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竹叶青酒、绍兴黄酒(酒坊名号未知)和通化红葡萄酒是共和国开国大典晚宴用酒,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汾酒之所以有这个地位,是因为明清时期晋商向陕西、河北、北京流动带动的酿造技术交流,汾阳产的烧酒产品南北流通,以及酒质和风土人情积累的口碑。北京、天津、广州、武汉、重庆的文艺界人士、军政要员和富商,喝绍兴黄酒,喝汾阳一带出产的优质高粱酒而不失身份。
当然,我们也不一定要面对历史文章去搜穷,可以把“北齐我饮两杯汾酒,劝你饮两杯叶”联想到今天的汾酒。汾北的粮酿白酒和汾阳的大曲香型高粱酒不是同一种原料,也有不同的酒种和工艺。可以追溯到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到清末的烧酒作坊宝泉驿。
1948年汾阳解放后,益泉永公私合营公司在实际由华北酒类专卖总公司控制的汾阳杏花村酒厂恢复生产。汾阳高粱酒转型为杏花村酒厂品牌。
除了汾酒品牌,还有另外三种著名的露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和白宇汾酒,都是建国后才出现的。民国时期,金玉汾酒公司(义全雍与金玉在颜锡山的合资企业)生产这三种酒,还生产木瓜酒、陈印酒和酿造酒袁弘。解放后,汾酒厂发展了更多的白酒风格,但民国以来,汾酒厂最畅销的白酒是竹叶青酒、玫瑰汾酒和白宇汾酒。
尽量和朋友喝酒。饮料如下:
1.古井亭牌汾酒,1989瓶;
2.长城牌朱,bott.1982
3.tower品牌的三十年陈酿,bott.2004
80年代古井亭牌玻汾及部分长城牌玻汾,装瓶浓度在60%abv,酒质不及同年代与1995年的65度玻汾,但它的美在于,水位好、峰值饮用性好的装瓶容易找到,价格也不高。选择1989装瓶年份是为了省钱。
酒一打开就处于打开状态。
米饭、米饭和乙酸乙酯(熟粮食、高粱饴、太妃糖与纤细的黄色水果元素的混合嗅觉特征,清香型白酒主体风格香气)有着突出的香气,伴随着奶油和摩卡咖啡的醇香。成熟水果的香味是神圣的但看不见的,甘蔗汁、糖棒棒糖和伦教蛋糕的甜蜜香味是在醒来的后期。嗅觉经验丰富,成熟纯正。
丰满厚重的身体。酒质凝练,口感油润醇厚。入口是甜中带咸鲜的味道。中高酸味在前部强烈,聚集但完全不确定。它是多汁的。中后部甜微酸,微苦持久。满嘴都是五谷、米酒、鲜花、水果的香气。回味悠长。
笔者以为瓷瓶与玻璃瓶汾酒的酒质无差异,但是水位过低的“喝品”状态的汾酒不适于试饮,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因为它突出的酸味和沉闷的味道,已经过了饮用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瓷梅瓶和笋瓶的汾酒是没有水位的。重量约为750至近800克的瓶子可以赌运气,但重量低于720-730克的瓶子应仔细考虑,除了展示的需要。
90年代初至中期,有很多特别的老白汾酒,塑料螺丝帽的密封性能不高,但还好价格合适。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汾酒后,将其添加到60%或以上的新汾酒中,然后静置一年后饮用。品尝体验不会比1995年至2000年的53%汾酒差。
在1980至1995年,汾酒没有常设高端酒款,且同酒精浓度的不同装瓶酒款差异微小,故期间酒质最佳为65%abv的装瓶酒款,不同年份装瓶的同一种葡萄酒的质量没有区别。这款酒的品质、风味、风格极其稳定,瓶内陈酿潜力一流。瓶身醒酒半年左右后,在浓郁的奶油、燕麦糖、太妃糖的体验中,会呈现出细腻清透、潜力上升的异域花香。这种体验无处可寻(神精和国藏汾酒没试过,不知道有没有)。可以认为1995年瓶装的65度玻璃汾酒是所有老汾酒和80年代以来第二新汾酒中性价比最高的。
叶青酒是一种草药混合酒
度不高,但是它浓郁、集中的草药系风味、一定的含糖量、较高的酸度,使其具备强大的酒体与陈年潜力,85至95年的竹叶青酒几乎没有本质上的酒质与试饮品质的差异,但是80年代初的装瓶酒质超出85后的装瓶许多。长城牌竹叶青酒,1982装瓶
500ml,疑45%abv
Appearance:带有微微青绿色调的麦秆色。
Nose:白桃、苹果、芒果干、杏仁与老陈汾酒香气,并伴有浅浅的植物及药草清香,杯醒后曲陈与汾酒本体香气的表达力度增强,奶油、太妃糖及乙酸乙酯的浓郁感提升,果与药的元素转为背景香氛或者主调嗅香的点缀。
Mouth:重酒体,丰满。酒力凝聚、温暖。口感油润、多汁、丝滑。入口是厚度、力度不停变幻的花蜜般甜味,张力特强,而后甘与舒适的高酸收束成线,以箭射般的明确指向性向中段、尾端发生缓慢、线性地衰退,口腔中充盈着曲、竹叶、木质调、花蜜、芒果与荔枝的混合芳香,生津、微麻,后鼻腔嗅香与味觉体验创造出虚幻的溪流清澈感,回甘与酸度持久
Finishi:悠长。
此酒完成度、复杂度、和谐度俱佳,强大的酒体与风味平衡性只是其基础素质,配置风味的适度与精准的特征让它可以与顶尖素质的谷物蒸馏酒竞技酒质,这是在笔者所尝过的药草系力娇酒及药草串香酒中品质最高的存在。
85后的竹叶青酒,甜味更浓,老陈及药草系风味更重,难以感受到基酒的风格香气与曲香,风味呈现出铁板一块的重量感与坚硬感,风味的元素死死聚拢而化解不开,格调、复杂度与和谐感是缺失的。
湖北潜江的园林青酒与竹叶青酒的工艺路数很是相近,以大曲清香白酒孔明泉配置竹叶、砂仁、当归、丁香、檀香等12味药材,酒质佳,含糖量、酸度及药材配比与竹叶青酒差异较大,80年代装瓶的园林青酒之风格、风味比85后的竹叶青酒清隽、和谐,市面上身影少见,价格与相近年份装瓶的竹叶青酒是同一水平的。
汾酒目前推出了两款竹叶青酒新品,装瓶强度分别为50度与55度。笔者对50度装瓶的试饮体验是:甜味做了调整,较1985至1995期间(95后的没有喝过,不知道酒质、风味、风格是如何的)装瓶的竹叶青酒降低了,尽管草药系风格、风味特征延续性良好,依然浓郁非常,但是那种风味浓缩到凝聚、厚实得密不透风的甜腻又令人不舒适的体验消除了,且汾酒基酒的嗅觉特征较容易被饮者捕捉到;50度酒精浓度不显酒力灼烧、灼热感,酒体质地绵厚,风格与酒质比1985至1995的竹叶青酒有提升,只是它的临近最佳饮用体验的瓶陈时间也许会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