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洋酒

1998 安徽高考作文,1998年属什么

酒易淘 洋酒 2022-07-21 03:58:58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发展及审题立意探析(上)   

  

  

一、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发展综述

  

  

  高考作文题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建国以来,全国高考作文题大体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型材料作文等几种形态。.   

  

  (一)从“命题作文”到 “材料作文”   

  

  命题是培养和考察我们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建国初期,高考作文题基本都是命题作文,政治化、话题性很强,如《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6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8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5年)等。1977年恢复高考,作文类型仍然是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开展,高考作文的类型也呈现出新的面貌,缩写、改写、读后感作文、看图作文等各种形式的“喂食作文”也相继出现,如《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缩写,1978)、《陈依玲的故事》(改写,1979)。“喂食作文”后来发展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和标准题型——“材料作文”,一直持续到90年代。   

  

  一般来说,在“材料作文”的材料大致包括“文字材料 ” “ 图 片 材 料 ” “ 音 响 材 料 ” “ 实 物 材料”几种类型。.的高考题中使用“书面材料”和“图片材料”两种材料。例如,1995年高考作文中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寓言诗《毁树容易种树难》,要求考生完成一段对话描述和一篇议论文。1996年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两幅漫画《挖井》 《鸟的评说》,2016年全国卷(新课标第一册)提供的材料是一幅关于学生考试成绩、挨打、表扬的漫画。90年代的“材料作文”多要求根据材料分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而“小作文”多为片段描述,“大作文”定义为议论文。   

  

     

  

     

  

  1996年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   

  

  (二)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   

  

  从1998年开始,高考作文试题的要求相对放宽。虽然还是给材料,但要求自封,不再严格限于议论文,如《给六指做整形手术》 (1998),《截错了》 (1999)。从2000年开始,高考作文题的“要求”中直接标注“题目”二字:比如请以“答案丰富多彩”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注释”中强调“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从此,“话题作文”正式出现:提供一段材料作为话题,让学生根据具体要求——独立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写作。这类作文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因此被社会广泛认可,一度成为全国和地方高考试卷中的重要作文题型。全国卷具有领先价值。2000年以后,话题作文连续多年考。比如2001-2005年的作文题目是《诚实》、《心灵的选择》、《对事物的亲密与理解》、《挫折与放大的痛苦》(全国卷一)、《意料之外的合理》(全国卷一)。总之,“话题作文”曾经风靡全国。直到2006年,全国高考16套语文试卷中,有7套明确标注为“关于……的写作”   

  

  (三)从“话题作文”到“新型材料作文”   

  

  随着话题作文的广泛使用,其易抄袭的弊端逐渐显露,高考作文抄袭、滞留、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因此,“新材料构成”应运而生,从2006年开始,高考全国命题组创新推出“新型材料作文”,例如全国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1999年为60.4%,2001年为51.7%。与2005年的48.7%相比,首次低于50%。这有很多原因。为什么有文化的人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年轻人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无处借。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阅读。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   

  

  要求对材料全面了解,但可以选择一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确定自己的立意和风格,确定题目。不要偏离材料的内容和意义,不要抄袭,不要   

得抄袭。

  

该作文试题的特点是:给出事实材料,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角度、立意,自定文体、文题。这样既保持高度的选择性、多样性,又能很好地“防套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2012年在全国得到推广,该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计17套,无一例外都采用“新型材料作文”;除了江苏卷为考生确定了文题《忧与爱》,其他16套试卷的写作要求中,都有“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等;文体要求方面,凸显了开放性,多为“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就性质而言,“新型材料作文”介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之间。相较于“话题作文”,它限制性加强了,充分凸显了“防套作”的意图,大部分试题在“要求”中都予以重申:“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相较于以往的“材料作文”,除了“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保留了以往“材料作文”的根本要求外,更加突出了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

  

总之,全国高考作文试题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文题型:从“全命题作文”转到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开放性作文”。

  

(2)文章体裁:从单调的记叙文、道德拷问式议论文,逐渐过渡到题材自选、立意自主的多样化、复合式文体。

  

(3)写作内容:从引导考生介入社会主流思潮,到书写主体自身的独特思考和真切感受,突出“写作”的本质内涵,促进作文教学向“作文如做人”“我笔写我思”的积极转变。

  

(4)价值取向:在遵循“文道统一”、渗透“立德树人”原则的前提下,力求使考生释放出语言创造力,充分彰显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语言教育的真谛。

  


  

  


  

二、全国高考作文试题的审题立意探析

审题立意,是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审题,就是认读、分析、研究题目,包括题目内涵、主题、写作对象、选材范围、写作重点、体裁等相关要求。立意,就是确定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即观点、主题或思想感情。王夫之云:“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1>可见,文章的“意”是文章灵魂,它制约和规范着文章全局,立意的正误、深浅、高下,决定着文章质量的高低。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从当下高考作文全国卷、地方卷的题型发展总体趋势看,“新型材料作文”虽然占主流地位,但“命题作文”仍然具备“常青藤”活力:或以全命题形式呈现,或以“供料式命题作文”形式呈现。

  

1.“命题作文”的类型及结构形式

  

命题作文,对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刺激创作灵感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是作文能力考查的重要途径,因此长盛不衰。命题作文主要有“全命题”“半命题”两种类型。全命题:题目完整,题意显露,取材范围比较明确。半命题:命题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标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取向,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构成完整的题目;例如2009年福建卷《这也是一种___________》、湖北卷《站在___________的门口》等。半命题作文既有规定性、限制性,又有开放性、选择性。

  

全命题作文,其题目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题目是一个词的,如《坚强》(2008年四川卷)、《熟悉》(2009年四川卷)、《难题》(2010年重庆卷)、《早》(2010年湖南卷)等。题目是一个短语的,如《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卷)、《一步与一生》(2007年四川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卷)。题目是一个句子的,如《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卷)、《不要轻易说“不”》(2008年广东卷)。虽然随着材料作文的兴起,命题作文一度受到冷遇,但在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以2011年为例,全国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有4套使用全命题作文,分别是《时间在流逝》(安徽卷)、《旧书》(湖北卷)、《这世界需要你》(山东卷)、《总有一种期待》(四川卷)。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纯粹意义上的“命题作文”已经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供料式命题作文”:既给定材料,又确定题目;如2011年江苏卷《拒绝平庸》。北京卷近年来一直使用这种“供料式命题作文”:2015年至2018年,题目依次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两题任选一个,以下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绿水青山图》。

  

2.“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策略

  

首先,全面理解题目的字面意义。对题目的内容、语法、要求以及规定的体裁、人称等,进行多方面推敲、揣摩,确保全面掌握试题的信息。

  

  

其次,确定题目的表意重心。要对题目进行语法结构分析,词句式命题作文,题目结构不同,其表意重心也不同。

  

题目是偏正结构的,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如《诗意地生活》,重心应在“诗意”上。题目是联合结构的,题目的重心在词与词或短语与短语之间的关系上,如《一步与一生》《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重心应该在运用辩证思维揭示前后两个词、短语之间的辩证关系上。题目是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谓语动词上,如《时间在流逝》《必须跨过这道坎》,重心分别在“流逝”和“跨过”上。题目是独词的,其表意重心就在该词的本质内涵上,或在其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上,例如《早》(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如果取其本义“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则可以写成记叙文;如果取其引申义“在先、靠前”等,则适合写成议论文,论述“赶早”对于人生定位、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抓住表意重心后,还要进一步根据题目分析和联想,把写作的范围、中心、体裁、写法、字数等一一确定下来,才算完成审题任务。半命题作文,重心就在所填写的内容上。例如《这也是一种___________》,因为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因而可以填写的内容范畴非常广泛,如“爱”“恨”“情”“仇”“境界”“人生”“财富”等等。

  

第三,对题目进行改造分解。有些题目,或涉及范围过大,或所暗示的态度模糊,或过于抽象。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题目进行改造、分解或补充,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化,模糊的变得清晰些,使之虚实互补、大小兼顾。做到“大”题“小”做、“抽象”题“具体”做。写作要打“深井”,不宜挖“池塘”,角度小,便于深入开掘,容易突出中心,收短小精悍之效。例如《难题》,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分解为以下几个指向:一个人的难题,一个家庭的难题,一个政党的难题,一个国家的难题。如果要写成记叙文,则可以选取上述中的一个指向立意;如果写成议论文,既可以选择上述一个指向,也可以综合几个指向进行立意。

  

第四,运用辩证思维辨明题目寓意。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看其中究竟有哪些含意,可以有哪些不同理解,如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隐含意义与言外之意等。要避免只注意一般性而忽视其特殊性,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握手”只是一种交际行为方式,而其背后的原因才是更加主要的,即“我”因为什么“想握住你的手”。这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又如《必须跨过这道坎》,“坎”应该取其比喻义,指学习中、工作中或生活中的障碍、难关;再如《不要轻易说“不”》,“不”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立意时可以强调一种责任担当意识,也可以强调一种勇往直前不服输精神,还可以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修己境界等等。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题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忘记与铭记”“一步与一生”等,审题时都需要运用辩证思维。

  


  

  


  

(二)“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1.“话题”内涵及其类型

  

话题,即说话的由头、中心,是引发学生由此说开去的“引子”;话题作文,就是就着所提供的“引子”说理论事、抒情言志。话题作文有两类,一是词句或短语式话题,如“交友、奉献、宽容、机遇、风度、青春、自由、财富、竞争、成功”等,这类话题涉及的内容很宽泛,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古今中外,人情世故,只要与该话题相关的都可以谈。另一类是提供一段材料作为话题,让学生按具体要求写作,高考话题作文一般都属于这一类。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其实就是一个简短的话题,例如2018年上海卷作文材料就是关于“被需要”的话题,2018年江苏卷作文材料就是关于“语言”的话题,不过这些“话题”都强化了限制性。

  

2.“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策略

  

  

首先,分清“话题”与“命题”的区别。命题作文的“题”,指标题、题目,写作时不能变换;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引子,写作时可以作为文章的标题,也可在话题范围内另拟题目。一般情况下,命题作文的文体已经事先规定,没有选择余地;而话题作文一般文体选择的余地较大。

  

其次,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本质区别。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提供材料,但从立意方面看,“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写作时立意的出发点与归宿,它提供的一般是中心意思,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是写作的根本依据,不能偏题。“材料作文”立意思路是:由“事”(材料)到“理”(主题)的升华,所写文章的立意与所给材料一定要有契合性,即所写文章的立意必须在所给材料内涵范围之内。而“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所作的“导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题意直露、显豁,较少有审题障碍。且具有开放性,呈现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如立意不限、文体不限、写法不限、内容不限等。“话题作文”立意思路是:由“一个或几个”(话题)到“多个”(事理)的发散,所写文章的立意与所给材料只要具有相关性即可。“相关性”,既可看作话题作文写作的特殊要求,也可看作话题作文写作时构思的思维走向。

  

第三,要正确理解话题,注意话题中关键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例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应理解为“情感的 亲 近 或 疏 远 会 影 响 人 对 事 物 的 价 值 判断”,如果从“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角度立意,是切题的;若立意为“不可意气用事”,或“对事物的态度不可随情绪的好坏而变化”,就偏离了题意。又如 “雕刻心中的天使”,话题中“雕刻”不限于本义“雕琢”“刻画”,更多指向引申义、比喻义,如 “追求”“创造”等,即对心中的美好事物(天使)付出全副身心,进行不懈的努力。

  

第四,立意力求深刻而新颖。“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呈现全方位的开放态势:立意不限,文体不限,写法不限,内容不限。因此在立意上追求“深刻”“新颖”,就显得相当重要。“意”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看法,或愿望、意图,或情致、理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时代的深层思索和领悟。立意,就是把这些思索和领悟在文章中反映出来,这种思索和领悟越深入、越独到,文章的主题就越深刻、越高远。新颖之“新”,并非指“奇特”“怪异”,而是从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中,洞悉事理,发现真谛。立意新颖,就是要求文章要表现新思想,传达新认识,发表新启示,或者是抒发自己愉悦与痛苦、困顿与彻悟、愤慨与感动、前进与彷徨等极具个性化的思想与情感。

  

例如,对“雨燕减肥”话题的立意,由材料中雨燕减肥获得振翅高飞这一现象,联想到人类的减肥健身有益于工作、生活,可以说这样的立意不够深刻、新颖。立意深刻的重要策略,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雨燕减肥”这一现象蕴含的深刻寓意出发,思考人类社会生活,如人类的“克制”“自律”,对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即将材料中“雨燕”拓展到人类,将“减肥”这个动物的本能行为,引申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适、减负,或节制、控制等理性行为等等,这样的立意应该说是较为深刻、新颖的。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李新宇主编.语文教育学新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1.

  

作者:金荷华,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文刊载于《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年第2期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