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泸州老窖和五粮液都属于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酒窖,尤其是老窖。
“香气的局限是时间,茅台的局限是空间”。茅台扩产最难的是找一个当地条件一样的地方建厂。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取决于窖龄的长短。时间雕刻的老坑,是任何金钱都无法复制的,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最宽的护城河。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440年窖龄4个,300-400年窖龄94个,200-300年窖龄344个,100-200年窖龄1177个,百年以上窖龄共计1619个,垄断了全国浓香型名酒企业90%以上的老窖。此外,还有8467个100年以下的坑。
窖龄决定了其顶级白酒的产量。一般20年以内的新窖藏不能出高档酒,20-50年的能出5%-10%的高档酒,50年以上的能出20%-30%的高档酒。100年以上的酒窖高档酒率更高。
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五粮液不能像茅台一样主打高端品牌,却同时生产大量中低端白酒。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很明显,五粮液的老窖数量远不如泸州老窖,但高端酒的产量却比泸州老窖多得多,这说明随着窖龄的增加,五粮液生产的优质酒比例会迅速增加。
就业绩而言,老窖的天花板很明显。老窖走的是轻资产之路,多年没有投入产能。冬季其固定资产周转率高,销售压力不大。但在行业发展阶段,面临着严重的高端酒产能问题,量上不去,利润和营收上不去。
还有一点,五粮液在八九十年代勒紧裤腰带建窖池,也奠定了今天规模的最大基础。
第二,打断我的一个判断。
目前整个白酒行业都在经历产能过剩。随着经济的增长,饮酒群体的稳定和减少,低端白酒的低门槛,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家都在增长,但是很多企业都在搭便车,整个行业的利润大多在高端白酒。
对于五粮液和泸州老窖股份来说,中低档酒是生产高档酒的必备产品,完全可以进行价格战。我们整体对比一下泸州老酒和五粮液高端酒的利润比例,就明白茅台为什么能独占鳌头了。
中国的高端白酒主要是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其他品牌的临时产能还是太少。比如紧随其后的洋河梦之蓝,根据公司过往披露,为公司带来了20%左右的营收。其中,高端的梦6和梦9(梦3在500元的价格带,一般归类为中档酒)的收入加起来可能只占公司总收入的8%左右,对应的总销量也就一千多吨。
伟大品牌的核心是超级单品。成功的大公司,只能是不断开发超级产品,别人赶不上的公司。成功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超级单品的企业。企业的大利润是由超级产品带动的。
3.而老窖明朝400年只有4个窖池,五粮液明朝600年有16个窖池(实际生产只有15个窖池)。而五粮液明代这15个窖藏的酒质是香气最好的,可以作为调味酒。通过勾兑,完全可以弥补百年窖藏的不足(如果说老窖是生产浓香型的黄埔军校,那么五粮液就是浓香型勾兑的鼻祖)。这么说吧,一个长镜头的明窖,可以抵得上几百个百年老窖。1573为什么不加大音量?应该是因为它根本承受不起容积,容积加大了酒的质量会下降很多。这是由自然(明代窖藏)和后天(五粮液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疯狂建窖扩大产能)决定的高端
这些年品质最好的酒吧应该是贵州茅台,是一种强大的实力,步步为营,精益求精。
在浓香的过程中,蒸馏酒是靠花采摘的,也就是靠数量和质量。一般来说,大约10%的葡萄酒是在地窖里生产的。这部分是最好的酒。作为一级基酒,生产乌普和1573的酒,其他作为二级和三级基酒,制作劣质酒和勾兑调味酒。但是,这个出酒率是建立在窖龄的基础上的。长乐生和老窖鲍国窖池的一级基酒率很高,达到70%以上,但这些窖池的酒作为勾兑调味酒(非基酒)使用,弥足珍贵。浓香型工艺的核心是窖池,千年老窖千年烂。
1)浓香型窖龄是酿造好酒的前提。同一个酒窖,不同酿酒师出的好酒量是不一样的。酿酒是一项古老的传统工艺活动。
2)天赋主要是指烘焙葡萄酒的酿酒师,当然搅拌机也很重要。
3)每个酒企都有一个通用搅拌机来检查产品。现在大的酒企都是用电脑做色谱,人工和电脑核对都有。
4)用小杯取样勾兑吨级基酒。邛崃、宜宾、泸州的基地酒厂,几个W吨,一个厂只有几个勾兑技师。
第三,季老把袁东手里最好的一副牌交了上去。茅台不需要发展空间,但不能犯错。10年内,最大的
对手五粮液的高端产能,是远远比不了茅台的。历史总是不经意的给人开玩笑,五粮液现在的唐董,有些季老的风骨,而袁董身上,总让我觉得有几分王国春的影子。不同的先天工艺决定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这个没可比性,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制内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后期五粮液的贴牌和茅台巨大的渠道价差,都是体制造成的。茅台现在的高端产能储备,是任何一个其它白酒企业都望尘莫及的,未来10年也只有五粮液有这个能力再去和茅台掰掰手腕,但难度是非常非常之大,我在想如果五粮液加上洋河的营销管理和执行力,是可以把茅台拉下马的(高中低端统一算,高端还是拉不下茅台)。
浓香10年之内高端想上量非常之困难,但越往后浓香的酒质会越好。
四、63年的第二届评比,五粮液永远的荣耀,第一次参加技压群芳,头名状元,只有那一届,是所有的酒不分香型拉通了比,根据色香味盲喝打分排座次,前四名全是浓香,时至今日浓香依然是主流香型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三届由于周的干预,按香型评比,西凤的香型当时没定型,居然下马,令人唏嘘不已。第二届也有遗憾之处,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很多酒厂都停止了生产,比如泸州老窖一直耿耿于怀,当时泸州归宜宾行署管,自然灾害期间没有粮食酿酒,停止了一年多没生产,发生国宝窖池不出酒事件,而五粮液不缺粮食一直没间断过酿酒,从酿酒常识来说,那一届的泸州老窖特曲不能代表老窖的真正水准。而五粮液争议也很多,尹氏后人说63年评酒的五粮液就是拿的长发升几年前的存酒参加比赛,而五粮液厂方又宣称是经过范玉平大师勾兑后参加的。
1) 浓香其实也要存放的,普五90年代要4年才出厂,现在是2年,至于浓香存储多长时间这个没有标准(事实上口感这种感性主导的东西,没有办法用时间量化),只是我个人感觉浓香存储5-6年左右是比较好的,2-3年的酒还是太生和涩,口感不自然。
2) 从我自己喝过存得最长的普五大概有30几年,然后20,10几年乃至几年的酒给我的感觉就是(保证不漏气跑酒的前提下),越长的时间口感越细腻越纯越极致,如丝绸般一样顺滑,但厚度会减不少,五粮液特有的复合喷香会显得更典雅与纯和。我从不喝红酒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和白酒相比较,黄酒倒是越存越好喝。
关于五粮液和老窖,先了解下多粮跑窖法和单粮原窖法工艺上的区别,浓香的生产工艺是讲流派,有区别的,不是说同为浓香,生产方式都一样,理解了这个区别,再来谈高端产能的差距,理解不了,事实就摆在这里,五粮液就是欺负你老窖高端放不起量,你说普五比你1573差,你说你有业界第一的国宝窖池群,普五未来几年能放量到2w吨,你1573今年出货量不会超过2k吨,你说你是奢侈品,一批顶破天720,还是那句话,老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1573已经不是传统的老窖口感,但是算现在顶级的浓香了(吴晓萍大师的巅峰之作,我觉得不管喝酒鬼或者文君都有吴大师作为女性的那种细和柔在里面),最接近老窖传统口感的还是特曲。普五始终回不到10年前的那种复合喷香的自然感觉,新酒的喷香还是保持,只是给人的感觉很生硬,不自然,不像10年前喝普五那种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的感觉。普五的优势就是反正就现在的酒质,我能提供1w多的产能,其他浓香上不到这个量,如果量上去了,酒质下降比普五还厉害。但现在浓香有个趋势就是降度,基本上每个二三酒厂,没产能优势的企业,主打产品都是降度,降度后调淡雅绵柔的口感就非常容易,从工艺上来说,度数越高的浓香越考技术。五粮醇淡雅系列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蓝淡雅,不到200块的价位,比很多2,300块价位的酒,不管酒质和口感都好很多,五粮液的想法很简单,先把五粮醇的量做上去,规划是到5w吨,规模做大后再来提价,量的基数大了,提个2,30块,利润贡献很可观。汾酒的消费群体有些局限性,这个是口感决定,我个人理解,未来10年浓香依然会超过5成的市场份额,但清香,酱香的市场份额都会扩大,这些增长的市场份额本来就属于它们(汾酒的优势就是清香鼻祖,香型内的竞争对手非常之少,不像浓香这么激烈)。福中福这些五粮液系列酒,喝来喝去都是那个味,基酒质量决定的。往后几年100-300这个价位段的产品会杀得天昏地暗刺刀见红,特别是2015年按照各大酒厂扩的产能放出来后,2,3线酒厂本地大本营市场不管消费升级(价格带上移)还是深度渠道营销做到极致(最终都会饱和),唯一的出路就是出省,开辟外地市场,但要打出去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两年的白酒价格飞涨,确实是非常之不理性,整个行业都应该沉下来,理性思考,什么才是良性发展之道。
吴大师土生土长的泸州人,我个人觉得,浓香这几十年最牛的两个勾兑大师,一个是范玉平,一个就是吴晓萍,现在皇台的高端酒也是吴大师在设计酒体。现在的普五不可能回到10年前,90年代的普五要存储4年才出厂,现在只有2年,我自己喝普五都是喝几年前存的,每年买点存起,新酒就只有喝1618。五粮醇2012华东市场卖了都有1w多吨,全国加起来是超过3w吨的,如果今年华东模式全国推广做得好,5w吨的目标可以提前实现。
你不了解白酒的酿造工艺,特别是浓香不到10%的优质出酒率,不扩产能,怎么可能有高端酒,你真以为扩10w吨,就有10w吨的好酒吗,五粮液20w吨的固态产能,能摘的一级基酒也就2w吨左右。
如果2,3年后喝放到避阴处就可以了,反正高温阳光是存酒的杀手。现在普五没有长期保存的价值,如果有老酒要保存的话,第一层拿老白布封口,第二层用食用蜡在白布上再封口。
四、 高端产能和渠道模式创新,可能是未来十年,白酒行业那个酒企能胜出的决定因素。
到这里,可以说说什么是好酒了,中国市场酒精饮料消费现在还是以浓香为主,酱香为辅,茅台是现在是能喝到的最好白酒,为毛不是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呢,亲,你如果80,90年代喝过萝卜瓶的五粮液,老窖的特曲,剑南春,再次的话喝过尖庄以及老窖的头曲,和现在的普五和1573是一个概念吗,只能说茅台还是当年的茅台,但浓香的几大家和当年的产品已不能同日而语了,想起80年代外公喝萝卜瓶的五粮液,酒瓶开启时那个香,真是满屋生香。为毛,茅台还是当年的茅台,浓香不是当年的浓香了,亲,浓香的工艺千年酒窖万年糟,80,90年代五粮液老窖剑南春才多少产量,现在多少产量,你以为长发升利川永国宝窖池是娃哈哈矿泉水生产线,要多少能生产出多少?白酒行业小可最佩服的就是茅台的季老和五粮液的王国春,季老是恪守一个酿酒人的良心,不挖老窖不卖新酒,王国春是中国白酒工业化发展的奠基人,早在90年代,王国春就提出,未来白酒行业竞争的就是高端产能,到现在五粮液的固态产能和生产规模依然傲视整个行业,完全是吃王国春时代的老本。
应该五是没有洋河什么事儿,因为在小可的理解洋河是木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酒王,但洋河又是一个绝对值得思考和尊敬的公司。商战中有句话,永远不要高估了你自己,也永远不要低估了你的对手,在小可看来,五粮液这十年就是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对手。先说品牌,我记得几年前(洋河还没上市),洋河的蓝色经典广告在电视中铺天盖地的播出时,老婆问我,疑这是什么酒,喝过吗,我笑了笑回答她,作为酒鬼的老婆不知道洋河该打板子,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刘罗锅的岳父老王爷不就是喝洋河吗,也是老名酒啊,家里不是还有八十年代的老洋河吗,怎么你没印象了,老婆听罢摇了摇头。但就是这一句,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宽广的是天,比天更宽广的是男人的情怀,让不喝酒的女人都记忆犹新,在小可看来这就是创新,甩其它白酒N条街,看看现在的白酒广告,茅台吹国酒(小可看来国酒应该是黄酒和白酒之争,真没茅台什么事儿),五粮液国酒沾不上边吹世界的五粮液,老窖吹国宝窖池(尼玛其实比长发升还晚200年左右),汾酒吹牧童,剑南春吹唐朝,尼玛西凤更猛吹到三千年不断代传承,所有的白酒恨不得往盘古开天地去靠,但洋河独辟蹊径与时俱进,男人的情怀,直接把产品的诉求与历史割裂。二说产品口感,小可不少朋友都是体制内或者经商,平时政务接待和商务应酬可以说是不厌其烦,神马茅台飞天普五1573剑南春,真可以说是喝得想吐,我有几个体制内的哥们这两年喝酒只喝低度的,因为高度的,遇到接待高峰天天喝,已经受不了,我建议他们试下洋河吧,绵柔(其实就是口味淡),主力产品又是降度,一瓶480ml,喝几瓶量也比500ml的少了不少,居然哥们喝了后觉得也还不错,超量的情况下起码比喝普五,酒桌上人没那么难受。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梳理下产品,沈怡方老先生90年代都提出,苏派浓香不应该东施效颦的模仿川派浓香,事实上你永远也达不到川派浓香的高度(窖池,地理气候环境决定),苏派浓香应该走自己的路,绵柔淡雅,这口感是不是有点十里秦淮的味道,四川女子多泼辣(喷香),江南女子多婉约(淡雅)。很多人对洋河的酒不屑一顾,特别是五粮液内部的人,尼玛基酒都是我们这里买,但这些人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为什么洋河这十年能跨越式的发展,难道真正是因为广告和渠道的优势吗,在小可看来,根本还是口感的创新,川派浓香已经在市场上流行了二十年,先不说传统的川派浓香酒质下降,就说这十年政商一体的经济模式延伸出来的接待应酬,飞天的上位是因为喝醉了第二天头不痛,而洋河的成功在于绵柔淡雅的口感比传统川派浓香更容易入口,两年之前,洋河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没有口感上相似的竞品,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三说渠道,小可记得几年前去云南旅游时,先不说昆明,就玉溪这个地级市的沃尔玛都看到洋河产品的铺货,去前年到河口瑞丽这种口岸城市,路过的县市,洋河的产品都铺货到了终端,你说这种快消品的渠道模式可怕不可怕,可以说在中国所有的白酒企业,到现在为止能做到洋河这种终端渗透的企业真木有。小可啰嗦了这么多,您肯定有疑问了,洋河品牌,产品,渠道都有了,为什么不能成酒王,因为很简单的一点,品牌来自于产品和渠道,没有这两前提,品牌只是空谈,先说洋河的产品有护城河吗,真的木有,先别说高端产能,就说洋河产品的口感,别说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两个川派浓香的标杆企业能调出来,XX被五粮液断了基酒后,今年都还在宜宾的高X和叙X红XX(两家中的一家)收酒,而且口感都是调好,拉回去就可以灌瓶,连茅台也搞汉酱51度绵柔,你去ka终端看看,打绵柔旗号的产品数都数不过来。再说洋河的快消品渠道模式,五粮液试点的华东营销中心,就是借鉴洋河的模式,今年五粮醇在华东已经打得海之蓝够呛,现在所有想全国化的二线酒企营销都在接地,几年前只有洋河一家玩,现在是大家都在玩,小可实在想不出洋河能有什么胜出的理由。行业竞争永远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中国传统式的成王败寇思想应该摒弃,洋河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它为中国白酒这个古老的行业,注入了创新的血液。
如果说最悲观的预期,所有的酒厂的基酒都有塑化剂超标问题,所有酒厂全部重新生产,明年清香供应第一,后年浓香,三年过后才有酱香,我强烈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产能排名前二十的酒厂,库存所有基酒而不是仅仅终端的产品,进行检测,尘归尘土归土,白酒行业需要大力整顿,产品明确标明所用工艺,固态,固液,液态法,外购基酒署名基酒产地,让消费者有知情权选择权。白酒行业的企业再不痛定思痛,回归到崇本守道的行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