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过去的物价,我心里记得最深的真实故事是:小学的时候,一个女同学带了2块钱买零食。她早上一直吃到下午才停,下午居然还剩8毛钱!那时候大家其实都很贪吃,但是能吃的零食并不多,比如辣片、橄榄脯或者泡泡糖,但是已经觉得很有钱了。
不知道是不是人的心态太诡异了。长大后,他们可以随便在超市买各种零食,却不再有买些好吃的,开心一整天的单纯心态。
经历过70年代的人,应该对这种心态有更深的体会。那时候他们结婚,还不叫房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在食物方面,他们比今天简单多了。许多人从未听说过外国的羊角面包,更不用说吃了。就像今天,路边咖啡馆什么都有。
上世纪70年代,出门身上带10块钱就够吃一顿“大餐”了。半个世纪后,用这10元钱你能吃到什么样的美食,每种能吃多少?
说到对70年代的印象,其实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有很多节俭的,消费很低。
比如肉、面、糖、油都是凭票供应的。即使家里有闲钱,也可以去自由市场买一些。大米的价格将高于国家供应的价格。例如,大米的价格将在每斤2至3美分之间,鸡蛋的价格将在每斤5至6美分之间。如今这似乎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但在10元中,钱是最大面额的货币,培养一个大学生大概需要140元。其实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那时候大白菜才0.02元一斤,出门买个冰棍要3毛钱。所以说“路边捡的一分钱”都会交给警察叔叔。现在10年后可能不理解,90后小时候可能也很难理解。
就算不看普通市民,看军队。当时一个空军飞行员的伙食费是每天3.5元,现在只够买一瓶饮料。空军的伙食标准自然更高。在一个普通的公司,100多人一天可能要花10多块。买些白菜、萝卜、辣椒、土豆可以保证一天的食物,还可以买几斤肉配肉配菜。
平时基本都是在家吃,出去吃,去国营酒店。很多人选择在过年或者结婚的时候花很多钱。那时候18个肉包子只要两毛钱。当5元支付酒店时,他们可以点至少4个肉菜,汤,米饭,几瓶好酒和肉和素菜。一瓶白酒的价格在1.5元左右,1.9元可以买一斤羊肉,餐馆里的一份牛肉是0.5元。
然而,这些消费在今天看起来非常“便宜”。当时一个普通农民的月收入在6元左右,有肉有酒“下馆子”真的是一种奢侈。工人的工资会更高,低于每月15元,高于40元。只有大学毕业生或有特殊技能的人才能挣到100元的工资。
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用10块钱出去吃饭,几乎等于拿了自己一个月的大部分工资。不管他们吃什么肉,点什么酒,都不如他们在家里做的实惠。在现代,可能是月薪6000元,下一家餐厅就要2000到4000元。如果店员报销就好很多了,普通人也不会愿意放弃日常的奢侈。
70年代的零食没有今天这么丰富,但对孩子来说还是很向往的。冰汽水,冰糖葫芦,爆米花,手摇棉花糖,拉糖,大白兔,水果丹皮,冰棍,和拉糖一样,每个1、2毛钱。70年代末有个35美分的蛋卷。
与五六十年代相比,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比过去舒适多了。棉布的计划供应量是人均20多英尺,但西装的潮流还没有开始。天津第一家西服厂将于1988年被皮尔卡丹出售。衣食住行,吃饭前的衣物,甚至衣服都不是免费的,吃的东西自然有限。
当时大中学生在学校吃饭,一个月伙食费大概6到8元。像今天的孩子一样,很难在每一餐中混合肉和蔬菜。有四个大馒头配稀饭和咸菜吃,远比很多偏远地区的人好,而且老城市工人一月也不经常在外面吃饭。月薪从40元到50元,可以养活一家6口,孩子上大学基本没问题。
在笔者的记忆中,有一个在老家学习很好的阿姨,因为付不起5块钱,当时没有上高中。具体数额可能不一样,但大致相同。
所以农村和城市的生活还是有差距的。在农村,老母鸡1.3元买一斤,8毛钱买一瓶墨水。根据一套上海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价目表,盐每斤1.5分钱,馅饼每斤4分钱,一盒火柴2分钱左右。
10块钱在70年代是真正的“大数目”,陈光标的简历以“首善”为题,总说当时是挑水的。
每天挣2毛、3毛钱,靠这个交了1元8角的书本费,这么算下来他每月也能攒下下馆子好好吃一顿大荤的钱,当然能归能,这么大一笔钱在那时候哪里舍得一顿饭花掉。到了80年代初,上海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的价格约在168元,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那时候自行车为什么能算是“大件”,从吃食到出行,我们如今的生活水平真正是已经提高太多,甜水里泡大的孩子,未必懂过去节衣缩食想有辆自行车的苦,而且自行车,也是凭票供应的。
曾看过一位70年代“三级工”的分享,据他描述,那时候每月工资37.6元,买肉时大家都更爱肥肉(因为可以榨油),但肥瘦市价都是7毛2分,那么说,10元钱在当时大概能买14斤肉,当然这是猪肉,牛羊肉还是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