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唐代石刻佛经宝库微博播出后,很多读者都在关注石刻佛经宝库的具体情况,想了解更多细节。今天写一篇作文,详细梳理一下安岳唐代石刻佛经宝库的情况。
卧佛像
敦煌之所以出名,源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藏经洞是古籍中的“唐人写的经”,记载了唐人的宗教信仰。月窝佛寺是一座刻在石头上的唐代佛经,经文、资助人、雕刻等信息完整。历经千年风霜,虽局部风化,但整体保存完好,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
安岳石窟《唐人刻经》
岳塘石刻佛经位于卧佛寺卧佛谷南北长约800米的悬崖上。已发掘出35个佛经洞穴,其中15个洞穴保存完好。佛经铭文面积154平方米,字号1-2厘米。它们被直接刻在洞穴的左、中、右墙上。字体大部分是唐书,有两个山洞有行书。
有22部清晰可辨的经书,70多卷,40多万字,几乎囊括了盛唐时期最流行的民间经典。是名副其实的佛经宝库。
唐代安岳石窟刻经
下面列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佛经洞穴:
第一窟:深2.8米,宽2.3米,高2.1米,三面镌刻佛经,面积12.6平方米。经书大部分风化,现存文字约一万字。有著名的《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七》和《妙法莲华经观音普门行愿品》,基本都是讲观音菩萨修行的故事。
第二窟:深2.8米,宽2.1米,高2.2米,三面雕刻,面积11.7平方米。大部分保存完好,可识别字符约3万个。主要内容是《妙法莲华经劝慈品第十三》 《随喜功德品十八》 《观音普门品第二十四》。
第四十六窟,唐代东京大静爱寺石景泰所撰,右半部刻有,详细说明此窟是唐代高僧景泰奉圣旨而建。刻经有唐玄奘取经之前的版本,也有唐玄奘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新译本,包括哪些佛经,哪些卷,都有注明。这对于研究佛经的成因和修正佛经的版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洞外右壁刻有“卧佛书院二十一世纪二十一日王如意题词”字样。
第46窟拓片
第59窟:深2.6米,宽2.2米,藏经保存最好,文字清晰,书法流畅。石窟的左、中、右顶部刻有六雄飞体,轻盈细长,线条流畅,彩带飘逸,中原石窟早中期造像明显。三面墙的下缘饰有金银花图案,每组花头对着一尊小佛像打坐,十分传神。洞右壁上写着“开元二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李社敬在昌江县(今蓬溪县)祭。”
唐代经文雕刻和男性飞行
卧佛阁的主要造像和石刻应该是初唐和盛唐时期的作品,这不仅在许多造像的艺术风格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碑刻也是有力的佐证。除了上面提到的46号和59号碑文,还有很多。
五万佛祠下,有碑文:“魏开元十一年,归海。今周浦乐至县芙蓉乡普日弟子杨仪,为自身安危而造千佛。”
第73窟右上方有“谭三藏经刻于开元十五年二月”的碑文。
70号龛内有时间碑文,如“开宝七年弟子夫妇,连同女弟子刘,感到不安,在释迦牟尼佛部内装饰了一座公共龛,并盖了一座楼房遮住佛龛”。
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