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家。
总是一个很甜的词。
回到他们父母的家,对他们来说
总是很好的感觉!
昨日,河头镇廖坑村
握住首届门楼落成庆典暨外嫁女回娘家活动.
一百多名已婚妇女相约回家。
让我们聚在一起,享受我们的家乡!
料坑村始建于明朝,约在公元1443年。当初,陈、和岑最先进村。后来,陈和他的宗族迁到方天坑,岑的祖先迁到北峰林场。与此同时,郑氏家族的始祖郑也从春湾来郎镇迁入。后来,麦氏家族的祖先麦龚超从洛竹镇梁冬村迁来。到了公元1800年。解放前,料坑村属于东安县河联乡。民国时期属东安县荷莲乡。建国后,属云浮县和河联乡。1950年属新兴县5区四甲乡。1958年隶属新兴县河头乡廖坑大队。1999年归属新兴县(市、区)河头镇(乡镇/街道)廖坑行政村(社区)至今。
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带着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回到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乡,重拾童年记忆,感谢家乡父老乡亲,增加姐妹情谊,畅想美好未来。这里有几代已婚妇女,年龄最大的已经80多岁,有的结婚几十年没有回村,有的刚结婚在外地做了新媳妇。这一天,他们约好一起回家看望老乡,祭祖,孝敬父母!
中午12:30
娶外国姑娘的活动正式开始了。
在狮子队的带领下,大家身着旗袍,撑起油纸伞,一起踏上家乡的热土,走在村道上感受家乡的变化,对新建的门楼顶礼膜拜。
弟山庄15.jpg">
门 楼
料坑门楼始建于清末年代,门楼有代表性楹联料造如天梯石栈,坑流合智水仁山,书于清朝年(朝代);代表性匾额门挹西山爽气,楼环北阙恩光 ,书于清朝年(朝代)
料坑门楼的典故,明朝时,陈仲芳公和岑氏入村定居,由于生活多灾多难,生活不得安宁,逼不得已迁入方田坑后,由郑氏、麦氏、袁氏祖先入驻居住,清朝末年,郑氏、麦氏、袁氏祖先已在料坑村定居好几代了,但也不是很胜意,加上缺衣少食,有病没药治,时常有人饿死、病死、生活艰苦又无助。这时一名地理先生名叫张寿亮,来料坑村,遇到的村民个个愁容满脸,环视村的四周,发现村的对面山,有狮、虎、象三座大山,作势欲扑的气势,实属猛兽克村的凶险文地,要想村民平安胜意必须在阵眼处盖一间门楼,门楼下要开三口鱼塘做成一把大弓形状,在塘中分别做两条出入路,象征两支利箭,形成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样子,射向对面的狮、虎、象三山。自从门楼的建成终于料坑的村民可以安安稳稳在此繁衍生息。
身穿旗袍戴上丝巾撑着油纸伞的姐妹们成为了村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有很多人嫁出远门十几年没回的
看到小时候的故乡变了模样
大家不禁既感慨又感动
人是故乡亲,水是故乡甜
拜祭完门楼后
多年不见的姐妹大家都忍不住共同拍照作纪念
拍完照后
主持人邀请村干部上台发言
难得欢聚,当然少不了表演助兴啦!
下午两点
精彩的表演在此呈现
醒狮表演
武术表演
精彩纷呈的表演把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掌声
月是故乡浓,饭是家乡香
乡亲们为本次外嫁女活动精心准备丰盛的家乡饭菜
村里的叔伯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忙
人们常常说“嫁出去的女就如泼出去的水”,但是在她们心里就算外嫁何处,身在何方,心中依然情系家乡!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家乡,对出嫁的女人来说
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乡愁
更是从小到大的牵挂
一百多名外嫁女集体回娘家
那是一份让人潸然泪下的真情
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聚会
更是一场感恩德孝文化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弘扬!
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
故乡情永远是
最淳朴、最真挚、最令人怀念的
各位女同胞们
你有多久没回娘家看看了?
你还记得那个养育你的村庄吗?
无论贫穷富贵,请常回家看看
饮水思源,不忘家乡!
更多新兴精彩资讯,请关注禅意新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