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签约作者:蒲铁牛
江南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纪念屈原,还有吃五黄三白的习俗,但五黄三白的习俗与屈原无关。这个习俗起源于《白蛇传》。
所谓的黄武是指黄鳝和黄豆(有人说没有黄豆,只有黄鱼,但黄鱼是深海鱼。我觉得古代大部分人大概都不知道这个物种,所以还是吃大豆比较好。)、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白是指咸鸭蛋白、白蒜、茭白。你为什么想吃黄武三白?这里有一个说法。
黄武图1,
清代学者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之《古史钩沉二》中说:“欲知道,必先造史。欲灭一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这个道理,法海修士早已熟知他的内心,并运用自如。
相传,法海和尚是唐朝著名人物费休的儿子。他从小就成了佛教徒。他以超人的毅力和心血,创立了金山寺,为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认为是金山寺的祖先。但也有人说,海是东晋的人物。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法海的和尚生来就有不同的能力,能识别恶魔,有高超的法力驱魔降魔。更可怕的是,他能看到所有凡人的未来。
这一天,他关注着徐贤。杭城名医徐贤,医术精湛,为人善良淳朴,平时为人和善慈善,深受百姓喜爱。法一眼就看出了会和培养了几千年,将来变成人形的白蛇发生爱情,成为夫妻。这是一场永恒的注定的爱情。蛇怎么会嫁给男人?如果是精神上的爱,没问题,但是作为夫妻,必然要交配。一旦交配,必然会破坏家庭关系。即使是现在,社会这么开放,可能也没有人同意和其他物种交配。因此,法海修士发誓要阻止这场爱情。但是,这爱太猛了。虽然法海很强大,但也无法阻挡这种天然的情分。
图2,法海
因此,法海想到用灭绝文化的方式来灭绝爱情。但是,白娘子作为一个蛇族,是没有文化可以破坏的。我该怎么办?这对法海来说很难。他想创造一种让蛇难以适应的风俗文化。他坚信习俗文化的力量可以阻止一切。
权衡之后,法海选择了端午节,因为端午节的习俗文化早已形成,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但是端午节这么大的节日,只吃粽子是不是太单一了?在粽子的基础上更容易丰富。
我下定决心了。端午节快到了,我去徐贤说:“昨晚菩萨讲道,五月五日过端午节,五黄三白。作为医生,你有责任告诉大家,吃黄武的三白可以祛病辟邪。”
法海的粉丝许贤本立即回复道:“我想多了解一下。”
图3,白娘子和徐贤
海岛语:“吃鳝鱼滋养金扬;吃黄豆补气润肤;吃黄瓜清热解毒;吃咸蛋黄和蛋清强身健体;喝雄黄酒避虫避蛇;吃白蒜茭白避邪。”听查说的都是养生,但在他内心深处,都是阴暗的想法:鳝鱼和蛇差不多。以后白蛇和徐贤一起吃鳝鱼,会有吃同类的感觉;咸蛋黄、黄豆、黄瓜代表黄色。人和蛇交配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有多黄。他们必须被摧毁。吃掉它们是摧毁它们的最好方法。喝雄黄酒能使白蛇原形毕露;吃白蒜和咸茭白蛋白,三者都有一个“白”字,是白蛇的意思,也有消灭白蛇的意思。说到底,黄武三百里的四个黄三白人其实都是挂名,都是为了隐藏雄黄w的降妖力量
徐贤不知道法海的本意。他是杭州的名医,自然知道这些食物的作用和功效,尤其是五月的黄鳝,比人参还要好,雄黄泡酒也确实能驱蛇驱虫。作为和尚法海的忠实粉丝,他自然尽力去宣传它。一个名医,一个名僧,他们两个齐心协力,很快就发展出了端午节吃黄武二白的习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但徐贤不知道,这是法海早就给他挖好的一个巨大的坑。
因为他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白蛇夫人绝望地爱上了徐贤。作为女人,白蛇妖冶,艳丽。不要说徐贤不能抵抗它。就连和尚法海也会梦到它。但法海有很强的原则性,宁愿原始的生理本能被无情地压制,也绝不接受人类与低级动物的联姻。也许这种表达是错误的。也许法海没有原则。要不是能一眼看穿美丽的人体,其实还有一条蟒蛇藏着舌尖。或者他有更好的机会击败徐贤。那么,白蛇的故事将会是另一个版本。
图4。大蒜头
但徐贤没有这种能力,他看不到白娘子的真面目,他的感情在他的美貌面前深深地沦陷了。一个名医和一条名蛇就这样在爱情的河里游荡。佛法不干涉,因为他知道干涉没有用。对于热恋中的恋人来说,任何外力的阻挠都是不够的。如果他们因为阻挠而妥协,那就不是真爱。然而,法海坚信,徐贤和白蛇之间的爱情会在他构建的风俗文化中显露出来,并且会出现裂痕和崩溃。
果然,端午节到了,徐贤按照习俗准备了黄武。白娘子很难拒绝,因为这是由来已久的习俗。她知道在黄武中间,没什么可怕的,但雄黄酒是她的克星。事实上,她可以不吃不喝,但她想挑战自己。就这样,我脖子一仰,吞下了那杯流传千古的雄黄酒。
img.php?k=天伦白蛇传,天伦白酒5.jpg">图5、雄黄酒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得知真相的许仙,是否还对白素贞爱得死去活来,有很多争议,大家见仁见智,此处毋庸赘述,但一次再也正常不过的节日聚会,将白蛇打回原形,足可证明习俗文化的威力不可小觑。
这只不过是个传说,并不能当真。事实上,吃五黄三百,是民间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逼迫出来的习俗。古时候,物质远远不如现在丰富,农历的五月,更是匮乏,因为鸡鸭之类的牲畜还没长大,其它蔬菜还没有上市,这个季节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来。但是节总是要过的,牙祭也是要打的。端午节嘛,首先已经有粽子做主角,再找其它的配角也就不难了。这时候,栽得早的黄瓜业已面世,自然成为首选;而黄豆正准备下种,从种子里面抠出一些招待客人,也没什么问题;而平日里多出来的鸭蛋,因担心放坏,早已做成了咸鸭蛋,此时拿出来,正当时候;五月上旬的水田里,隐藏着很多黄鳝,这些黄鳝的老巢在耕田之时,已被老牛拖着犁铧彻底摧毁,只能重新打造洞穴,而这段时间,禾秧刚插不久,禾苗尚未封行,人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发现黄鳝新造的洞口,如此一来,黄鳝上桌,解决了人们对于荤腥的需求。
图6、前几天老表送的黄鳝
端午过后,夏至即到,蚊虫毒物开始猖獗,喝雄黄酒是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防疫方法,因为除此之外,那时候还没有更好的技术和物品。
五黄是凑齐了,可三白说起来实在勉强。咸蛋白算为一白,说得过去;大蒜头作为国内外很多宗教的辟邪物,算上一白也有些道理。但茭白也算一白,的确值得商榷。据我所知,茭白原产于我国,可在农业技术还没发达之前,茭白要到秋季方才产出,那时候,只有单季茭白,而五月能吃到的茭白属于双季茭白,双季茭白是近代农业技术发达之后的产物。对于此,而秦汉时期的《尔雅》有记载:“邃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据南宋罗愿所著《尔雅翼》解释。“今又菰中生菌如小儿臂,尔雅谓之遽蔬者”。又说:“菰首者菰蒋三年以上,心中生薹如藕,至秋如小儿臂。大者谓之茭首,本草所谓菰根者也,可蒸煮,亦可生食。”足以证明古时候,吃茭白应是秋季以后。
图7、茭白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间的风俗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各地的习俗文化也将更加丰富。关于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五黄三白的说法,在很多地方变成了五黄五白一红,五黄中的黄豆被黄鱼替代,五白是在三白的基础上,增加了白切鸡和白切猪肉,一红指的是红苋菜。
我老家在湖南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那里风景秀美,但非常闭塞。小时候对于端午节的印象,却没有五黄三白之说,不要说咸鸭蛋,甚至连黄瓜、茭白都没有,虽说也有雄黄酒,但那是大人们的享受,和小孩无关。但粽子和黄豆是有的,母亲喜欢将黄豆炒脆,再用石磨磨成粉,吃粽子时,用一支筷子插着粽子放在黄豆粉里打个滚,这样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图8、我家在老家的三栋木房子
而黄鳝,那个时候我说有,它便有。大山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只能将目光停放在田间山溪里,摸鱼抓蟹捉黄鳝成了少年时最有趣的活动项目。而我尤为擅长捉黄鳝。即使水田里长满了青苔,也能从黄鳝吐出的气泡分辨出黄鳝的洞穴之处。我不喜欢垂钓,发现洞穴后,直接伸手将黄鳝从洞穴里逮出来。黄鳝打洞,基本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两个洞口大多距离很近,双手各堵一口慢慢往里掏,十有八九能够直接逮住。也有逮不住溜掉的,不要着急,黄鳝溜出洞后,洞巢已经毁灭,这种动物没有立刻打造洞巢的能力,一般会游到禾蔸下面一动不动,只要慢慢靠近它,用平时用得最多的那只手,中指在前,食指和无名指弯后,形成一个肉叉,然后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夹住黄鳝的中间部位,这条黄鳝也就成了盘中之物。
图9、抓黄鳝
父亲的厨艺甚好,每次我捉得黄鳝回来,他都要进行分类。大的当即杀掉去骨切段洗净,锅里放水烧开,每次放适量的鳝片入锅烫得断生捞起,把捞起的鳝片放入冷水里,洗去表皮的黏滑物。然后捞起鳝片放入垫好菜蔬的盆里,再放上香菜。这时平时炒菜舍不得多放油,这时却舍得放上二三两用热锅烧,油温六成时放入红辣椒干和花椒略炸香,最后连油一起倒入装有鳝片的盆里,一盆水煮鳝片就这样大功告成。在此温馨提醒大家,大一点的黄鳝,破开后一定要将肚内清洗干净,仔细查看内壁有没有小小的囊肿,如有,用刀轻轻一划,一定会露出卷成一团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较耐高温,不易杀死。
图10、水煮鳝片
小的黄鳝一般没有寄生虫,需要养几天,待到肚子里的东西清空后,将水倒掉,直接在黄鳝身上放一大勺盐,黄鳝们蹦跶几下后,就会昏过去,这时用热水洗去身上的黏滑物,然后,锅中放一点油,倒入洗净的黄鳝,使中小火慢煸,这时要有耐心,等到黄鳝盘成一个个圆圈,再放姜蒜,干辣椒翻炒,最后放葱起锅。长大后出门有了见识,才知道这道菜名叫盘龙黄鳝。
图11、我自己做的,好久没下厨,做得有些勉强
如今,老家依然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只是现在已人烟稀少,只有少数中老年人还在坚守。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回了一趟老家,妄图寻找当年捉黄鳝的感觉,可二叔说,常年以来的农药毒害、电鱼机电击,水田里哪里还能找得到黄鳝的踪影?我问二叔,假如还有黄鳝鱼虾,现在的小孩还有没有兴趣捉拿?二叔道:“现在的小孩,没有几个想呆在山村里,就算呆着,眼睛里也只有手机,谁还有兴趣去弄鱼虾黄鳝?”
图12、中规中矩的盘龙黄鳝
是啊,智能手机的问世,给人们生活上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却也无形中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极大的危害。逐渐形成的手机文化,如同白娘子般妖娆艳丽、风情万种,令广大青少年魂不守舍。而白娘子对于许仙,的确是真爱,但也在无心之下吸干了许仙的阳气,犹如手机文化能带来很多愉悦,却也会慢慢影响人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手机文化正在发起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战争,且一路摧枯拉朽,抢占了上风。因此,怎样创建一种文化来对抗手机文化对人们的危害,恐怕是一个迫在眉梢的严峻问题。
山村里凉风清爽,触动着思绪,却带不走惆怅和担忧。
本文图片除了图6、图8、图11外,其它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