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光武帝,本名文叔,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王莽末年,海崩地裂,天下大乱。刘秀,一个平民,但有前朝的血统,利用形势在他的家乡崛起。公元25年,公开与另起炉灶的政权决裂,在河北亭称帝,以示刘氏家族的复兴。他仍以“汉”为国名,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12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消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新莽末年以来近20年的军阀混战和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弘扬儒学,推崇诚信,东汉被后世史家誉为中国历史上“最风化、最兴盛的儒学”时代。
柔道治国
刘秀琴从政。“每次看朝,白天都是罢工,几个公职人员会议论经理,晚上就睡了。”在位期间多次颁布诏令,释放奴婢,禁止杀害奴婢。为了减少穷人卖身为奴,我们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免徭役租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县,精简官员。结果合并了400多个县,更换了官员。历史上将其统治时期称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家昌盛,被誉为“建武盛世”。
刘秀统一中国后,厌倦了军事,不再谈论军事。公元51年,郎灵公臧宫和公马武上书:请趁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机,在石刻方面有所建树。但吴却颁布诏书:“此国无善政,灾害不断,民不自保,归隐远界之欲,外刚!不如百姓。”刘秀善待英雄,封360多位英雄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除他们的兵权。
一个官员被认为是吴金的主人,一个妻子被认为是阴丽华。
当刘秀年轻时,她只是一个卑微的平民。她去长安读书,看见吴金在街上走过。场面壮观,铺张,她叹了一口气,于是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文章:“当官的当吴,老婆当尹丽华”。这句话广为流传,成为日后的名言,引起了很多“乱世英雄”的共鸣。刘秀和尹丽华的爱情故事也传颂千古。
方便进入后换储物。
南阳尹丽华美丽庄严的时候,光武帝早年就有“娶妻做尹丽华”的愿望。昆曲战争后次年,光武帝娶殷之妻为第一房。次年,成亲后的光武帝,为了巩固与甄刘阳的联盟,又娶了刘阳的侄子郭圣通为妻,并把它作为第一房,还把它宠坏了。郭、殷为光武帝生五子,光武帝即位之初,为贵族。至二年(26年),殷氏退位,立郭为皇后,其子姜为皇太子。因此,吴以殷家为耻,对他宠爱有加。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废郭氏,立殷氏为嗣。建武十九年(43年)初,光武以东海尹家长子王阳为君,皇太子姜辞官。新疆是东海之王,杨是皇太子。杨从此改名叫庄,是汉朝的皇帝。
汉明帝(公元28年公元75年)
刘庄,原名刘阳,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东汉第二位皇帝。他于公元57年至75年在位。
刘楚封了东海,后来又封了东海。在吴健统治的第十九年(公元43年),他被任命为王储。吴中元二年(公元57年),称帝。汉明帝即位后,一切都遵循光武帝的制度
刘庄即位后,一切遵循光武制度。刘庄崇尚儒学,注重刑名语法,对政治持批判态度,执掌权柄,并非借取。他严令后妃的家不得与官府封侯,并对贵胄豪杰有所防范。他在任的时候,他的叔叔没有一个配得上九卿。馆陶长公主想给儿子谋个职,刘庄宁愿给侄子1000万也不同意。大臣颜章,学业和工作都很出色,但由于他的两个姐姐都是后宫的妃子,刘庄为了不破坏外戚不封大臣参政的规矩,拒绝提拔颜章。
但与此同时,刘庄又任命高密侯的开国之父邓禹为太傅,东平的弟弟刘沧为骠骑将军。光武帝太尉保留原职,宗室、豪杰、官僚集团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同时,她对自己的生母殷太后和同父异母的郭声琨非常尊重和平等,赢得了外戚和臣子的高度赞扬。
佛教介绍
随着对外交流的正常发展,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有一次,刘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头上放射着白光,落在宫殿的中央。刘庄正要问,金人一声大叫跃上半空,向西飞去。醒来后,我很疑惑。在第二天的会议上,他向他的大臣们详细讲述了他在梦里看到的东西,他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他有个博学的大臣,说可能是西域的佛。明帝听说西域有一个神,他的名字叫佛陀,于是他派使者到天竺去取他的书和沙门(沙因迪,又名丧门,又译丧门),并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
轶事典故
刘庄做太子的时候,桓荣博士是他的老师。后来继位,成为“敬桓荣,学他”的皇帝。他亲自到太常府,请桓荣坐在东边,立了几根棍子,像当年讲课一样听老师指点。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刘庄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刘庄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刘庄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汉章帝(57年-88年4月9日)
刘炟,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继位。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时年三十一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敬陵。
开创“章草”
汉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草书非常有名,后世流行的“章草”,据说就是由于汉章帝的爱好而形成的一种书体。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汉和帝(79年―105年)
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元兴元年(公元105)病逝章德殿,终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 庙号穆宗,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葬于慎陵。
永元之隆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刘肇开始亲理政事,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刘肇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汉和帝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汉和帝永兴元年(公元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刘肇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重用宦官
东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宫廷内设置了中常侍、黄门侍郎、大黄门、小黄门等宦官职务。他们负责掌管传达皇帝的号令和诏书,阅览尚书进呈的文书。
在刘肇夺回政权的过程中,中常侍钩盾令郑众直接参与了策划和实施,在论功行赏时,郑众自然是首功。于是,郑众被升迁为大长秋。“长秋”是汉代皇后的宫名,用以名官,称其官署为“长秋寺”。这是皇后近侍官首领,一般由皇帝亲信充任,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而在进行策勋班赏的过程中,和帝注意到,郑众总是推辞的多,接受的少,这种谦逊仁爱之心,很得刘肇的赞赏。因此,和帝以后便经常同他讨论国家大事,国家一些大政方针的决策便较多地掺杂着宦官的力量,所以史书上说“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但刘肇重用宦官,还有一些客观因素。这就是这时期他所信任和倚重的一些朝臣和宗王或年老体弱,或寿短命微,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
汉桓帝(132年—167年)
刘志,字意 ,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东汉第十一位皇帝。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公元159年)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朝政于是由宦官专断。九年(公元166年),朝中官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官当权,他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党锢之祸”。刘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举非人,时人讥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东汉王朝自此江河日下,濒于灭亡。谥桓,葬于宣陵。
卖官鬻爵
桓帝时还有一项卖官鬻爵的弊政。当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奢侈腐朽,国家财政基本枯竭。在这种情况下,桓帝一方面采取对农民加重赋税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如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令郡国有田者每市交10钱为税;另一方面也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就是减发百官俸禄,借王、侯国租税和卖官鬻爵。桓帝的卖官鬻爵是从延熹四年(161年)开始实行的。这一年,零吾羌和先零羌等少数民族起义,活动到了三辅地区,桓帝为了减轻国库的财政支出,就下诏减发公卿即百官的俸禄,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桓帝卖官鬻爵的弊政对当时影响极坏,不仅贪污成了合法行为,直接破坏了吏治,而且由于贪官污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并为灵帝时更大规模的卖官鬻爵开了先河。
党锢之祸
由于宦官当政、卖官鬻爵等种种弊政,桓帝朝政糟糕至极。为了维护东汉王朝,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学生及郡国士人,就联合起来发起“清议”。他们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在舆论上对宦官集团进行猛烈抨击。同时,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也极力打击宦官势力。
当时,襄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他任河南尹时,因打击阉党而被下狱,司隶校尉应奉上书为他求情,又被赦免,后来即任司隶校尉。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贪残无道,杀死一位孕妇,畏罪躲在张让家中。李膺知道后,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处死。因此,很多宦官都害怕李膺,休假时不敢走出宫门。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名声越来越高,士大夫能得到他的接待,被认为是极大的荣誉,称之为“登龙门”,他与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以李膺为首的反宦官斗争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等交结太学生、都国生徒“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大怒,于是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陈实等200多人。有的党人逃走,桓帝就悬金购赏。一时间,使者四出,相望于道,反宦官的斗争遭到严重挫折。第二年,在窦武等的表请下,桓帝对“党人”略为宽恕,下诏将其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都终身禁锢,不得做官。这就是桓帝时著名的“党锢”。
汉灵帝(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
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后,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鸿都门学
光和元年(178年),灵帝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在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实际上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灵帝感兴趣的学科。灵帝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他们出任刺史、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太学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但延续时间不长。一因士族猛烈的攻击,二因黄巾起义,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内廷逗乐
灵帝自己则深居内宫,挖空心思尝试着玩乐的新花样。内宫无驴,一善于逢迎的小黄门从外地精心选了四驴进宫。灵帝见后,爱如至宝,每天驾一小车在宫内游玩。起初,还找一驭者驾车,几天后,索性亲自操持。皇帝驾驴车的消息传出内宫,京城许多官僚士大夫竞相摹仿,以为时尚,一时民间驴价陡涨。
正当京城弥漫着驴车扬起的烟尘时,灵帝又对驴车失去了兴趣。又有宦官别出心裁,将狗打扮一番,戴进贤冠、穿朝服、佩绶带,摇摇摆摆上了朝。待灵帝认出乃一狗时,不禁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虽感奇耻大辱,却敢怒不敢言。
宫中市场
灵帝在后宫仿造街市、市场、各种商店、摊贩,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各种商人在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而他自己则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在这人造的集市上走来走去,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相互吵嘴、打架、厮斗,好不热闹。灵帝混迹于此,玩得不亦乐乎。肆中的货物都是搜刮来的珍奇异宝,被贪心的宫女嫔妃们陆续偷窃而去,甚至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暗地里争斗不休,灵帝却一点也不知道。
汉献帝(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
刘协,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后来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
汉献帝刘协贬居山阳城后,远离政治,一心融入民间,利用在皇宫中学过的医术,和皇后曹节一起悬壶济世,医治百姓。他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沿习成俗,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尊之如君,对中草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在农村中针灸、拔罐从不收费,以示遵守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