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自古多名酝
公元前111年,西汉在今广西东部设立苍梧县,唐朝以后又称梧州。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诞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苍梧葡萄酒。
从汉代开始,苍梧酒开始在中国声名远播,成为天下一等酒,从而带动了整个广西酒业的全面发展。当时的苍梧酒被称为“苍梧苍青清酒”,或“苍梧青”。汉族中国人刘茜《释名释 饮食》记载:“酒是一种澄城宜醪,苍梧宜清的酒。”宜城醪是指产于湖北宜城的精品酒。汉代名酒中,翼城酒和苍梧酒的呼声最高,排在土酒之上。汉代酿酒可分为清酒和浊酒。浊酒又称醪酒,是一种酒度较低的浑浊型米酒。而清酒酿造周期长,经过多道工序过滤压榨,所以酒液清澈,酒精度高。长期以来,中国古代酿造的米酒都是按照澄清度和混浊度来分类的。在汉代,翼城酒是浊酒的杰出代表,而苍梧酒则达到了当时清酒的最高水平。正因如此,苍梧清酒在汉代的酒类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扬,连当时的御用酒都不如。桓谭《新 论》说“宣酒不如苍梧酒醇厚”。宣酒是朝廷专门为国家祭祀仪式酿造的礼仪用酒,水准极高。在汉人眼里,皇家宣酒的品质和口感也应该排在苍梧酒之下。
魏晋时期,苍梧酒的知名度不断上升,天下饮酒者皆递其一杯【酉】,悼词更是风靡文坛。曹植《酒赋》有云:“其味为翼城醪,苍梧苍清。或是秋天的冬毛,或是春天的夏天;或云沸,或素蚁浮萍。”傅玄《酒赋》易云:“学长兴、钟山,不如学苍梧、翼城。”到了金代,苍梧酒的品种增多,除了淡绿色的清酒外,还酿造了九云酒和朱烨酒。张《轻薄篇》说“苍梧竹叶青”是一种淡绿色的清酒,颜色与竹叶相似,故名。傅玄《七谟》曾记载:“有苍梧九酿”。酒韵,原指一种酿造方法,通过多次投料,长时间酿造,获得高度酒精的白酒。这样酿造的酒,俗称“九云酒”。金代时,苍梧地区就有了酒韵酒,这标志着当地酿酒技术的提高。直到南朝,苍梧酒仍居酒林之首。陈朝诗人张峥看到一首诗说:“浮蚁好苍梧”,这是对苍梧酒的赞美的延续。
宋元时期,广西流行蛇酒。有所谓的花蛇酒、黑蛇酒、蝮蛇酒、蝮蛇酒等等。这些蛇酒一般用作药酒,能祛风除湿、避疟、治疮癫痫,药用价值很高。广西蛇酒最好产于梧州,尤其是明朝以后,梧州蛇酒举世无双。《置酒高台上》卷三十一记载五洲府:“酒泡黑蛇能治风,藤县出。”藤县在古代是梧州的一座城市,也是梧州重要的蛇酒产地之一。明代著名诗人杜甫说:“滕夏香醪自远方来,府邸晚开。宫益益能消除腐败变质,色泽比葡萄好。与其深度猜测,不如在员工头上花钱买。主人心情不好,晚上就亮灯,举杯。”梧州蛇海以其醇香的酒质、奇特的疗效、古老的品牌赢得了饮酒者的一致好评。明朝人皇甫也有诗说:“一到苍梧,西山为你准备。鱼汤熟了,蛇酒进城。”梧州至今仍在生产著名的三蛇酒,即眼镜蛇、金环蛇、松鼠蛇浸泡的蛇酒,是广西历史上的名产。
自元代开始,梧州引进了一种新酒————寄生酒。
寄生,又称寄生根,是植物的一种依赖生长特性。当死物质的根侵入其他植物,从而吸收其他东西的养分时,寄生状态就出现了。这种寄生植物含有两种植物的营养。梧州人取此酒,称寄生酒。松源博仁在《广西通志》年记载了“苍梧寄生酒”。到了明朝,寄生酒已经成为宴席上常见的美味。张选《夏正夫邀饮蛇酒》记载:“近期访官之人,嗜饮苍梧寄生酒。太热了,不能喝太多。”吴寄生酒常与烧酒勾兑,酒精含量极高,不宜过量饮用。林恒《酒小史》说:“送酒来自粤西,是寄生酒制成的。它是纯白色的,味道清澈。但常与烧酒混在一起,使人无法大量饮酒。”
值得注意的是,梧州市藤县酿造的酒,从明朝开始就名扬天下。它曾与山西的囊岭酒齐名,居中国名酒之首,又一次为苍梧酒赢得了世界一级名酒的历史荣誉。
顾《疑耀》记载,“天下之酒,由内而外,皆有名,如山东之秋露,淮安之四季豆,苍中之金盘露,梧州之雷华,建昌之麻姑,太平之采石,苏州之小瓶,皆不及广西藤县,山西之香菱。藤县自古名闻遐迩,绝非易事。“顾青列出了九种名酒,都是明朝的国酒,第一种是广西藤县酒,可见其酒质之高超。在古代,只是因为交通不发达,出口的酒不多,所以很少有外地的人喝藤县梅云。
可见,两千年来,苍梧这个古老的县以美酒闻名于中国,为中国的酒坛增添了许多瑰宝,至今仍回味悠长。
桂林美酒亦风骚
桂林山水之美举世闻名。桂林的美酒在历史上曾名闻遐迩,赢得了历代品酒人的喝彩。娇嫩的水土酿造了许多沁人心脾的名酒,把人们从景点带入了酒海故里。
早在唐代,桂林就有酿酒的记载。曹野《粤剑编》诗云:“黑小米来酿酒喝”描绘了桂林农村酿酒的迹象。然而,桂林酒从宋代就非常有名了。宋朝实际上是全国禁酒,也就是说政府垄断了酿酒业,只是对广西等地区给予特殊优待,允许民众自己酿酒,不控制酒类产品的流通。所以到了宋代,桂林的美酒异军突起,推出一代名酒庄,名闻遐迩。
遐迩的瑞露酒。宋代的广西帅府设在桂林,瑞露酒是帅府公厨酿制的美酒,属于公厨官酿,一般不作为 商品酒使用,但因酒质优良,求饮者众多,酒名依然传向全国。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记 载:“广右无酒禁,公私皆有美酝,以帅司瑞露为冠,风味蕴藉,似备道全,美之君子,声 震湖广。”范成大在桂林任职期间,曾对瑞露酒备加称赏,他在所著《桂海虞衡志·志酒》 中说:“使金至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澜’者,乃大佳。……及来桂林,而饮‘瑞露’, 乃尽酒之妙,声震湖广,则虽‘金澜’之胜,未必能颉也。”金澜,指金朝的宫廷名酒。 范成大曾经出使金国,作为贵宾,有幸品尝金朝的这种宫廷酒,当时就为之叫绝;此后,他 又到桂林任职,再饮瑞露酒,大有超越以往之感。似乎天下之美酒,皆无瑞露之美妙。
瑞露酒之所以美名远扬,关键在于当地酿造使用了优质的井泉之水,从而保证了酒质的 醇香和稳定。范成大又说:“瑞露,帅司公厨酒也。经抚所前,有井清烈,汲以酿,遂有名。 今南库中自出一泉,近年只用库井,酒仍佳。”由于桂林水好,除帅可公厨之外,桂林城乡 之闻皆产好酒,并大为世人所称道。邹浩《饮桂州酒示柄》诗云:“好酒如好人,虽久略不 变。炎凉互推移,气味愈可见。”能够长期存放而不变质,并且酒味愈陈愈香,便是宋代桂 林酒的显著特色。
宋朝时,桂林民间普遍酿制麦曲酒,这种酒酝造期长,酒体醇厚,色陈味香,当地人称 之为“老酒”。《桂海虞衡志·志酒》记载:“老酒,以麦曲酿酒,密封藏之,可数年。土 人家尤贵重。……有贵客,则设老酒、冬鲊以示勤。婚娶亦以老酒为厚礼。”看来,老酒已 为桂林居民各家必备的生活饮料。范成大在桂林有诗云:“殊方节物记吾会,海北天西一瘦 藤。乌榄鸡槟尝老酒,酥花芋叶试新灯。”在宋一代,桂林的平民百姓日常酝造并且能够经 常饮用的酒品,就是这种老酒。
除老酒之外,桂林还出产白酒。
当然,这个时期的白酒是指用白糯米酿制的浊酒,绝非 现代的白酒。宋朝时的桂林白酒酒度较低,可以较大量剂地饮用,当地人一般以豆腐佐白酒, 构成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岭外代答》卷六记载:“诸处道旁率沽白酒,在静江尤盛,行 人以十四钱买一大白及豆腐羹,谓之豆腐酒。”静江,府名,指桂林。不难可出,宋时桂林 酒家密布,酒业繁荣;所谓的“豆腐酒”价廉物美,致使行人过客皆为之驻马一饮。
明清时期,桂林地区仍然酿造着一些名贵的酒品,著名的有郁金酒、椹酒和桂酒。郁金 酒是以郁金为串香材料而酿造的香药酒。郁金,多年生草本姜科植物,地下有块茎及钫锤状 肉质块根,有香气;用于制酒,不但香气浓烈,而且还具有和血散瘀、行气解郁的医疗效果, 故而深得桂林人的喜爱。汤显祖《西川学使郭参知棐调西粤》诗云:“苍野独行云气晓,桂 林闲望洛容春。郁金美酒须饶作,何但风烟老却人。”椹酒又称椹子酒,由当地居民采撷椹 果而酿制。椹果是某些树木所结的小坚果或肉质化的花实,植物学上称作聚花果或复果。这 种椹果本身含有丰富的糖份,能够在酿造过程中进行糖化和酒化。桂林人以椹果酿酒,开拓 了更为广泛的酒类资源。《粤西杂记》就说:“桂林椹酒极有名。桂林出产的米酒一般通称 桂酒,在附近地区也甚有名望。
清朝晚期,桂林开始出产著名的三花酒。
三花酒是一种小曲米香型烧酒,经过三次蒸馏 而成,所以民间又俗称三熬酒、三蒸酒。其实,三花酒的得名源于当地酒工的“观花鉴酒” 之说。造酒时,当酒度达到一定标准,酒面上会出现酒花,这是三花酒表面张力的特有现象。 酒工往往采用搅动酒液,观察酒液起花的方法来鉴定酒质,有所谓大花、中花、细花之分, 又有堆花、满花、跑马花之别。其中酒花细、堆花久者为上品,最优者可堆三层花,故名三 花酒。总之,三花酒的起名有多种因素。晚清时,三花酒均由桂林的酒坊酿造,成为流通南方各省的著名商品酒。如今,三花酒作为一种历史名优产品被全面地继承下来,仍在市场 上广为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