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宁夏,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西北风?戈壁滩?骑骆驼上班?
红枸杞,沙滩羊肉,保健第一?
被低估的葡萄酒
曾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的确是宁夏孤独与壮阔的最真实写照。但三面被沙包围,干旱缺水也成为制约近代宁夏发展最不可否认的先天短板。
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被强迫劳动,迫使这片古老的荒地“与天地抗争,改变世界”。现在提到宁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世界都在赞美枸杞,宁夏红酒令人陶醉。
前世今生之葡萄酒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奉汉,见“富者有千石贮酒,久者数十年不败,俗而嗜酒。”后来“汉朝使之成为现实,所以皇帝一直做苜蓿和葡萄……”可见西汉中期中原的农民知道蒲萄可以酿酒,并将欧亚葡萄引入中原。
晚唐五代高僧关修写的“蒲萄酒刻白红,苜蓿根香沙鼠出”,“红桃叶甘草花”等描写堡中生活的诗句,证明宁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种植酿酒的传统。
元代马祖昌在《灵州》首诗中写道,“初入西河,归心见梦。“蒲萄爱酒美……”的每一句话也是宁夏葡萄酒发展的记录。
这杯宁夏酒,承载着时间的洪流,岁月的沉淀,重新封顶,香气四溢。
温馨提示:葡萄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蒲萄”、“蒲萄”、“蒲萄”、“葡桃”,葡萄酒则相应地被称为“蒲萄葡萄酒”。
况且,在古代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酒”。
得天独厚的葡萄酒
贺兰山的守护,黄河的哺育,风光热力的塑造,三面沙石风土的特色,不知不觉种植酿酒葡萄的“风水宝地”。
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8度,与法国波尔多同纬度,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
贺兰山东麓的客观条件使葡萄果实香气发育完整,色素形成良好,酸、糖、单宁、酚类物质协调,是生产高端葡萄酒的基础。大自然把一切都给了宁夏,作为酿造葡萄酒的礼物,宁夏在不抱太大期望的情况下,编织了一个宏大的“紫色梦”。
付出心血的葡萄酒
虽然贺兰山东麓奇特的地理环境为葡萄的生命力提供了保障,但贺兰山本身就缺乏植物难以生长的岩石质地。
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农民开始在荒地上工作,暴露在烈日下,喝着风,吃着沙.这些是葡萄牙花园刚开放时人们工作的最真实的场景。
种植过程:
首先,整治荒地,用手捡大石头;
其次,种植杨树等防风固沙林,防风固沙。但由于缺水和风沙,树苗成活率低,需要反复补苗。
最后浇水灌溉幼苗,葡萄幼苗前期成活率少得可怜。接触至少3年后的果实可以用来酿酒。
1984年,宁夏第一家酒厂成立,酿酒车间的第一代酿酒师,从酿造、检测、起步到发展壮大,历经30余年,由导师一点一滴构建起完整的葡萄产业体系。
如今,“干沙滩”变成了“黄金沙滩”,有成千上万的葡萄藤和芬芳的葡萄。
未来可期的葡萄酒
目前,葡萄酒已经成为宁夏最为耀眼的“紫色名片”,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宁夏也成为了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种植面积达到49.2万亩,年产葡萄酒1.3亿瓶,综合产值261亿元。
2021年5月1日,全国首家位于产区内的葡萄酒博物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互动体验1号馆在贺兰山漫葡小镇开业,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各类互动性展陈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葡萄酒在我国以及宁夏发展的历程,1号馆的历程,为更多人走进宁夏、了解宁夏葡萄酒提供了窗口,拉近了酒庄与游客的距离,为我区发展“葡萄酒+旅游”路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好的实践平台。
2021年7月10日,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挂牌成立,将为宁夏葡萄酒插上腾飞的翅膀,乘风而动惊艳世界,一切指日可待!
- 上一篇:70元的手机,70后兰姐在努力
- 下一篇:xo的日期标在哪里,轩尼诗xo日期在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