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枝头春意闹
3354首咏杏诗赏析(上)
王传学
杏花是春天的显著标志之一。说到春天,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杏花。杏花盛开的时候,下着毛毛雨,微风剪着,柳树变绿,春风吹着。中国古代文人在春光里,在杏花雨柳风的意境里,悠闲地徜徉。他们心潮澎湃,将杏花纳入诗歌,将审美理想寄托于杏花,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被频繁书写的新意象。
在中国古代,较早描写杏花的诗歌属于南北朝时期的庾信(《杏花》):
春意盎然,枝繁叶茂。
依稀映着村码头,开山城灿烂。
善待客人,金盘衬红琼。
读这首小诗,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有鲜嫩的杏花盛开:“春满野花,枝头满绿花。”浅绿色和明亮的杏红色,在和谐明亮的基调下,给人一种浓郁的春天的感觉。“村坞影朦胧,山城花开。”随着我们视线的移动,可以看到粉红色的杏花,在远处的村落中隐约可见,或在附近的山城中耀眼夺目,一派“红杏满枝头春”的景象。接着,诗人又委婉地转了口气,表达了人们对杏花的喜爱和珍惜:“好待客,金盘衬红琼。”琼是一块红色的玉石。精心采摘的杏花被放在一个金色的盘子里,像一块块红色的玉石,呈献给客人。它象征着五彩缤纷、欣欣向荣的春天,传达着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春天精神,给读者以珍惜、热爱和欣赏春天的无限欢乐和愉悦。如果说叶绍翁的诗《万般情愫关不住,一枝红梅出墙》是以虚拟现实为背景,烘托了春天的美好与热闹,那么《善待客人,金盘衬托红琼》则以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色调,揭示了春天的信息,生成了人们对春晖的喜爱。
杏花盛开,春光明媚。再来看北宋诗人宋祁《玉楼春》词中的红杏:
渐渐地,东城的景色美了,皱成波纹迎接客人。
绿烟外晓寒轻,春日红杏枝头闹。
长大恨少快感,却愿意爱女儿,淡淡一笑。
为你而饮酒劝夕阳,花中留夕照。
诗的第一部分说春天是无限的,第二部分则感叹难以留在春天,难以享受春天,寄托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具体来说,后四句描述了东城看到的早春美景:碧波荡漾的独木舟,微风摇曳的绿柳,阳光下盛开的红杏。初春时节,红杏是最能展现春天的,杏花盛开,生机勃勃,如火如荼。怒放的红杏衬托出浓浓的春意,带着“闹”字。杏花好像是故意在春天做文章,把那一派的春意盎然和蓬勃生机都写了出来。同时,“吵”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吵过年”“吵元宵”等热闹场面,融入了词人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聒噪’,写的是‘聒噪’二字,境界饱满。”宋祁因一句“红杏枝头春聒噪”而名扬词圈,被世人称为“红杏史”。
看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红杏;
也许是主人担心我的木鞋踩坏了他珍贵的青苔,轻轻敲击柴门,久久无人开。
但是这个春天的春天,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有一个粉红色的杏子伸出了墙。
诗人想参观花园,但他不能进去,因为主人不在。当我失望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朵杏花从墙上伸出来,所以我很惊讶
这首诗描写了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天的来临,早早地飞到村子里,在屋顶上鸣叫;村里的杏花先开了,整个村子开满了白色的杏花。纷乱的杏花让诗人突然享受到了田园诗般的音乐,杏花盛开在村庄里,盛开在诗人的脑海里。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杏花中,唐代诗人褚光熙的《春中田园作》表现了晚春渔湾的动人景象:
绿湾渔是春,杏花春乱。
池子浅,鱼散。
每天等你的爱人,船是绿的,岸是绿的。
诗中描写隐居之趣:天苍苍,杏花浮地,潭底,鱼散莲旁。渔夫的意图不是鱼。独自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是最好的享受。黄昏赶船,在青杨草丛中等待好朋友(恋人)的相遇,杏花的丰盈是年轻人热切的陪衬。诗人写的是美丽的渔湾和盛开的杏花,渲染出一种清新淡雅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不同于边塞诗派在大漠中瑰丽多彩的美学思想。它避开了战火,从宫廷的争斗中解脱出来,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市场的喧嚣。它在杏花摇曳中产生快感,净化心灵。
看唐代诗人钱起的《钓鱼湾》;
在山谷口,黄鸟稀少,玉兰花开满杏花。
开始怜惜你珠山窗,不换阴等我归来。
这首诗是钱起的名句《大历记十才子》。这首诗开头的“谷口”二字,暗示了题目中“孤山草堂”的所在地;“春残”二字是从“晚春”这个标题中扣除的。谷口的环境很美。诗人曾说:“谷口有好泉好石,人可居陈箓。牛羊小下山,烟火隔云。一条小路入溪一色,几连竹荫。彩虹留黄昏雨,猎鹰惊掉鸟。”(《暮春归故山草堂》)当春天来到谷口,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这次回归是“春残的季节”
”,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却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杏花在诗中出现,它的纷繁与飘飞无不使诗人情思翻飞,它与幽竹的“不改清阴”相对照,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晚唐社会的衰败,个人事业的失败困顿,家中亲人的生离死别,爱情生活的不幸,给李商隐的一生涂上了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生活的折射而形成了他的诗作阴柔、凄艳的朦胧风格。我们来看他的《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这首小诗写的是烂漫春光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意绪。首句写春光与日光争艳竞妍,造语新奇,意趣盎然。丽日当空,春光烂漫,万物生长,方兴未艾,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热烈欢快的勃勃生机。日光,既指艳阳春日,又兼有时光之意。着一“斗”字,似乎眼前这烂漫纷呈的春光日日与时光争雄比长,力求在这美好的时光尚未消逝之前展现它的全部美艳。这一比斗本身就暗含韶光易逝的轻微惆怅,暗含下文意绪的纷扰不宁。第二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城郊野外,山路横斜,艳阳高照,杏花盛开,惠风和畅,芳香四溢。极目远眺,只见山杏灿烂却微呈白色,亮人眼目却略带灰暗,这种色调容易触动诗人春日的无名惆怅。杏花开放,一见春光烂漫,二见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状的缭乱不宁。三、四两句更进一步点出了诗人消融纷扰的期盼:什么时候才能使心绪摆脱眼前这种纷扰不宁的状态,能够像这百尺游丝一样轻松悠闲呢?通读全诗,不难发现,芳香四溢的杏花实际上折射出诗人伤春、伤情的纷乱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