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酒哥
最近有私募一直在唱衰白酒行业,说已经到了大周期的拐点。原因是春节销售一直疲软,这是一个下行信号。而且强调研究者并没有深入到终端调研,只是通过强调渠道库存和支付来看重白酒市场,从而质疑白酒市场调研报告的真实性。
图片来源:微博
其实知酒兄也有这个担心,所以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经销商可能首当其冲,尤其是大经销商,比如华致酒行、1919.com等。
因为他们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白酒价格和销量的上涨,上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华致酒业公司刚刚交出了一份高增长的业绩答卷,部分数据走势也与私募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不过,多家券商研报对未来增长持乐观态度。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这一喜讯是否也预示着中期业绩高企?
其实越是美景,越是要让人保持一颗敬畏的心,扩张不能无止境。这两年,虽然华致酒行收入大幅增长,但主要是“天气”的配合,酱香白酒热风吹起来。但近期种种迹象表明,酱香白酒出路正在逐渐降温,行业正在回归健康理性发展。很多热点资本杀过之后,发现赚钱没那么容易。很多小规模的酱香白酒实际上成为了经销商的库存,但问题是价格并不便宜。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新的产品价格。价格标签早已超出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要想变现,基本上只能打折出售。但问题是,一旦大家都投货付费,又有几个人会接菜,又有几个会真的喝酱香酒?如果跟风,会不会戳破泡沫,造成酱酒寒冬?
可以看到,近期的散装茅台酒价格已经开始在2800元附近波动,出现高位滞涨,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每一次大周期拐点,确实都伴随着市场价格的回调。连锁反应就是茅台价格的下跌和震荡不利于经销商的拿货积极性,可能会出现观望或少拿货,从而加剧周期的不良强化,间接影响华致酒行等大经销商的销售和利润。
问题是,就像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华智还在积极扩张自己的小集团,也就是加盟模式,这很可能会影响到开新店的进度,从而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可以看出,当时的招股书目标是5000家,但目前只完成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之前的文章提到,华致高速发展会有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茅台配额,因为华致目前的主要销售都集中在茅台和五粮液上,而茅台的配额是众所周知的稀缺且容易扩张,但配额是有限的。虽然华致和茅台关系不错,但是额度很难跟得上扩张。
也就是说,华智的各个渠道都在等着被养活,但粮食只有这么多,间接影响了它的成长。其实华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做到了“一鱼两餐”,但利润率始终较低,徘徊在20%左右,这也是市场给出低市盈率的原因。毕竟没有独立产品很难提高毛利率和护城河。
对此,华智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开发定制酒。不负众望,目前几款定制酒的毛利率都不错,比如钓鱼台精品酒(铁盖)、顾靖贡酒1818等定制酒,基本都做到了30%以上的毛利率,尤其是茅台“莲花”系列,第一年销售额甚至过亿。如此惊人的成绩,难怪很多券商看好。
“莲花”系列酒和茅台类似“捆绑”销售。加盟商要想拿到更多的茅台,大概就要完成一定比例的定制酒KPI。毕竟这么多渠道抢茅台更激烈。在这种“饥饿游戏”下,经销商销售定制酒的积极性确实得到了提高,但问题是,一旦连锁店继续扩张到5000家,有限的额度会更加吃紧,这也可能制约定制酒。
更重要的是,门店的不断扩张是一把双刃剑,抬高了企业的负债水平。一旦白酒大周期出现拐点或低迷,门店过多可能会增加华致其运营成本和债务压力。
可以看到,去年三季度的资产负债率提高到38.77%,同比增长43%,同时商品的周转天数也有所增加。根据年报预测,四季度业绩明显低于三季度,也印证了春节期间销量下滑的事实,行业普遍遇冷。虽然整体负债水平不大,目前负债21亿,但如果盲目扩张,一旦行业出现拐点,还是会
而且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同业竞争的加剧,葡萄酒流通市场已经进入红海。随着自身白酒市场逐渐萎缩,进入了存量市场竞争。华致酒业公司作为酒类渠道商,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既有以JD.COM为代表的传统电商,也有以Brewmaster.com、九九九等为代表的垂直电商。他们还深耕线下连锁店,开始配送服务。更难的是,大部分名酒基本上都通过天猫、JD.COM等设立了官方旗舰店,相当于卖自己的货。当然不算一些白酒大v。
有抖音短视频等平台的网红带货等,大家都在抢食逐渐缩小的行业“蛋糕”。这样看来,华致酒行要想保持去年的高成长性,还需要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