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今河南禹县,唐宋时以命名。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衰于元代。主要烧制铜红釉,也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不透明釉瓷器,还生产各种艺术瓷。
钧窑瓷器特点:宋代五大名窑中,汝窑、官窑、哥窑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并不是以青瓷为主。钧窑胎质细腻,釉色艳丽,种类繁多。有玫紫、海棠红、茄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窑变。专家指出,“洪军”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钧窑瓷器的主要造型有壶、双扎壶、口瓶、葫芦瓶、三脚盘、腰鼓等。其中以锅和壶为常见。北宋后期,专门为宫廷烧制各种花盆、盆架,以供养种植奇花异草。
钧窑瓷器传世作品:钧窑白釉出戟,台北故宫藏宋代钧窑淡紫色釉出戟。
二、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在今天的河南宝丰梁青寺,北宋时以汝州命名。北宋后期,青瓷为宫廷烧制。它是古代第一座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采用石灰碱釉烧成技术。釉面较开,胎灰黑色,胎骨较细。
汝窑瓷器特点:宋代五大名窑中,汝窑瓷器胎质细腻,胎土含微量铜。在灯光下观看,略呈红色,其胎色略呈黄灰色,俗称“香灰胎”。常见于汝州延河店、大禹东沟、文庙、梁青庙。汝州张弓巷汝窑器,胎灰,比其他窑口略白。这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汝窑瓷器的主要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灯座、水仙壶等。
汝窑瓷器传世作品:如松窑青釉串罐、如松窑青釉鼎罐、如松窑青釉碗、如松窑青釉圆洗等。
三。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润慈村、燕山村。唐宋时以定州命名。白瓷在唐代就已经烧制,五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白瓷釉层微绿,流釉如泪。北宋后期创制了烧法,将碗碟、器皿的边缘不上釉,称为“芒口”。五代北宋时期,部分宫廷瓷器被烧,器物底部有“关”、“新关”铭文。宋代除白瓷外,还烧制黑釉、酱釉、青釉。
定窑瓷器的特点:
1.宋瓷五大名窑中,定窑以烧宋代白瓷为主,也烧黑釉、酱釉、青釉、白釉去花。白釉装饰有三种:雕刻、划线、印刷。
2.定窑产品有刻、划、印图案,与唐代邢窑白瓷明显不同。唐代邢窑白瓷多为素瓷,无花卉装饰。
3.定瓷有芒,指重烧法造成中间无釉的缺陷。
四。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宋代官窑由政府直接修建,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官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末年才在宋徽宗开始烧制,具体窑址至今未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建了一座新窑,名为“定窑一世”
ao.com/pic/img.php?k=宋代酱釉瓷茶杯,宋代酱釉瓷花口尊10.jpg">官窑瓷器特点: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北宋与南宋显著不同,北宋官窑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南宋官窑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
官窑瓷器主要器形:宋代官窑器型多仿古,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
官窑瓷器传世作品:南宋官窑簋式炉、南宋官窑觚、南宋官窑鼎式炉、南宋官窑八卦熏炉盖、南宋官窑花口壶等。
五、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哥窑至今遗址尚未找到。有的文献上将浙江龙泉官窑称为哥窑,实为讹传。传世的哥窑瓷器,胎有黑、深灰、浅灰、土黄等色,釉以灰青色为主,也有米黄、乳白等色,由于釉中存在大量气泡、未熔石英颗粒与钙长石结晶,所以乳浊感较强。釉面有大小纹开片,细纹色黄,粗纹黑褐色,俗称“金丝铁线”。从瓷器的釉色、纹片、造型来看,均不同于宋代龙泉官窑。
哥窑瓷器特点:在宋瓷五大名窑中,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在宋瓷五大名窑中,与官窑一样,有“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哥窑瓷器主要器形:哥窑瓷器器形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
哥窑瓷器传世作品:北京故宫藏有哥窑青釉贯耳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