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十一”不仅是电商的狂欢,嫁接在电商背后的金融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天猫“双十一”定格在2135亿元,京东。COM的“双十一”累计订单金额达到1598亿元。比巨额交易额更吸引眼球的是“双十一”背后的支付关键词。
今年是天猫双十一的第十年。十年来,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体验悄然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今年11月11日,通过指纹和刷脸完成支付的消费者比例达到60.3%,密码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生物支付时代已经到来。
蚂蚁金服飙科技:告别密码支付、全面开放
从密码支付,到指纹、刷脸,支付宝在“双十一”支付环节下足了功夫。
蚂蚁金服副CTO胡表示,年度技术审查“迫使”支付宝继续自主创新。过去十年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不仅服务于社交商务的基础设施,支付宝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也已经100%开放。
根据支付宝的数据,今年天猫双十一通过生物信息进行的支付占60.3%,创下新纪录。相当于每10笔支付中有6笔是通过指纹、人脸等完成的。正如胡所说,“中国已经进入生物支付时代”,这将大大降低移动支付的门槛,让包括银发族在内的更广泛人群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早在2012年,支付宝就开始研究生物认证技术。2014年6月,率先与手机厂商合作,探索指纹支付的可行性,次年用于双十一。统计显示,输入6位密码平均需要3秒,而指纹支付只需要1秒,大大缩短了支付时间。
继指纹支付之后,支付宝率先开发了刷脸支付。在支付宝登录、风险控制等环节引入人脸识别技术。2017年9月,支付宝在肯德基餐厅实现了全球首个刷脸支付的商业使用。同年,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入选《MIT科技评论》“全球十大突破技术”。
现在,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已经应用于超市、便利店、药店等多个线下零售场景。全国上百个城市超过百万消费者体验过刷脸支付的便捷。在不久的将来,用户将可以在没有密码甚至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快速顺利地进行支付。
从2015年开始,蚂蚁金服开放了包括分布式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生物识别在内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一场技术的练兵场。”胡说,分布式数据库、智能风控、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源于双十一保障的技术能力。它们早已不仅仅服务于双十一,而是与蚂蚁金服自主研发的其他核心技术一起100%对外开放,日益成为推动金融、零售、出行、政务、医疗等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设施。
京东拼线下:“白条+支付”、线下支付激增
JD。COM以“白色支付”和零售、旅游支付拓展线下场景的策略也在“双十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据显示,11.1-11.11期间,借条累计金额达800亿元,人均金额3126元。京东金融联合银行、商户向用户发放价值11亿元的优惠券,其中京东金融App同比发放优惠券7次,同时送出各类保险超过1亿件,京东支付线下订单金额同比达到260%。
京东金融“双十一”数据显示,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正在加速提升。与此同时,随着90后逐渐步入职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使用白条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方式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双十一”期间,作为全球好物节购物的新生力量,京东金融的95后支付用户占比超过25%,他们更青睐京东支付、借条、京东小金库等支付方式。在所有商品中,90后喜欢购买的大众消费品有手机、电脑、户外运动、数码产品、服装等。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用户使用京东金融支付(包括白条支付、京东支付、小金库支付等。)比去年花了218%。
同时,数据显示,京东金融支付中进口商品的交易同比增速高达240%,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需求更加强烈。
“双十一”期间,京东金融不仅仅局限于线上,更全面地布局辐射线。京东金融联合百万商户终端,在多达32个重点城市,实现了低至5折的线下折扣,形成了对零售终端的强大覆盖。目前合作品牌有7-Eleven、好邻居、华润万家等便民超市,也有吉野家、肯德基、真功夫、正一味等餐饮连锁,还有万达广场、翠微百货、新世界大足广场等大型商圈。这些措施推动JD.COM线下支付订单在双十一期间达到260%。
京东金融副总裁、个人服务事业群负责人徐凌表示,目前,京东金融通过生物识别、生物探针、图计算特征关系网络等人工智能反欺诈技术,以及由500多个风控模型、5000多个风险策略、60万个风控变量、5000万个黑灰风险清单组成的大数据风控等技术,为用户在双十一期间购物提供全方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