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书敬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夏姬研究所。
入冬后,地里的庄稼基本上被清理干净了,只有几小片棉花在寒风中顽强地坚守着。农村正式进入淡季,当然也进入了没有经济收入的困难时期。俗话说,靠山吃山,在这个寒冷漫长的冬天,山东中山区很多村民就靠乱石砸死来补贴家用。
“砸”字告诉我们,砸石头不容易。所谓“张开双臂,努力奋斗”,简直就是为“撞石头”量身定做的一个词。要把石头“打到”地下,必须在每个环节下大功夫。偷窃和欺骗对盲人来说绝对是浪费金钱。
首先是“出石窝”。
这里的“出”字,大概就是语法上的“使役用法”。指用镐、锄、升降机等工具将石梁光上的覆土、碎石、树根、草根挖铲,使半埋于地下的石扶壁露出。往往是碎石夹杂着“钢瓣”土,上面还缠着荆棘,很难做。力度小了,树就摇了,半天找不到出路。搂着你的胳膊挠。不是针扎你的手,就是石头崩你的脸。关键是你很快就体力不支,再也无力挥动鹤嘴锄柄了。所以,“出石窝”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活。你需要沉住气,从四面八方一步一步开始,像劈柴一样,“先易后难”,这样就会像我这个技术工人一样“迎刃而解”。连叔高大威猛,是个“出石窝”的高手。不管地势多陡(险),情况多复杂,他都能从容应对,不到半天就能把石窝清出来。小时候觉得瑞联叔叔像个机器人,因为根本看不到他停下来休息,好像永远不会累。现在我叔叔八十多岁了。他弯着腰,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着。他的胳膊、腿和腰疼得厉害。显然,他年轻时已经尽力了。
接下来就是“打孔”了。
所谓“打眼”,就是用枪锤和钢钻在坚硬的岩石上打出一个半米多深的圆孔。不管是横孔还是竖孔,都必须垂直于工作面,否则容易断钢钎焊。一般两个人一起干,一个挥锤,一个挥钻。枪锤重约十斤,用锤打钻需要力气,而“处理钻”的人必须熟练。他们每打一次锤子,都要利用锤子的间隙及时把它提起来,以免钻头卡在里面。做个十锤八锤,用“勺子”把洞里的石沫拿出来。趁着可以自由挥锤的时候休息一下,不然根本就压不住。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同学王良和王辉是老乡。他们比我高半头,但如果我掰断手腕,我总能掰断其中的一个半(左手搭在右手腕上)。他们羡慕我胳膊粗手腕壮,问我有没有什么招数。我只是笑笑,保持沉默。如果他们每周都跟我回家石头,他们的力气肯定比我大很多。
石头是男人的活路,但有时候女人也不甘示弱。当年是集体劳动。平时以生产队为单位,削山,砌大石头,修水库,修梯田。男女老少齐上阵,真的是“女人能顶半边天”。有些“楞”姑娘干活和男劳力一样,“手拉手”(竞赛、比赛),和男青年一起干活。实力可能比不上,但姑娘们善于动脑,能创造出“一手两钻”、“双手两锤”等高效方法。效率不低于男性。男人收工的时候计算工作量的时候会忍不住嘀嘀咕咕。那时候那个女生也有卫东、薛军、向东、立新之类的中性名字,更多的是叫志红、永红、艾芜,而且她不喜欢红色的衣服却热爱武装!为了工作方便,“艾芜”一般都是“半毛”头。如果他们梳两个辫子,在工地上会相当显眼。当然,这些土里土气的名字没有后来的“珍珍”、“霜霜”等那么温婉,也没有后来的“若轩”、“雅琪”那么高端。她们的穿着也很粗糙,甚至寒酸,但在我的记忆里,那些粗壮红润的村姑们推着车或削着山石的画面,一直都是深刻而温暖的,或者说得好听点,是美好的。尤其可能是因为保守的思想,电视上穿得很少的模特都是一瘸一拐的。有时候,他们恶毒地想,让他们在工地上干三天,看你还拧不拧!
又是“填枪”,又是“射击”。
起初,使用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何时用于削山炸石不得而知。火药的成分比例是“一硝二硫三炭”。这三样东西虽然简单,但是结合起来就很厉害了。将火药轻轻碾成粉末,慢慢放入孔中,放在孔中央,剥下一段枪芯(导火索)放入孔中,然后灌药,最后用干土坯“盖”(砸牢)。这种火药枪被称为“土枪”。接下来,让我们点燃一些枪。我们必须提前在周围大声喊:“着火了!开枪!”提醒身边人注意安全,不要被炸飞的石头砸伤人。确定周围没人,点燃枪,整理物品,小便(这个很重要,以免紧张尿裤子)。点燃后,迅速跑到堰底或大树后面。只听“伊”的声音,从声音上大概就能知道这枪长什么样。如果是很脆的声音,火药的威力在石头的上部,只在石头表面炸出一个坑,听声音就像是引爆了一场爆炸战。如果是沉闷的声音,说明石头比较硬,火药的威力不够,没有爆炸,所以这一枪浪费了。最好是低沉的爆炸声,石块被炸出很多裂纹。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还有一个特例,——的哑炮,等了好久也不响!人们不敢靠近。如果有人路过,枪走火了,会死人的。不变的经验是,如果枪不响,什么时候
天不去看,第二天一早再去观察,以防万一。火药做成的土炮威力小,还容易哑火,于是开始使用雷管、炸药的电炮,打炮眼儿也开始使用电钻,省劲儿了很多。这雷管可是个危险的东西,千万不能砸、不能摔。一些不懂行的,或是毛手毛脚的“二青”,真就让雷管在身边响了,结果轻的缺胳膊少腿,重的送命。
炸开缝儿的石头还需要用30斤的大锤用力敲打,破成较小的石块才能做建筑材料。这敲打的过程称作“叫”。坚硬的花岗岩往往需要三五十锤才能“叫开”,如果实在“叫”不开,就需要沿着石头的纹路打“打楔窝”,将几个钢铁做的“楔子”用大锤依次楔进去,这大块的石头最终才被“降服”。
石材也有优劣,最次的是岩石表层的“薄板”,又薄又不结实,轻轻往地上一放就碎了,人们叫它“煎饼噶扎(脆片)”。灰白色的花岗岩也不是上品,太硬,砸不开,好大一块不容易搬运,也不方便使用。最好的石头叫“小青子”,颜色像深秋的天空一般,关键是厚薄均匀,大小适中,几乎不用锤打斧凿就能直接使用,是盖房子、垒院墙的绝好材料。要是谁家的房子“小青子”石到顶,垒院墙也全用“小青子”,绝对是家底厚实的人家,媒人给儿子说媳妇也就有了吹嘘炫耀的资本呢!
一个冬天打下来的石头在石窝附近堆成了小山,石窝就越发显得深邃吓人。捡“样发”(好看)的用小推车推回家,剩下的需要卖掉换成钱。记忆中12马力的小拖拉机装满一车是3元钱,后来涨到6元。而盖房子用的河沙一车也是6元,当时感觉很不公平:凭什么你们从河里捞沙子那么容易,却和我们卖一样钱?现在据说一车石头卖好几百块钱,河沙更是成了紧俏商品,花钱还不一定买得到呢!
现在回老家,总喜欢到山上转一转,看看当年打石头的石窝,再爬到山上看看当年国民党修的“围子墙”。老家所在的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交界地,春秋时期齐鲁的“柯地之盟”大约就在附近。站在山顶往北看,大汶河清晰可见,当年齐国归还给鲁国的“汶阳之田”应该离此不远,或许没准就是这里。最近几年,许多史学家、考古学家来这里考察,初步结论是,国民党修的这“围子墙”下面,应该是当年“鲁长城”的旧址。若果真如此,这“鸦鸾”鸟不嬎蛋的地方顿时有了文化底蕴,我是否可以说自己跟三千年前的古人在一个地方打过石头、还跟当年的齐桓公、鲁庄公站过同一个山坡呢?
玩笑归玩笑,尽管老家偏僻、贫穷,但对那里的土山石梁还是充满了感情。自己生于斯、长于斯,为讨生活迫不得已离开了它。奔波在外的日子,高楼大厦也好,楼堂馆所也罢,都不能替代那些逼仄破旧、高低错落的石头房子,因为那是自己的根儿,是永恒的家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