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清明节
清明节,也称为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仲春和晚春之交,即冬至后的第108天。这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和踏青是基本主题。
今天智库整理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和诗词,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吧~
习俗清明节
01 扫墓
按照习俗,人们携带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向坟墓祭祀食物,焚烧纸钱,为坟墓培育新土,将新的绿色枝条插入坟墓,磕头祭拜,最后吃酒回家。
02 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种下的树苗成活率高,苗长得快。所以清明节有植树的习惯,甚至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种树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清明穿柳插柳的习俗。
03 踏青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古时候走路叫探泉、寻泉等。即春游,又称“踏春”。通常,我们在早春去郊区散步。走穴是一种季节性的民间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是古老的农耕祭祀春节的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04 放风筝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玩,晚上也玩。晚上在风筝下或稳风索上挂一串五颜六色的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各地习俗
01
清明节的习俗在江苏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泰州人在清明节举行划船比赛,称为“撑会船”。镇江人用七片柳叶泡茶。据说喝了它可以改善视力。丹县翠山附近的村民至今还保留着在严寒中“望绵山”的古老习俗。
02
安徽不同地区清明节的习俗也不同。清明节,贵池县,妇女们制作米茧来祭祀蚕,祈求蚕和蚕的丰收。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坟树上挂纸钱,称为野鬼;合肥家家户户都习惯在门上挂柳枝,去墓地祭拜先人,去郊外踏青。除了祭祖和扫墓,清明节还有郊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习俗体育活动。
03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给坟墓加新土。《清明上河图》上说,这是给祖先盖房子,避免夏天漏雨。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祖坟公祭后,全家人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和菜肴,称为“房食”或“水会”。鲁北至今还保留着南北朝时期“斗鸡”的习俗。这一天,沿海县城的孩子们会互相顶煮鸡蛋。谁先打破鸡蛋谁就输了。
在浩瀚的古代文学宝库中,有很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和诗人一起去郊游,和小朋友一起学习!
清明诗词
清明
杜牧(唐朝)
哀悼日,细雨如泪;路上行人欲断魂。
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诉
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苏堤清明即事
【南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xiǎn),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