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传》在分析武王死后的时局时,周公说:“一年救乱, 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这种“建设侯炜”的迫切需要显然是由当时的形势造成的。胜利后的周朝政治中心仍在西部,无法直接控制黄河中下游、古济水流域、淮河上中游,甚至江汉地区。其当务之急是如何统治前朝的疆域,王姬内外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借鉴历史经验,周朝决策者认为,“不能不晓夏阴。”综上所述,我们不能采用商朝的敌国和侯波的联盟式治理模式,因为周公经历了灭商的过程,知道商王室的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但由于王国的组织形势松散,在王国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商朝周围几乎没有什么“殷边侯殿”,更谈不上有什么能与周抗衡的诸侯。鉴于这一历史教训,周公制定分封制政策保护周王姬。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利用血缘关系,“封建亲戚,以宗族为屏数周”。就是在王姬周围和战略要地封同姓诸侯,保卫皇族。从夏、殷的历史教训中我们知道,抵御外侮是“不像接吻,所以吻屏数周”。而且强调这种分封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因为后代的失落和推翻而溺死在困难中,你才会获救”。也就是说,这种分封,即使后人因放荡使皇族陷入险境,也会被“亲屏周”所挽救。当然,这种“亲亲”、“治民”的原则,是以“不以亲亲伤民、敬民”为条件的。二者相辅相成,在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以纣王为“尊尊”的严密政治秩序。因此,周初的分封制是一项扩大和巩固皇权的战略计划,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周初封。
同姓诸侯
西周全图
周初诸侯分封的指导思想是“亲族为主”,所以当时姬姓诸侯占多数。《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同时统治天下,建立71国,姬姓独居53人。”后汉时估计“周之爵爵位八百,姬姓半。”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张,但说明周朝自然形成的侯国还是很多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室把分封同姓王子作为加强王权的重要措施。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记载,有26个周公的皇室族人和儿子,分布在各地:“管、蔡、郕、霍、鲁、卫、 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和除了与皇室关系密切且姓侯姬姓的,还有燕国、董、禹、吴、魏国、瑞、耿、贾、杨、沈、华、荀、糜、敦等20多个姬姓国家。见于先秦古籍,如《左传》、00-30000。这些姓姬的侯国大多分布在王姬内外,其中鲁、魏、晋、燕等大国被封在前姬及其与他国的重要地区,连成一片,形成层层屏障保卫皇族,起到了“诸侯治周”的作用。大国是这一屏障某一段的支点,起着支撑和巩固屏障的作用,这可以从分封礼的隆重程度、地域范围、对王室的义务等方面体现出来。
英雄州
《国语》这段记载相当清楚,其中陆锋、魏晋的史料最为详尽。首先描述了车旗、寿衣、礼仪等诸侯等级的象征。然后,列举土地和人民的面积和数量,表明列出土地和分封土地的诸侯的权力范围。最后指出了治理后汉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封侯的全过程是在一场“收(授)民、收(授)境”的盛大仪式中进行的。朝廷专门机构的官员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被封的诸侯阶级,如封魏时的“孟氏分田给民,陶澍分人”。通过赠与,在周王与诸侯国之间确立了相应的权利义务,诸侯国在封地范围内履行法令文书规定的对王室的义务。侯伟就是这样,他被封在五福以南、莆田以北的地方。当他与燕国取得土地时,他应履行王室任命的职位,并在他获得东都相土后,他应协助纣王东游,明确规定侯伟有保卫土地和服务的义务。鲁国和晋国除了上述的“赐土于民”之外,还额外赠送了东国的山川、诸侯国和“愿、拜、卜、史”之长,各种服饰、御经、官员,以及各种实用和祭祀的宝物。对于晋国,周王又派了一个“官五立柱”来帮助治理国家。这三个国家丰厚的赏赐,与他们对王朝建立和皇权巩固的巨大贡献有关,更与他们对前朝故土王姬、国家的割据,以及带领一众诸侯保卫皇族的重任密切相关。
鲁,东方大国的故乡,就是曲阜(“虚”)。周公在朝鲜辅佐国王,“长子,封于鲁”。伯禽遵循周公“慎而不骄”的指示,带领族人和殷人六族来到卢建国,推行“移风易俗”政策,促进了周文化在郭峰的发展,从文化心理上弥合了殷人和选民的失落感和抵触感,使新建立的国家走向稳定。同时积极反击徐荣、怀义的侵扰,将敌军驱赶到淮河下游(见周公讨伐),实现了“开宇宙,辅佐周室”的王令,扩大了疆域,占据了泰山以南、东至大海的广大地区。这样,鲁国就有了“三郊三隋”的建制,军事实力大约相当于的水平。所以,周初鲁国在淮泗以北。鲁的建设和发展壮大了国力,自然可以作为这一地区所围封的滕、曹、顾、高、毛、杨等不同姓氏的同姓。
侯国的首领,担当起“为周室辅”的侯伯使命,保卫王朝一方的安宁。卫国,武王少弟康叔,平“三监之乱”立有大功,故封于殷墟,都朝歌,镇守殷王畿故地,治理殷民七族。周公告诫康叔治国“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并在《尚书康诰》、《尚书酒诰》、《尚书梓材》中进一步申论治国要以殷的兴亡为鉴。康叔在国内执行了周公的政策, 尊重殷人的风俗习惯,以周法经理土地。很快得到殷民的理解和支持,呈现“能和集其民,民大说"的和睦局面。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大批青铜器的出土,再现当年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盛况,而康侯兵器群形象地表现了卫国的军事实力,尤其康侯坐镇军事驻屯地铜器铭文的发现,更说明周初卫国是守卫殷故地的强国。康侯达到了周公要他成为“孟侯(侯伯之长)”的要求,显然能统领封在豫北和冀南的邢、凡、雍、原、邘、胙、祭等姬姓和其他异姓诸侯,捍卫王畿的安全。况且卫地及其附近还驻有王室统辖的大军,这无疑使卫拱卫王畿的作用大大加强。
晋国,成王弟叔虞封国。趁“三监”叛周之机作乱的唐国,被周公诛灭,成王将其弟叔虞封在此地(史称“夏虚”)。“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其子燮更名曰晋侯,都翼(山西翼城曲沃间)。被授予“怀姓九宗”的叔虞,在“职官五正”的帮助下,实行符合民情的政策,使武装殖民的周人很快就与唐地遗民融洽相处。这一尊重戎人的政策一直延续下去,故社会生产有较快的发展,近年曲沃天马一带晋侯墓地的发现和大批青铜、玉石器的出土,以及楚公逆钟随葬晋侯的现象,充分反映晋国生产 的发展和与诸侯国的交往。史籍虽不见西周时晋为侯伯的记载,但从铜器铭文可知其国力不亚于鲁、卫。如“晋侯令员追于倗,休有擒”是说晋国军队追击敌人获胜的事件。“戎献金子牙父百车”的史实,可能也与晋国有关,反映出北方戎族向中原诸侯国进贡的史实。春秋时晋公奠铭文追述“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騄燮百夷,广嗣四方。至于大廷,莫不来王。”言辞或许有些夸张,但它道出晋国曾“广司四方”,即与周围的诸侯国往来频繁。说明居于晋国四周的诸侯国或部族,都以晋国为首领,这一地域的姬姓侯国霍、芮、杨、魏、贾、荀等都应是在晋的号召下,组成王畿北面的藩篱,阻止晋地戎族的南下。
燕国,是召公奭封国。召公与周公旦、太公望同为武王灭商的功臣,成王时又是协助周公平叛“三监之乱”的副手,当叛军溃散时,周“王降征令于大保”,追击北奔的禄父父子,直达燕地,大获全胜。因为这里是殷商与国北(河北易县)和孤竹(河北迁安和卢龙)的辖区,故周人早有在此封国的战略部署。小 臣鼎铭文有“召公建匽”的记载,说明召公确实在北征后主持了在燕建国的大事,而后他返回宗周佐助成王,“以元子就封”。此说克盉铭文得到证实,其文记述成王册封太保时的盟誓、祭祀先王、宴享成王的仪式,以及令克就封于燕和授土授民的王命.铭文弥补文献对封燕记载的不足,明确载明受封人为召公奭(“王曰:太保!”),而就封者是克(“令克侯于燕”),服事燕侯的为羌、微等族,克至燕后接受土地和职官这样的分封仪式和内容大体与封鲁、卫、晋相似,显见燕也是作为重要的诸侯国册封的。燕的立国之地南有北国,东有孤竹,北有蓟,越燕山而东可联络肃慎,因而它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作用非常突出。国都初建于北京琉璃河地区,已有周初古城和燕国墓地发现,后来并吞帝尧之后的小国蓟,遂迁都至蓟(今北京市西南部)。自建国始,燕的军事力量得到迅猛发展,很快就北出燕山, 在凌源、宁城、喀左、朝阳、北票等地布防,守住东北肃慎至燕, 再达宗周的交通线,与燕邻近的北国和孤竹国退出了这里的历史舞台,他们的文化遗迹和遗物逐渐被周族和其他族的文化遗迹、遗物所取代。在这种历史进程中,燕国通过和平的和战争的手段起着推动作用。西周前期,燕侯或使者频频朝宗周和成周,从那里获得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最新信息,自然要把周人的政治观念、生产技术和文化成就向当地居民和边远民族传递,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故而周人称燕是王朝北土的强国。
周初在燕国之南还分封一个姬姓韩国(河北固安县),作为燕国的羽翼,共同镇抚北方,抑制代孤竹国而起的追、貊等戎族,足见周初对北土国防安全的重视。
吴国,先周时太王之子太伯和仲雍南下江汉联络蛮夷族邦,实施包围商王国战略部署后沿江东下,抵达吴地与当地居民共建的小国。武王灭商后封建已是吴君的仲雍之后周章为吴侯,宜侯夨簋铭文是康王改封虞侯夨为宜侯的册名文书。经过休养生息的周王朝国力日盛,不免想到南迁的商奄和薄姑之民在江南的发展,希望在那一带的周人势力强大起来,抑制宿敌的成长,康王改封宜侯夨很可能同这样的历史背景有关。铭文先交待周王查看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地图,而后卜定“迁侯于宜”,赏赐香酒、璋瓒和弓矢外,详细叙述赐土地和不同等级的民(王人、奠白、卢人、庶人),包括生产管理者(奠白即甸伯,文献里的甸人)。应该指出,“锡土把川列在首位。川即河流,有三百余条,足见这片土地水道纵横,正合于苏南的自然风貌。”由此可知,在中原东南的宜当就在苏南。这件铭文再次证明分封或再封诸侯都要由周王主持仪式,颁赐土地和人民,诸侯是周王统治分封地人民的代表;该铭另一项内容表明周初周人的势力确实伸展到长江下游地区.
蔡国,是淮河中上游诸姬中的大国,立国于淮河支流汝河之东,都于蔡(河南上蔡)。本为武王弟叔度的封地,因他参加叛周活动被囚郭凌。其子胡“率德训善",复封于蔡,直到春秋前期国力仍较强。武王少弟聃季封于聃,据《国语周语中》载“聃由郑姬”而亡,知春秋时聃在郑之南,约在今河南平舆、项城二县间,正处在汝水、蔡国之东。汝水上游的宝丰、鲁山之间为武王第四子封国——应,今平顶山市潼阳岭发现大片应侯家族墓地,与文献记载应国地望相合。此三国成纵深式排列在通往成周的必经之地。传世沈子它簋铭文有“沈子作盈于周公宗”,表示沈是周公之子建立的小国,位于颍水中游,国都在安徽阜阳西北的沈丘集。毗邻淮河北岸息县、罗山之间的是商代的息国,西周时改封为姬姓侯国,春秋初年灭于楚。淮河南岸固始县境内是周公第三子伯龄的封国蒋。由这些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得知,淮河 流域的姬姓侯国集中在汝河两岸,东达颍水,南到淮河中游两岸,若看作是为备淮夷而封国,倒不如说是为保护成周南下通道而立国。
“汉阳诸姬”皆为周王朝在汉水流域的封国,是王朝“南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初太保巡视汉水曾抵达厉国(湖北随县),铜器铭文记录昭王南征的进军路线经过唐(随枣之间)、厉和曾,这个曾国是汉东的姬姓大国,带铭文的曾国青铜器在河南新野、湖北枣阳、随县和京山等地不断出土,其中许多青铜器是 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遗物,说明此时曾国的地域广、势力大,与《国语·郑语》中“申、缯(曾)、西戎方强"的论断相符。换言之,西周时曾国是南土比较强盛的姬姓侯国。
另外,在西土或王畿边缘地带还封有姬姓侯国,甘肃灵台县的密国就是其中之一。它坐落在泾河上游的达溪河谷地,横亘在西北戎族翻越陇山进入渭河流域的通道上,是王畿外围的第一道防线。故文王灭密须后,改封姬姓侯国于此。泾伯等密国贵族墓葬群在白草坡的发现,表明西周前期密国能起到保卫王朝疆土的作用。王畿的西界(今宝鸡市辖区)自北而南为夨国、国和丰国。这几个异姓国之东自北而南是几个周室同姓小国或采地,奠(郑)井是西周中期朝臣井伯、井叔、丰井叔家族在王畿西部的采邑。金文中有“伯作井姬鼎”,“丰井叔作伯姬簋”,分别为建伯为其妻井姬作器和丰井叔为其长女作媵器,故郑井必为周室同姓之采邑。由散伯为其出嫁夨国之女铸器(“散伯作夨姬宝簋”),知散国亦为姬姓。据考古调查和研究证实,郑井和散国北南为邻,郑井与夨国东北边界相连,占有“今千阳北部、 东北部、凤翔北部、麟游东北部,其势力可能还侵及甘肃陇东、灵台南部地”。散国隔汧水西与夨国为邻,在“千阳县东北,凤翔西北部,宝鸡县汧渭之会以东”地。金文显示,这两国在西周中期才活跃于历史舞台,西周晚期郑井已从舞台上消失。王畿东西两侧还有文王母弟虢仲、虢叔的封国,二人为文王创业出谋划策,是 “勋在王室,藏於盟府”的卿士,周初虢仲封在今荥阳(后代称 “东虢”),虢叔封在国和夨国相交的虢镇(后代称“西虢”)。这两个虢国都位于王畿东西交通的要冲,东虢正当成皋之东,国都 (制)四面环山,有“岩邑"之称,故可说东虢守护着王畿的东大门。东周初年,其子孙因“恃势”而灭于郑。西虢立国于通往巴蜀和陇西的要道处,是王朝抵御西方戎族入侵的重要诸侯国,虢季子白曾统率大军“经维四方,搏伐猃狁”。西周末年西虢东迁至晋豫的平陆、陕县地区,史称北虢。春秋前期灭于晋。
从上述姬姓诸侯国的分布可以看出:
1、姬姓诸侯国大多立国于原殷商王畿及其与国的地区,特别是方伯侯国几乎都在东方和北方,起着镇抚一方的作用;
2、王朝的战略要地,尤其是通往王畿的险关隘道,或是能控制某一地区的交通要冲,都分封有姬姓 诸侯国。这种分封布局很有战略眼光,不仅在建立王朝政治秩序 和藩屏周室方面起到支撑作用,而且为以后王朝的经济发展和华夏文明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异姓诸侯 周王朝统治者在“并建母弟,以藩屏周”的前后,还分封许多异姓诸侯。他们与周王朝的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周早年结为盟国,或对周开国有功的功臣谋士被封为侯。西土的盟国多为史籍缺载的异姓侯王,铜器铭文中的姜姓夨国,商末周初已经立国称伯,与周结为友邦,记载周公东征的舆方鼎和铸有兴建成周铭文的何尊都出土在夨国地域,可见夨曾参加武王伐纣。成王以后国力较强,改称王,仍与周王室保持密切关系,铜器铭文中有夨王赏周王使者同“金车、弓矢”的记录,还有反映与邻近姬姓诸侯国通婚和勘定田界的铭文。据研究夨国北起陇县、千阳,南至宝鸡渭水以北,是周王畿西部扼守通往西陲汧陇谷道的同盟小国。近年在宝鸡地区又发现一个与夨建国时间相当的国,金文称其国君为伯,显然是接受了周人的封号。国北界与夨为邻,南越秦岭至陕西凤县、甘肃两当一带,中心区域在宝鸡清江水两岸,正当王朝西通巴蜀和陇西的咽喉要道。故畿内姬姓侯国以婚姻形式与国保持友好关系理所当然。渭河南岸还有个妊姓丰国,国君称王,与周王室联姻。王畿西北部, 周人经营过的豳(邠)地也有一个异姓王国,国君称燹(豳)王, 亦与周王室联姻。这个小国地处周王朝阻挡戎族入侵的战略要地。这几个异姓小国可能都是从戎族中分化出来的先进部族,自然而在承认周人领袖地位的前提下,文、武时期才被迁到上述地区,为周室效力,成为异姓侯王,与周王分封的诸侯地位相当。
在王朝东土分封的异姓侯国以齐为大。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中,“师尚父谋居多”,他又是一员猛将,对周王朝开国立有奇功。 成王时封姜尚于齐,并授予“五侯九伯,女(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的征伐大权和辅佐王朝的使命。征伐范围“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豫鄂交界的穆陵关),北至于无棣(河北卢龙)。”比鲁、卫管辖的范围大得多,可见齐是侯伯之长中的大国。太公到齐地建城都营丘(山东淄博市北),实行“尊贤上功”的用人政策和奖励发展生产的措施,齐国很快成为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东方大国。反映西周中期战争的金文,经常出现齐国参与征伐淮夷的战争,确实起到“夹辅周室"的作用。
牧野之战后,武王命侯来领兵“伐靡及于陈”,便把陈地封给虞舜后代胡公,仍曰陈。这既是褒封先圣王之后,又是特加封赏的异姓侯国。因为胡公之父虞阏伯是周室管理制作陶器的陶正,勤于职守,造福民众,得到武王的赏识,又是先圣王虞舜之后,故 武王“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这里的“三恪”是指黄帝、尧和舜三圣王之后已齐备,陈国位于淮河支流颍水东面,可与颍水下游的胡国相呼应,始终听命于周王室的指挥。并与王室联姻,“陈侯作王妫媵簋”,是西周晚期陈侯为嫁给周王的女儿所做的陪嫁器物,反映岀王室与陈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
第二,褒封先圣王之后,这是灭商后武王立即推出的另一项稳定政治局面的重要措施。对于没有反抗能力的异姓小国实行 “褒封",就是承认那些古老民族的统治者仍然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於焦,黄帝之后於祝,帝尧之后於蓟,帝舜之后於陈,大禹之后於杞。” 透过褒封的语意可以领略到,武王是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古老国族被封为先圣王之后,向其他古老国族发出一条政治信息,即新王朝在政治上能容纳任何古老的国族加入进来。历史的发展证实, 许多古老的国族弃商而拥周,纳入周王朝设计的政治秩序中,那所见于《左传》和其他古籍里的众多古老异姓小国族,很可能是在拥护周建立自上而下的社会新秩序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
第三,对殷商大族和与国的安置。武王灭商后曾封纣子禄父 “俾守商祀”,禄父同管、蔡等发动叛乱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周公对殷商故地的殷民进行了大调动,除把殷顽民迁至成周外,分封给鲁、卫殷民六族和七族,燕国也是殷遗民较多的诸侯国,但投奔周王室的殷商大族却受到优待,如微氏家族铜器群中的墙盘铭文云:“雩武王既(烖)殷,微史刺(烈)且(祖)廼(乃)來見武王,武王則令周公舍□(寓)于周卑(俾)處。”“舍口”同于五祀卫鼎铭文中的“舍寓”,即给予居住处。墙盘铭文还述说墙的乙祖已得到周王信任,成为王的 “腹心”。在燕国的殷贵族也同样受到重用,如堇和圉父子二人曾分别代表燕侯到宗周向太保进献食品,或参加周王在成周举行的 “大桒”典礼,因而父子分别获得太保和周王的赏赐,显见他们父子是燕国的重要外交使者。考古发现分封给鲁国的“殷民六族”,直到西周中晚期仍有座墓地,看来贵族的地位与在燕的殷遗民相当。
史墙盘
史墙盘铭文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小邦周”战胜“大邦商”以后,把许多殷贵族吸收到西周的统治集团之中,作为王室或诸侯国的朝臣,又是原氏族的族长。这种利用殷贵族统治殷民的方法,不仅把殷贵族置于周人设计的政权组织中为王室或诸侯效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因素,而且有利于周文化和殷文化的相互渗透,逐渐弥合民族之间的隔阂心理,为形成统一的周文化奠定了基础。周初实行的这种镇压与安抚、利用相结合的政策,确实是巩固周人政权的最佳方案。
“俾守商祀"的武庚,成王初年组织叛周活动失败而北奔,周王改封微子启“奉其先祀”,国于宋(今河南商丘地区),治理殷余民。微子是纣王庶兄,因“数谏,纣不听”而逃亡。武王伐商时他曾“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降周,西周甲骨有记此事,“唯衣(殷)微子来降”,受到“南宫邰其乍(酢)”的款待,微氏家族的史官也一起降周。因而微子启深得武王和周公的信任,故成王时令“启代殷後”。从此历代宋公便以大国诸侯的身份世守东方,听命于周王的调遣。
在降服的殷商与国中有一个鄂国,甲骨文和金文作“噩”。它原是商畿内的小国,位于豫北野王县。其君鄂侯是纣三公之一,因不满商的残暴而遭杀身之祸。周初举国南迁至南阳地区,史称西鄂,西周中晩期国力较强,领土扩张到湖北北部地区。周王室一度拉拢鄂国,利用其兵力镇压南淮夷,并奖赏作战有功的鄂侯驭方。但后来鄂侯驭方又调转矛头对准周王朝,率领南淮夷和东夷大举进攻周王朝的东国和南国地区。这件事暴露出周初大分封时,在南国没有安插实力强大的同姓诸侯国保卫王室而遗留了后患。
崛起于我国西部的嬴秦氏,虽然周初未封为侯,但不能因此而忽略秦人在西周时的历史作用,西周中晩期他们在保西陲、维护王室安全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秦人本是东夷族的一支,他们怎样辗转迁至西犬丘(甘肃省礼县),是目前秦史研究的热点之一.据《秦本纪》载,其先王“佐殷国”,显“为诸侯”,传至蜚廉“以材力事殷纣”,“为纣石北方”,适逢武王伐纣,“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其孙“孟增幸于周成王”,移居皋狼(山西离石西北)。至“非子居犬丘”,为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宣王时“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战死。其长子庄公昆弟五人,领兵七千,大破西戎。宣王“於是复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从此嬴秦日渐强盛,以鸱枭、兽面纹金箔作葬具装饰的秦仲、庄公大墓的发现,证实此时的秦不仅已强大,而且是在周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故“犬戎与申侯伐 周”时,“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平王才“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由秦人简单的历史得知,西周时嬴秦的地域位于王畿之西,在戎人的包围中生存,长期与戎人的斗争锻炼和发展了自己,成为西周晚期周王朝西陲抗戎的重要力量,前后几个首领在保卫王畿安全的战斗中献出生命。救周、护送平王东迁,更是著于青史。所以说没有封侯的秦人对周王室有特殊的贡献。
由以上介绍的周初封国概况,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同姓和重要同盟异姓侯国,大多分封在原殷王畿内或其重要与国地区。鲁、卫、燕、晋、邢、曹、滕、应、蔡和齐等国,分别以朝歌、商奄、薄姑、徐、唐、燕亳等地和成周东南的汝水流域为重 心,显然是为镇抚东土、北土和保卫成周安全而封国。或封国于战略要地,如东虢立国于虎牢之东,守卫进出成周的险关;密须、郑井建国于泾水上游,把住西戎进入渭水的通道,汉阳诸姬占据通向江汉的陆路走廊,是王朝战略物资北运的要道。
2、投降的殷贵族或与国,留居在王畿内的散落在周贵族的采邑之间,如微氏家族“舍寓"于周公、召公的采邑中间;被封的殷人侯国周围都是周族同姓或甥舅之国,如宋国西有应、蔡,东有曹、滕,北有 卫、郕,南有沈、陈,明显地是在周人监视下“奉其先祀”。降周的殷商与国多被迁至周人势力的外围,置于戎、蛮的侵扰境地。如鄂从殷王畿内移国至南阳,与南淮夷接近;秦迁居陇南西犬丘,在戎人威胁下生存。对于这样的国族,则是利用他们作为王朝抵御异族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3、在分封过程中,过分强调原商王畿及其周围与国的战略重要地位,把有军事实力的大国都安排在东方和北方,而疏于南国(包括淮河中下游)和王畿西部的防范,淮河两岸及其支流颍水中下游、南阳地区没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镇守,致使淮夷屡犯南国和东国。王畿西部几乎都是异姓侯王处于守边第一线,二线的姬姓侯伯也不强大。周初几代国君凭借文、武的余威,尚可保住西土安宁,共、懿以后,戎族兴旺发达起来,王室在西线也没采取强有力的弥补措施,故戎族多次突破西部防线,到达渭河中游地区,甚至逼近“镐京”附近。这些都是周初决策者不曾料想到的,招致西周晚期王室两大集团军东、西两线作战,军队疲于奔命,最终导致宗周失守。这是西周灭亡的军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