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厦门,又有好消息传来!
前几天
厦门一批民生工程迎来新进展!
它关系到教育、住房、医疗,等。
一起看吧
翔安将新增一所幼儿园
翔安火炬实验学校今秋开学
不久的将来
厦门岛外部分学校建设迎来新进展。
翔安南部新城将新增
一所12个班的环东海域新城石厝幼儿园
厦门市资源规划局近日发布
项目的工程规划许可证
翻译
据悉,该幼儿园项目基地总用地面积为4428.734平方米,计划2023年3月动工,2024年8月竣工。
交通设计方面,幼儿园人行主入口规划在基地南侧的古洛北路(古言路),入口配有园前广场,方便家长等候接机;第二个入口位于基地东侧的香溢南路,主要作为机动车和物流的出入口。
此外
翔安火炬实验学校
最快有望在下月底
完成消防和质量验收并交付使用
今年秋季开学
这所学校将迎来首批学生
翔安火炬实验学校位于共有102个班级,其中北区小学共54个班,南区初中共48个班,.南北两区,总用地面积近62000平方米
翔安火炬实验学校位于翔安中北部,是重要的工业集中区。它是火炬(翔安)工业区、翔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其他重要园区的所在地。同时,该校也是东海周边地区社区覆盖面最大的学校。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周边地区居民和园区高科技人才子女的就学需求。
今年3月,翔安区教育局与厦门婺源第二实验学校签约。双方计划在翔安火炬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力争将火炬实验学校打造成为环东海“标杆学校”。
同安两所学校投资概算获批
5月25日,厦门市发改委批复环东海域新城科技创新小学项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小学项目投资预算。
其中,环东海上新城科创小学项目位于同安区梅峰区。规划建设36班小学,总用地面积197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496平方米。本项目估算投资14918.17万元。
翻译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小学项目位于同安区梅峰区。主要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96个班,其中小学48个班,初中48个班。项目总用地面积602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080平方米。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6236.56万元。
这些在建安置房项目有新进展
现在
五通金浦花园安置房
五通浦东花园安置房项目
已开工建设,并取得新进展
吴金普花园安置房项目位于环岛路东侧、湖里区东寨安置房北侧,总用地面积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6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及商业配套设施472套。截至5月,正进行室内外装修施工、地下室安装管道施工,外爬架正在拆除中。金浦安置房
五浦东花园安置房项目位于湖里区,总用地面积306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200平方米。主要包括安置房、配套商业、配套公共建筑(社区活动用房、幼儿园)389套。截至5月,正进行室内外装修与电梯安装工程。浦东安置房
此外
经过一年的建设
省重点民生工程新浦家园安置房项目。
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预计今年8月底首栋住宅楼封顶
trong>今年10月底A标段拟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位于翔安南部新城片区,翔安南路与翔安东路交叉口西南侧,总用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9万平方米,分为A、B两个标段进行施工。按计划,该项目将于2024年5月竣工,包括13栋29至32层住宅,共建安置房2618套,配建地下两层3682个停车位及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等。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部分科室预计下个月底试运营
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西侧的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项目工地
一片气势恢宏的医院大楼已跃然眼前
据了解
这个省、市重点项目
目前已全面进行室内外装修阶段
部分科室预计下个月底试运营
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试运营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将开设口腔、皮肤、精神功能神经调控、中医等对检查依赖低,原则上不住院,仅需门诊治疗的临床及医技科室。
正式投入运营后,将开设15个中心,包括口腔中心、妇产中心、儿童中心、泌尿中心、精神神经中心、消化中心等。医院争取和厦门其他医院形成互补关系,从而进一步补齐厦门市医疗资源短板。
到2025年,厦门计划新增
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
日前
厦门市建设局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
《厦门市推动停车设施建设发展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希望能加快补齐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短板
根据该意见稿,预计到2025年,厦门将计划新增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推动建设5处大型“停车+换乘”(P+R)停车场,并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公建、商业综合体等,投用30处具有公交换乘、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等功能的城市交通“微枢纽”。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供给充足、智能高效、便捷可及的城市停车系统。
该意见稿指出,厦门拟采用差异化停车设施用地供应政策,合理地引导我市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此外,推进高铁站点及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配套建设公交场站,完善换乘设施。鼓励在地铁站点周边建设“停车+换乘”停车场或停车设施。至2025年,我市建设“停车+换乘”停车设施不少于3个,至2035年不少于5个。
厦门还将创新停车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推动既有专用停车设施(位)错时开放、有偿共享。2023年前,推动各区在停车供需矛盾区域建成10处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示范点。2025年前,确定本市级以及区级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比例(数量),积极推动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