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酒的喜爱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无数的情感。从酒瓶的历史来看,从青铜酒坛到陶瓷酒坛,灌装的简单性和携带储存的方便性,随着酒和酒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的茅台酒也是如此。它的灌装器皿从我们熟悉的陶罐到今天的陶瓷瓶、白色玻璃瓶,饱含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泪水,以及国家的荣辱兴衰。我们应该尊重和捍卫这份历史遗产,铭记创造这段历史的人们。
众所周知,中国早期王公贵族使用的酒器多为青铜,而陶瓷由于烧制方便,成本相对较低,在当时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欢迎。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遵义府知府于桂芳在公文《设仁怀厅事宜》中写道:“原仁怀县属极僻赤水河,曾为五方杂处,烧窑植靛。在此期间。”任陶瓷的烧制业在清代中后期,大部分师傅都是四川人。其中,雍三顺、于思友等人在赫尔建窑制陶。此后,四川人谢海堂在此建窑,用水车带动发酵料制作坛子。其中谢海堂的窑漏少,在醇化酒质方面有优势,所以茅台镇的酿酒作坊大多用他的陶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家碗厂于1959年4月通过合资企业被国营茅台酒厂接收,成为国营茅台酒厂在赫尔的制瓶分厂,专门为茅台酒厂生产酒坛和酒瓶。到了1964年,虽然陶厂被重新划归仁怀县手工业管理局,但其为茅台酒厂制作陶坛、陶瓶的使命仍未改变。
20世纪60年代酒瓶的变化
建国之初,中国的制造业基础非常薄弱,仅占世界制造业的2.3%,而现代工业几乎不存在。
上世纪50年代,茅台酒用的瓶是仁怀本地生产的陶瓶。这个阶段的茅台酒瓶有两种,一种是葫芦形,形似酒坛,另一种是圆柱形,有两三节,俗称“三节瓶”。
当时由于制陶技术不发达,制坯时无法一次制作成功,只好将瓶身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制作,然后再连接起来。表面粗糙,连接痕迹非常明显,比较容易漏水。这就是所谓的“三节瓶”。
陶瓶的粗糙是一种待造废物的标记,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艰难起步。
陶瓶渗漏问题严重,茅台酒厂不断改进茅台瓶。上世纪50年代末,出口的茅台酒多采用白瓷瓶作为酒瓶包装,但白瓷瓶成本较高。所以国产茅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用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