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兰陵
今日文化兰陵
兰陵,意为君王的天堂,即圣地。据历史考证,它的地名应该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拟定的。
公元前319年,21岁的屈原被提升为左图,成为主管楚国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同年秋,为了联合连横攻打秦国,屈原先派齐国东征。盟军攻打秦国后,进行政治改革,打击旧贵族的顽固势力。公元前314年,由于官员的诽谤,他被解除了三闾医生的职务。公元前312年,为了缓和楚国和齐国因争霸而产生的对立,楚怀王再次起用屈原作为出使齐国的使者,齐国和楚国恢复了外交关系。
屈原是楚国政坛上一位充满理想抱负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爱国诗人。作为楚国的官方使节,两次前往齐国,使楚国和齐国结盟,共同阻止秦国军事力量的日益扩张,建立自己的国家,实现王道仁政。
苍山县兰陵镇,位于山东省南部,春秋时被称为第二城。公元前382年,楚越争霸,鲁衰落,楚占第二城。到屈原使齐时,楚已拥有第二城60余年,成为楚国遥远的东北边陲。春秋时代,周王早已名存实亡,军事占领合法化。它是先秦时期第一个在楚国边境地区实行郡县制的诸侯国。要在鲁国旧地建立新的县级行政组织,就要废除鲁国三桓专政遗留下来的旧“分室”。楚人深知边疆之稳,军事上不可弃。但是,鲁遗民要想接受楚的统治,就必须在治县方略上继承鲁的儒家文化。孟子的仁政是封建统治的最佳选择。楚人要用儒家思想治理鲁国旧地,同时打上楚的印记。拟定一个充满时代理想色彩,又能为鲁南人民欣然接受的新地名,一直是楚国王公大臣们所关心的问题,这一使命落在了政治家屈原身上。
《十三州志》年:“兰陵为鲁第二城,后楚取之,改兰陵郡,因汉。”《史记》年:“适楚,春沈骏思兰陵陵。”从楚国疆域变迁史可以看出,256年前楚国占据第二房,荀子被任命为兰陵令,距今已有126年。正是在这个时期,第二间房改名为兰陵。通过对楚国历史的分析,认为兰陵这一拟用名称产生于时代,它与掌管内政外交的政治家、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出使齐有着密切的关系。
战国时期,战乱频仍,争霸天下,从当时的诸侯国地图来看,屈原从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济南市江陵县)到齐国,出行路线以水路为主。最佳路线是从大江东去乘船,向北到扬州,沿吴开凿的阳沟运输线到槐泗扎水。第二城位于水神,水神是屈原在楚乘船旅行的必经之地,然后改走陆路,北上七都临淄。来到楚国并占据了六十多年的屈原,作为主管民政外交的使节,不能不关注边疆的命名问题。第二间房的名字带有浓厚的鲁色彩,所以对楚来说管治很重要,否则就要背上永占其地的骂名。屈原把第二个房间改名为兰陵是顺理成章的。有人认为兰陵拟名应该是荀子任县令时,有些突兀。荀子任兰陵使与屈原任有60年的差距,兰陵郡名应该早就有了。此时的小诸侯国如费、霏、丕、谭等相继被楚兼并,但都被秦统一而未被楚改名。australian coal corporation 澳大利亚煤炭有限公司
屈原为什么选择“兰陵”这个名字?目前对兰陵地名的一般解释都与兰花有关,因周围开满兰花的高地而得名。这个观点毋庸置疑。黄淮流域是先秦时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丰富,幽静的林海中兰花丛生。由于几千年的割据战争、乱砍滥伐、水土流失、虎豹消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兰花的踪迹难觅。
楚人以“兰陵”为郡县地名,是屈原封建治国思想的体现,带有理想色彩和浪漫的王者气息。兰花是山角落里的一种草本植物。虽然叫草,但却是中国的瑰宝。在神话传说中,创造的“兰”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门前绿草如茵,门内邀请的“柬”字在明月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孔说“兰为王之香”,左丘明说“兰有国之香”,把兰提升为君子的高尚品格,孟子把君子之德提升为“王道”。屈原时代,楚国朝野提倡兰花。宫廷花园里广泛种植兰花,香气弥漫皇宫。楚怀王给他的儿子取名为子兰。在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诗中,兰被比喻为美人、君子、圣人。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把他家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的一条河命名为兰陵溪。“凌”字古语中有攀登、上升、超越、凌驾之意,引申为“应许之地”。荀子是地道的儒生。任兰陵陵两任,死于兰陵。楚人取名“兰陵”,意为在鲁南建立一个“楚王的乐园”。
古兰陵建立至今已有2600多年。兰陵不仅仅是地名的专用词,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后来,萧氏家族把兰陵作为看郡的圣地,诗人李白把醉眠兰陵作为对故乡的精神寄托。尚未回到家乡的海外文学大师王鼎钧,读到改革开放后兰陵的变化,也惊叹不已:“太容易了!有钱!”
今天,兰陵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美好寄托,正是我们想要继承和发扬的精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