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
柴叔统计了2021年去世的名人,
作为纪念。
有网友指出,和袁隆平一样,
像吴这样的科学家之死,
是最痛苦最难过的。
每个中国人都会记得这些名字。
今天,柴叔叔会带你一起去,
缅怀这位2021年去世的“中国脊梁”,大家难以割舍。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排名按去世时间先后)
1.王守官于1923年1月15日至2021年1月28日逝世,享年98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官,
中国杰出的天文学家,中国射电天文学的创始人。
1950年,27岁的王守官从造船转到天文研究。
改变的是心中的爱和兴趣的方向,不变的是对科学的探索。
两年后,他回到中国,接受了国家的任务:
提高定时信号的准确性。
面对全新的领域、有限的仪器和过时的技术,
王守官带领团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攻克了一个个难题。
将计时精度提高到0.01秒。
从此,“北京时间”响彻神州。
80年代,他开始深入研究观星设备。
带领团队建造射电望远镜,突破光谱望远镜,
让中国在国际天文领域拥有话语权。
除了仰望星空,他更脚踏实地。
在王守官那里联合了一批科学家,挤出时间,
打开青少年对科学兴趣的大门,为国家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人重才品节,学贵安钻迷”,一生都在实践他的使命。
2021年1月28日,王守官去世。
仰望星空,是他最庄严的承诺,
如今,他化作星辰,照亮了更多后辈的天文路。
2.沈忠厚于1928年2月13日至2021年2月5日逝世,享年93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忠厚,
中国著名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创始人。
1951年,重庆大学采矿系毕业生沈忠厚,
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
他坚持教学和科研不应该分开,
教学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大放异彩。
下课后,他活跃在石油开采的第一线,
和“钢铁侠”王进喜成了好朋友,
也坚定了他研究石油的决心。
经过多次实地观察,沈忠厚意识到,
好的钻头是提高钻井效率的关键。
1981年,在美国游学期间,
沈忠厚看到了中美在喷射钻井方面的巨大差距,
也看到了对手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不足。
回国后,他刻苦学习,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喷射钻井理论体系。
c/img.php?k=83年的53度茅台酒值多少钱一瓶,1950年伟人茅台酒图片价格6.jpg">以此为基础,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三种新型钻头,
大幅度提高做工效率,在10余个油田和地区应用3500余只,
获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沈忠厚对待学生亦是如此,他认为,
工科要在认知的基础上改造世界,
就必须深入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理论转化为生产力。
60余载,沈老为中国石油事业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
2021年2月5日,先生逝去,但他为石油开采作出的贡献,永不磨灭。
03、周毓麟 1923年2月12日-2021年3月2日 享年98岁
周毓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
我国核武器早期开拓者之一。
早在高中时期,周毓麟就对数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还有模有样地编撰了三本几何小册子。
大学刚毕业时,他跟随陈省身学习拓扑学,
后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改学偏微分方程。
转换研究方向,他从不抱怨。
在他看来,一方面,学科互相交叉,
研究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1960年5月的一个上午,在北大任教的周毓麟,
刚刚上完课,就接到紧急调用通知,
没来得及交接工作,就去新单位北京第九研究所报到。
原来,国家是派遣他参与核武器研究工作。
保密需要,周毓麟从此在国际学术界和公众视野中“隐身”了20多年。
他身处异常艰苦的环境,带领数学小组,
为两弹等研究过程的数据推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团队中的邓稼先、于敏等人,
后来都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
同事要帮他参评相关奖项,周毓麟直接拒绝,
理由是,懒得跟人家解释,
一个学数学的,能做出什么贡献。
他淡泊名利,潜心研究,
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前面,
做好一位数学家的本职工作。
2021年3月2日,周毓麟因病逝世,
一位数学家传奇的一生,留在了史册上。
04、吴孟超 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 享年99岁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研究表明,中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
相关研究、治疗却始终处于摸索阶段。
上世纪50年代初,在现有条件简陋,
在设备技术落后的状况下,吴孟超带领团队,
开始了肝脏外科领域的研究。
国外有人断言,要追赶上我们,至少要二三十年。
吴孟超不回应,埋头研究,用7年时间,
给了对方一个有力的回击。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他带领团队,继续深入研究,
不断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建立世界肝癌样本库,
主持建成亚洲最大肝癌研究和防治中心。
他是研究者,更是医生,眼中容不下任何一位病人受苦。
他立志与肝癌斗争到底。
年过九旬,他依然是手握手术刀,最坚强的斗士。
2021年5月22日,这位斗士倒下了,
但他的研究成果,他对肝胆外科的贡献,
照亮了太多人的生命,致敬!
05、袁隆平 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享年91岁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路遇饿殍,少年起兴,他立志学农,让人们吃饱饭,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1960年,他偶然发现一颗天然杂交水稻,大胆试想:
如果人工杂交成功,产量可能会倍增。
从此,袁隆平一头扎进稻田,找植株,
做实验,废寝忘食,不顾痛痒折磨。
终于,在他几十年的努力下,从2000年开始,
两系法水稻实现亩产700公斤到1500公斤的“几连跳”。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每年仅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8000万人。
袁老的目标实现了,但他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下。
2021年5月22日,袁老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离开了,
他的学生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在稻田里守望。
06、薛禹群 1931年11月2日—2021年6月29日 享年90岁
薛禹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学家。
工科报国,是薛禹群中学时代就立下的志向。
1952年,他从唐山工学院毕业,家都没顾得回,
就直奔南京大学地质系,从此,
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水是一切之根本,建设初期,
水文地质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遭遇海水入侵,
造成地下水恶化、土地盐碱化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薛禹群建立了国内首个三维海水监测网,
花费7年时间,收集大量数据,获得一手资料,
分析出我国海水入侵特点。
他带头建立的很多水质模型及求解方法,
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他将我国的地下水研究成果,
由国内推向世界。
薛禹群是一位科学“勇士”。
他倡导睁眼看世界,在不断的主动学习中,
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在他看来,常规是用来打破的。
面对未知的挑战和众人的不理解,
不惑之年,他毅然转变研究方向。
他是“多变体”,教学方式永远跟着潮流走,
他善于求变,要求学生亦是如此。
他不仅做学生的“摆渡人”,更是尽力引导他们找“水源”,
自己去发掘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花甲,他带领我国的水文地质研究,向前迈了一大步。
2021年6月29日,薛禹群因病逝世,
而他早已为学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是他们探索科学的风向标。
07、郑哲敏 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 享年97岁
郑哲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
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读书时,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绩,
考入西南联大。
他先后师从钱伟长、钱学森,
对力学相关学科,产生了极大兴趣。
1955年,郑哲敏拜别恩师,
谨遵“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的教诲,
带着“做一个管道工也好”的想法,回到祖国。
第二年,他成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首批成员,
开启了近60年的研究。
1960年之后,在钱学森的指引下,
郑哲敏率领团队,开创了全新的学科——爆炸力学。
经过多次试验,其团队通过爆炸成型,
为“两弹一星”项目生产出了很多关键配件。
年过九旬,他是贡献卓著的大科学家,但这是外界的定义。
郑老依然坚持,每天到单位工作半天。
“我只想简简单单为国家做些事”,
他用一生践行了这个简单却庄重的承诺。
2021年8月25日,先生辞世,风骨永存。
08、李正名 1931年1月2日-2021年10月4日 享年90岁
李正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农药学家。
1953年,国际形势巨变,在外求学的李正名,
毅然中断学业,踏上回国路,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归”。
当时,中国作为农业大学,农药研究却一片空白,
国家造不出药,百姓买不起药。
个人爱好要跟上国家需求,李正名当机立断,
将研究由有机化学,转向农药化学。
面对要啥没啥的现实条件,他和同事苦熬30多个日夜,
完成了我国首个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李正名自认多年工作进展不小,
但依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他开始了绿色超高效除草剂的研究。
历经二十几载春秋,2007年,绿色除草剂“单嘧磺隆”问世,
填补了国内外谷田除草领域的技术空白,
中国老百姓终于用上了国产农药。
科研之余,他注重提携后辈,捐出自己的奖金,
鼓励更多学子投身化学专业。
他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化学领域的新生代领军人物。
2021年10月4日,李正名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但中国农药发展史上,必将为他描上浓重的一笔。
09、陈文新 1926年9月23日-2021年10月7日 享年95岁
陈文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
陈文新的父亲陈昌,与开国领袖是昔日同窗,
两家多有交往。
1951年,在武汉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就读的陈文新,
在寄出自己的学习汇报后,收到了回信。
那封信引起不小轰动,人们争相传阅,
武大甚至还将信封上“武汉大学”四个毛体字作为校徽,使用至今。
后在当时领导人的鼓励下,陈文新坚定地奋斗在农业科研道路上。
她走遍全国32个省(市)600多个县,
收藏近2万株根瘤菌,系统分析研究后,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种资源库和数据库。
她的工作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她希望通过研究菌株,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
为农林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她勤恳半生,在小小的根瘤菌上大做文章,
让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为土壤服务。
2021年10月7日,陈文新院士逝世,
灵魂归于土壤,用尽了最后一丝力量。
10、吴新智 1928年6月2日-2021年12月4日 享年93岁
吴新智,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
上大学的吴新智,在吴汝康教授的建议下,
弃医从“文”,开始了人类学研究。
从那时起,他毕生都在追寻一个问题:人类从何而来?
上世纪80年代,国际古人类研究者普遍认为,
现代人是由非洲走出的智人进化而来。
吴新智和相关学者一同收集化石证据,
经过分析论证,创立了“多地区进化说”。
几十年的时间里,吴新智一直坚持和主流观点“唱对台戏”。
1998年,他在多项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关于中国人类进化的新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进入21世纪,随着更多证据出现,
吴新智更加坚定,现代人类起源不应该只存在一种模式。
争议从未停止,吴新智的研究也从不停息。
他知道,假说不是真理,他要做的,
就是不断收集证据,一步步接近真相。
直至去世,他依然属于古人类学研究的少数派,
但他从未放弃努力。
他凭着科学家的求真精神,将“人类从何而来”的议题,
推向社会潮流,引起媒体、公众、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12月4日,吴新智因病去世,一生钻研冷门学科,
他的一生,成就了人类学研究的一大步。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2021,是让人倍感痛心的一年。
据统计,这一年,我们痛失了27位院士,
除了上文列出的,还有:
中国高分子物理主要奠基人程镕时
著名天文学家、教育家周又元
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彭士禄
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沈善炯
药物化学家、有机化学家谢毓元
中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开拓者李京文
工程热物理学家、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
湿地生态学专家刘兴土
数学家王元
中国矿物加工学科奠基者和开拓者陈清如
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
中国微波遥感技术主要开创者姜景山
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郭景坤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
微波电子学家、光纤专家黄宏嘉
空气动力学家张涵信
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叶可明
他们都曾在各自的领域埋首钻研,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贡献着力量。
他们是真正的“国之脊梁”。
先人已去,他们的科研成果将永远照亮后来人,永留史册。
致敬!
-END-
【文 | 小鹿布谷 】
【编辑 | 语非年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点击下方百大人气作品评选
为柴叔投票助力~
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 上一篇:2010年珍酒价格,2010年珍酒
- 下一篇:一箱茅台怎么看真假,一箱茅台怎么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