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过年的时候买一些珍贵的特产,回家打开外包装,防伪码,商品标签,产品质量承诺.什么都有,里面的真货却是“假冒伪劣”!对于这种“偷梁换柱”、“表里不一”或者以次充好、以次充好的情况,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防伪技术,如内外码防伪技术、安全线防伪技术、激光镭射防伪技术、RFID防伪技术等。只能无奈。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帆提出了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技术方案——“生物外貌特征鉴真溯源系统”。部分模块化产品已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相关成果发表在计算机领域顶级的声学、语音和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CASSP)上。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防伪技术,如内外码防伪技术、激光防伪技术等。都在标签或者外包装上做文章,但有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你的标签和你的实物对应吗?消费者拿到自己买的商品,并不能确定外面标签上说的是指实物。而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张帆表示,基于生物特征的图像鉴真溯源技术的集成应用,利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鉴真防伪模型,模拟商品的纹理,将计算结果保存在云数据中心,通过外包装识别算法,从而保证包装内的商品是生产加工过的,真正做到了一物一码。
比如验证青藏特产牦牛肉的真伪,张帆介绍,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需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按照指引拍摄实物即可。通过云数据中心鉴真防伪模型的计算,他们可以实时反馈给消费者当前商品是否与外包装匹配,同时追溯商品在联盟区块链上的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真正方便快捷地鉴别商品真伪。
这种成果除了能鉴别真伪,还能鉴别商品的档次。比如茶叶,由于茶叶等级的细微差别,相应的鉴定工作往往需要专业人士来做。在使用团队的创新算法时,消费者只需将茶叶产品平铺在白纸上,然后用手机拍摄,通过小程序上传到服务器后端;服务器部署茶叶等级识别算法,对拍摄的茶叶产品图像进行识别,然后直接将具体的茶叶等级反馈给用户。
最后,团队的创新算法在不同茶级数据集上测试时取得了很高的准确率,基本具备了和专业人士一样的能力。可在不同的农林牧产品中推广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提高相关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大大减少专业人力的投入。
据悉,该成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鉴真防伪模型实现了鉴真农产品的防伪。目前已应用于雨花茶、黔茶、五常大米、青海牦牛肉、藏羊肉、枸杞、藜麦、酸奶、果蔬等120多种农产品。识别率达到了90%以上。
“课题组还在探索扩大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比如阳澄湖大闸蟹是餐桌上很多人的最爱,但市场上充斥着'过水蟹''洗澡蟹'.诸如此类。怎么才能鉴别你吃的东西是不是正宗的?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张帆介绍,该研究成果已申请多项专利,并获得江苏省农业科技奖。“面向生物外貌特征的鉴真溯源系统”中的部分模块化产品已经在青海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