滉漾水中央。”

  

九日,◆1.九個太陽。古代神話,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堯>使<后羿>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山海經海外東經》。○<三國><魏><曹植>《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晉><傅玄>《雜詩》:“暘谷發清曜,九日棲高枝。”○<清><顧炎武>《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2.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藝文類聚》卷四引<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唐><李白>《九日龍山飲》詩:“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元><丁鶴年>《登定海虎蹲山》詩:“東海十年多契闊,西風九日獨登臨。”

  

九人,◆<漢><揚雄>著《太玄》,定人為九等。○<漢><揚雄>《太玄數》:“九人:一為下人;二為平人;三為進人;四為下祿;五為中祿;六為上祿;七為失志;八為疾瘀;九為極。”

  

九門(九门),◆1.禁城中的九種門。古宮室制度,天子設九門。○《禮記月令》:“﹝季春之月﹞田獵、罝罘、羅罔、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鄭玄>注:“天子九門者,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皋門也、城門也、近郊門也、遠郊門也、關門也。”後用以稱宮門。○<唐><盧綸>《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詩:“九門洞啟延高論,百辟聯行挹大儒。”○<唐><韓愈>《賀雨表》:“中使才出於九門,陰雲已垂於四野。”◆2.指宮禁。○<唐><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鐘多。”○<宋><王讜>《唐語林識度》:“月餘,九門內勾出數十萬貫。”○<宋><張孝祥>《浣溪沙》詞:“宮柳垂垂碧照室,九門深處五雲紅。”◆3.借指天子。○<唐><戴叔倫>《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詩:“九門思諫議,萬里採風謠。”◆4.指舊<北京>外城的九個門。○<明><史玄>《舊京遺事》:“京師大城一重,周四十五里,城九門周正如印。南頭<正陽><崇文><宣武>三門;東頭<朝陽><東直>二門;西頭<阜城><西直>二門;北頭<德勝><安定>二門。”◆5.天門。○<唐><李白>《梁甫吟》:“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叩關閽者怒。”○<宋><梅聖俞>《冬雷》詩:“欲扣九門陳,恨身無鳥羽。”◆6.借指九天。○<唐><錢起>《秋霖曲》:“聖主旰食憂元元,秋風苦雨暗九門。”○<前蜀><韋莊>《終南山二十韻》:“雨侵諸縣黑,雲破九門青。”

  

九路,◆指九條渠道。○<漢><賈誼>《新書修政語上》:“故鬟<河>而道之九牧,鑿<江>而道之九路。”

  

九老,◆指<唐><白居易>、<胡杲>等九人。○<宋><范仲淹>《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臥龍>鄉曲多賢達,願預逍遙九老中。”○<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之二:“穨然如九老,白髮連蒼髯。”○<明><方孝孺>《萬壽堂記》:“昔之以年稱者如<商山>之四皓,<洛>之九老。”詳“九老圖”。

  

九舉(九举),◆1.謂九次舉牲。○<周>天子宴請上公之禮。○《周禮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禮……饗禮九獻,食禮九舉。”○<鄭玄>注:“九舉,舉牲體九飯也。”○<賈公彥>疏:“食禮之時,九舉牲體而食畢。”◆2.指<齊桓公>九合諸侯。○《管子幼官》:“九舉而帝事成形。”○<尹知章>注:“說九合諸侯之所致。”◆3.多次舉薦。○<漢><蔡邕>《彭城姜伯淮碑》:“凡十辟麼府,九舉賢良方正。”

  

九居,◆佛家語。即欲界一處,色界四處,無色界四處。佛教謂眾生輪回之地,凡三界九處。○<南朝><宋><謝靈運>《佛影銘》:“七識迭用,九居屢遷。”

  

九九歸一(九九归一),◆見“九九歸原”。

  

九九,◆1.算術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數順序相乘。上古時係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稱“九九乘法”。○《漢書梅福傳》:“臣聞<齊桓>之時,有以九九見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楊樹達>窺管:“<敦煌>木簡載九九術,起九九八十一訖二二而四。○<羅振玉>云:《孫子算經》乘法載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訖一一,末言從九九至一一,總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證。以木簡及《孫子算經》證之,九九蓋即乘法。其術始於九九,故稱九九之術。”◆2.八十一,九之自乘數。○<漢><揚雄>《太玄首》:“陳其九九,以為數生。”○《文選張衡<東京賦>》:“屬車九九,乘軒並轂。”○<李善>注引《漢雜事》:“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北史牛弘傳》:“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黃鍾九九之實也。”◆3.由冬至日起,歷八十一日,每九天為“一九”,按次序定名為“一九”、“二九”至“九九”。亦指“九九”中最末一個九天。○<唐><薛能>《漢廟祈雨回陽春亭有懷》詩:“九九已從南至盡,芊芊初傍北籬新。”南至即冬至。○<清><趙翼>《消寒》詩:“轉眼消寒過九九,春光又到艷陽時。”◆4.指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宋><計有功>《唐詩紀事中宗》:“<中宗>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薛稷>得曆字韻云:‘願陪九九辰,長奉千千曆。’”◆5.指“陽九”、“陰九”之災。○《漢書揚雄傳下》:“九九大運,與天終始。”○<南朝><宋><謝靈運>《順東西門行》:“閔九九,傷牛山,宿心載違徒昔言。”○<黃節>注:“《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閔九九謂閔陽九陰九之災也。”◆6.<蒙古>、<滿州>贈獻之禮,以九數為貴,至少為一九,至多為九九。凡獻壽祝年,臣下貢物,多用九九,以取吉祥之義。○《清會典理藩院貢獻》:“<鄂爾><多斯>六旗,<烏喇特>三旗共進九九。計羊八十一隻,乳酒八十一瓶;餘二十五旗共進三九,計羊二十七隻,乳酒二十七瓶,由院查收,交與禮部。”◆7.泛指極多數。○《平山冷燕》第六回:“曲徑逶迤,三三不已;穿廊曲折,九九還多。”◆8.一種槍的俗名。○<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一:“那時候,她正在娘家,槍是親眼看見過,兩棵嶄新的九九大蓋。”

  

九經(九经),◆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賈公彥>疏:“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2.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准則。○《禮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孔穎達>疏:“治天下國家之道,有九種常行之事,論九經之目次也。”◆3.九部儒家經典。名目相傳不一。○《漢書藝文志》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及小學。○<陸德明>《經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初學記》卷二一所引九經,與《經典釋文》略異,有《左傳》、《公羊》、《穀梁》,無《春秋》、《孝經》、《論語》。○<五代><齊己>《酬九經者》詩:“九經三史學,窮妙又窮微。”○<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摺:“黃卷青燈一腐儒,九經三史腹中居。”○《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王勃>﹞幼有大才,貫通九經,詩書滿腹。”○<清><錢謙益>《蘇州府重修學志序》:“古之學者,九經以為經,註疏以為緯。”

  

九禁,◆1.九種法律禁令。○《周禮秋官掌交》:“九禁之難。”○<賈公彥>疏:“九禁之難,言大司馬設九法使邦國有所畏難云。”◆2.猶宮禁。帝王居住之處。○《宋史外國傳七日本國》:“金闕曉後,望<堯>雲於九禁之中。”○<明><莫是龍>《筆塵》:“﹝<南唐>李氏有研山一座﹞藏<蘇氏>。未幾,索入九禁矣。”

  

九家,◆指<戰國>時法、道、儒、陰陽、名、墨、縱橫、雜、農九個學派。○《漢書藝文志》:“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清><錢謙益>《恭謁孔林先聖廟一百韻》:“九家陳篋衍,七略奏笙箎。”○<章炳麟>《秦獻記》:“諸子之術,分流至於九家,游說乞貸,人善其私。”

  

九花,◆菊花的別名。因在農曆九月開花,故名。○<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後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清><蘭陵憂患生>《京華百二竹枝詞》之一一七:“名類紛繁色色嘉,秋來芳菊最堪誇。如何偏改幽人號?高喚街頭賣九花。”

  

九行,◆1.古謂九種德行。說法不一。○《逸周書文政》:“九行:一仁,二行,三讓,四信,五固,六治,七義,八意,九勇。”○<晉><王嘉>《拾遺記軒轅黃帝》:“九行者,孝、慈、文、信、言、忠、恭、勇、義。”◆2.九域之道里。○《穆天子傳》卷五:“帝收九行。”○<郭璞>注:“行,道也,言收羅九域之道里也。”◆3.九條運行的軌道。○《漢書天文志》:“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4.猶言九巡,九遍。○《史記叔孫通列傳》:“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

  

九過(九过),◆九種過失。

  

九歸(九归),◆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個“個位數”為除數的除法。○《算法統宗九歸歌》:“九歸隨身下,逢九進一十。”亦借指珠算。○《中國諺語資料一般諺語》:“九歸學透透,討錢沿路哭。”

  

九官,◆1.古傳<舜>設置的九個大臣。○《漢書劉向傳》:“臣聞<舜>命九官,濟濟相讓,和之至也。”○<顏師古>注:“《尚書》:<禹>作司空,<棄>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樂,<龍>納言,凡九官也。”○<唐><杜牧>《上李太尉論江賊書》:“雖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於太尉,未可為比。”◆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員。○《南齊書樂志》:“六典聯事,九官列序。”○<宋><葉適>《紀綱一》:“自<堯><舜>已來,外有岳牧,內有九官,一以制度,頒以文告。”

  

九谷(\九穀),◆指苑囿中的大小池沼。谷,流水會聚的地方。○《文選張衡<東京賦>》:“濯龍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蘭被涯。”○<薛綜>注:“九谷八溪,養魚池。”○<唐><郎余令>《晦日宴高氏林亭》詩:“三春休晦節,九谷泛年華。”

  

九功,◆1.古謂六府三事為九功。○《左傳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梁書武帝紀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唐太宗>《執契靜三邊》詩:“戢武耀七德,昇文輝九功。”◆2.指九種職業的賦稅。○《周禮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鄭玄>注:“九功,謂九職也。”○<賈公彥>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3.欲成功業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書成開》:“勉茲九功,敬人畏天……九功:一、賓好在笥;二、淫巧破制;三、好危破事;四、任利敗功;五、神巫動眾;六、盡哀民匱;七、荒樂無別;八、無制破教;九、任謀生詐。”○<孔晁>注:“不犯此則成功也。”

  

九皐,◆补证条目■亦作“九皋”。■指鹤。○北魏《于景墓志》:“昇朝未幾,玉響忽流。九皋創叫,聲聞已著。”○唐李中《鹤》诗:“九皐羽翼下晴空,萬里心難駐玉籠。”

  

九夫,◆古指九夫所耕的九百畝田。○《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鄭玄>注:“九夫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晉書地理志上》:“古者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

  

九風(九风),◆指有關國運的九種社會動向。○<漢><荀悅>《申鑒政體》:“惟察九風,以定國常。一曰治,二曰衰,三曰弱,四曰乖,五曰亂,六曰荒,七曰叛,八曰危,九曰亡。”

  

九方,◆1.中央與八方的總稱。○<南朝><梁簡文帝>《七勵》詩:“情苞六合,德宣九方。”○<唐><李賀>《感諷》詩:“王子下馬來,曲沼鳴鴛鴦;焉知腸車轉,一夕巡九方。”◆2.<九方皋>的省稱。○<清><湯璥>《<交翠軒筆記>後序》:“走其野而無<九方>之法以相之,則赤驥綠耳與駑馬草駒齊價矣。”詳“九方皋”。3.複姓。○<春秋><秦穆公>時,有<九方皋>。見《列子說符》。

  

九法,◆1.<周>治理邦國的九種措施。○《周禮夏官大司馬》:“大司馬之職,掌建邦國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國:制畿封國,以正邦國;設儀辨位,以等邦國;進賢興功,以作邦國;建牧立監,以維邦國;制軍詰禁,以糾邦國;施貢分職,以任邦國;簡稽鄉民,以用邦國;均守平則,以安邦國;以小事大,以和邦國。”◆2.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種大法。○<唐><韓愈>《與孟尚書書》:“<楊><墨>交亂,而聖賢之道不明,則三綱淪而九法斁,禮樂崩而夷狄橫。”◆3.指<漢>《九章律》。○《漢書敘傳下》:“<漢>章九法,<太宗>改作。”參見“九章”。◆4.指道家修仙之法。○<南朝><宋><鮑照>《謝賜藥啟》:“臣衛躬不謹,養命無術。情淪五難,妙謝九法。”○<錢振倫>注引《列仙傳》:“<涓子>隱於<宕山>,受<伯陽>九仙法。”

  

九二,◆《易》卦爻位名。九,謂陽爻;二,第二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二位。○《易乾》:“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孔穎達>疏:“此以人事言之,用龍德在田似聖人已出在世,道德恩施能普遍也。”後因以“九二”喻君德廣被。○<三國><魏><曹植>《玄暢賦》:“僥余生之幸祿,遘九二之嘉祥。”

  


  

九典,◆泛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晉><葛洪>《抱樸子勖學》:“下帷高枕,遊神九典,精義賾隱,味道居靜。”○<晉><葛洪>《廣譬》:“披九典乃覺牆面之篤蔽,聞王道乃知拘俗之多迷。”

  

九地,◆1.指各種隱秘難測的地形。○《孫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梅堯臣>注:“九地,言深不可知。”○<郭化若>注:“九地,各種地形,也含有極其深秘的意思在內……九,泛指多數。”◆2.指地的最深處。○<南朝><梁><江淹>《遂古篇》:“九地之下,如有天兮。”○<宋><文天祥>《呈小村》詩:“雷潛九地聲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龍飛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3.猶九泉。指地下。○《晉書胡奮傳》:“<奮>唯有一子,為<南陽王>友,早亡。及聞女為貴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兒,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清><湯右曾>《荊州》詩:“<龍陂橋>外坡陀血,誰洗忠臣九地魂。”◆4.用兵的九種地勢。○<唐><司空圖>《王公河中生祠碑》:“於兵法之中,亦葉道家之理。雖戰同九地,或於危地爭先。”○<元><羅貫中>《風雲會》第三摺:“作戰先將九地量,決戰須將五間防。”○<清><顧炎武>《井陘》:“頗憶三分國,曾觀九地形。”◆5.指根據地質、地形而分的九種土地。○<漢><揚雄>《太玄太玄數》:“九地:一為沙泥,二為澤池,三為沚崖,四為下田,五為中田,六為上田,七為下山,八為中山,九為上山。”◆6.猶言遍地,大地。○<宋><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詞:“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胡云翼>注:“九地,九州之地,即‘遍地’的意思。”○<明><劉基>《題李太白觀瀑圖》詩:“遙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大聲回九地,浮光散虛空。”◆7.陰陽家謂曆數有九地之數。參見“九天”。◆8.佛教語。謂眾生輪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南朝><宋><宗炳>《明佛論》:“等是人也,背轍失路,蹭蹬長往,而永沒九地,可不悲乎!”<唐><盧照鄰>《五悲悲人生》:“三界九地,往返周旋。”○《敦煌變文集歡喜國王緣》:“和尚於是與夫人說三界九地人所生之處,壽命無限等事。”

  

九道,◆1.九州的道路。○《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杜預>注:“啟開九州之道。”○《史記河渠書》:“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張守節>正義引<顏師古>曰:“通九州之道。”◆2.古人指日月運行的軌道。○<漢><王充>《論衡說日》:“日月有九道。”○<晉><成公綏>《天地賦》:“<望舒>弭節於九道,<羲和>正轡於中黃。”◆3.指九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昔<禹>脩九道,《書》錄其功;<后稷>躬稼,《詩》列於雅。”◆4.猶言許多道。○<唐><李白>《廬山謠》:“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登梅崗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詩:“江水九道來,雲端遙明沒。”◆5.九門學問。○《鶡冠子學問》:“如於初問,終於九道。一曰道德,二曰陰陽,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藝,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處兵。”

  

九大經(九大经),◆即九經。

  

九大,◆道家指風、雲、雷、海、火、日、地、天、空。○<唐><張志和>《玄真子鸑鷲》:“造化之初,九大相競。”

  

九成,◆1.猶九闋。樂曲終止叫成。○《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孔穎達>疏:“成猶終也,每曲一終,必變更奏。故《經》言九成,《傳》言九奏,《周禮》謂之九變,其實一也。”○《隋書音樂志中》:“禮終三爵,樂奏九成。”○<唐><張祜>《簫》詩:“還將九成意,高閣佇芳音。”○<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摺:“猛聽得仙音院鳳管鳴,更說甚《簫韶》九成。”◆2.猶九重,言極高。○《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文選馬融<長笛賦>》:“託九成之孤岑兮,臨萬仞之石磎。”○<李善>注:“<郭璞>曰:‘成,亦重也。’言九者,數之多也。”○<明><唐寅>《金粉福地賦》:“黃金建百尺之臺,白玉作九成之觀。”◆3.<唐>代宮名。○<清><陳文述>《讀詔寄都下諸侍御》詩:“<唐>室方熾昌,<驪山><九成>出。”◆4.十分之九。如:這件衣服有九成新。

  

九草,◆指鹿吃的九種可解毒的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牡蒿》:“鹿食九草,此其一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萱草》:“鹿食九種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葛》:“鹿食九草,此其一種。”

  

九本,◆古代君主治國信守的九項原則。○《管子幼官》:“一舉而上下得終,再舉而民無不從,三舉而地辟散成,四舉而農佚粟十,五舉而務輕金九,六舉而絜知事變,七舉而外內為用,八舉而勝行威立,九舉而帝事成形。九本搏大,人主之守也。”

  

九寶(九宝),◆1.指<禹>鑄的九鼎。○<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三國><魏><曹丕>《鑄五熟釜成與鍾繇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咸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2.指<曹丕>的九把刀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魏文>九寶,器利辭鈍。”○<范文瀾>注:“<魏><曹丕>《典論劍銘》:‘余好擊劍……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文。靈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3.指九方御璽。○<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中:“古唯六璽,至<唐>始名曰寶,增數至八,國朝所用。一曰鎮國神寶,二曰受命之寶,三曰天子之寶,四曰天子信寶,五曰天子行寶,六曰皇帝之寶,七曰皇帝信寶,八曰皇帝行寶。○<政和>七年,增定命寶,以九寶為稱。”

  

九阿,◆1.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穆天子傳》卷五:“天子西征,升<九阿>。”○<郭璞>注:“疑今<新安縣>十里<九阪>也。”○<漢><張衡>《東京賦》:“西阻<九阿>,東門於<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洛水>東逕<九曲>南,其地十里,有阪九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於<九阿>,此是也。”◆2.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巒。○<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之八二:“垂影臨層城,餘光照九阿。”

  

黃九(黄九),◆<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排行第九,因以稱之。○<宋><楊伯嵒>《臆乘行第》:“前輩以行第稱,多見之詩……<少游>稱<後山>為<陳三>,<山谷>為<黃九>。”○<清><納蘭性德>《虞美人為梁汾賦》詞:“眼看雞犬上天梯,<黃九>自招<秦七>共泥犁。”○<姚錫鈞>《論詩絕句》之五:“<大蘇>奔放<黃九>鍊,並為斯人風骨健。”

  

二九,◆1.即十八。○<漢><揚雄>《太玄圖》:“玄有六九之數,策用三六,儀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范望>注:“不正言十八而言二九者,玄之辭也。”○<南朝><梁><沈約>《內典序》:“巨相四八,照曜於大千;尊法二九,包籠乎無外。”按:小乘之宗,計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初刻拍案驚奇》卷十:“那<韓子文>雖是滿腹文章,卻當不過家道消乏,在人家處館,勉強糊口,所以年過二九,尚未有親。”◆2.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唐><令狐楚>《九日言懷》詩:“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3.指冬至進九後的第二個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民諺:“一九、二九不出手。”

  

打小九九,◆犹打小算盘。九九,乘法口诀,比喻算计。○《冷眼观》第二五回:“小雅君,你别要盡着打小九九了,好讓老蕭説罷。”

  

出九,◆亦作“出玖”。◆一種博戲。○《唐律疏議雜律博戲賭財物》:“‘停止主人’,謂停止博戲賭物者主人,及出玖之人,亦舉玖為例,不限取利多少。”○<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實二》:“世俗博戲,有‘出九入十’之說,謂之攤賭。故律云:‘諸博戲賭財物,并停止出九。和合者,各令眾五日。’<豫章>詩:‘肉食傾人如出九。’”<宋>程大昌《演繁露投五木瓊橩玖骰》:“古惟斮木為子,一具凡五子,故名五木。後世轉而用石、用玉、用象、用骨,故《列子》之謂投瓊,律文之謂出玖。凡瓊與玖,皆玉名也。”

  

八九,◆1.八個或九個。○<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蔕芥!”○《南史梁元帝紀》:“帝姑<義興><昭長公主>子<王銓>兄弟八九人有盛名。”○<沈礪>《狂歌行》:“胸中<雲夢>吞八九,眼前了了小五洲。”◆2.十分之八九。○《紅樓夢》第三十回:“<紫鵑>也看出八九。”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