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片中的“工匠精神”给大家带来了共鸣和思考。其实,匠心不仅存在于故宫的文物修缮过程中,也存在于我们身边。在晋城泽州,也有这样的匠心。你还记得“九头十八匠”的传说吗?
《山海经》记住,“虎尾山阴铁。”胡因山是今天泽州县大洋镇的一座山。秦朝时,这里的冶炼已经初具规模。在汉唐时期,铁被用于造币。西汉时期,这里出产的杨阿健举世无双。北宋时,泽州是中国著名的冶铁区之一,大广冶是官方的冶铁炉,大观鲍彤被誉为历史上最美的铁母(钱)。
明清时期,泽州的采煤、炼铁、铸造等行业极为繁荣。泽州大洋镇素有“九州针都”之称,生产的“大德”牌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一”剪刀名扬天下。北宋熙宁五年,日本僧人从泽州带茶、铁制品回日本。二战后,精致的铁锅在日本非常流行。从清朝到民国,顾泽地区的铁货达到了顶峰。“高平铁、金城碳”早已创造了名声,九州针都大洋的钢针也成为了铁货的集散地,促进了顾泽地区铁货的生产和发展。
九头十八匠
通常用来形容明清时期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古代发达的冶炼业。是晋城一些带‘头’和‘匠’的地名的统称。这九个和十八个能工巧匠分别是:佛头、冶头、泉头、浦头、黄头、窑头、岗头、二圣头、申江、南马、牛江、端江、西马、左江、泗江、戈德史密斯、控江、望江、丰江、苗江、高江。
泽州的村落和泽州人一样淳朴内敛。泽州是金元时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也是晋国与宋朝军事对抗的前沿阵地。金国的奴隶主为了保证战争中铁制武器的需要,从泽州各地带来工匠,在这里设立了首领之下的军州,实行首户州制度管理工匠,从而形成了许多龙头村。九头十八匠是外来统治者对汉族工匠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产物,但客观上对泽州铁器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就是著名的“九头十八匠”的由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晋城有50多个带“头”字的名字,近30个带“匠”字的工匠,也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也许是旷日持久的战争让铁器走向成熟,塑造了千千成千上万的工匠,从而产生了工匠的名字。如今,泽州一些与“冶铁铸文化”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城生铁冶铸技术”、省级项目“大洋手工制针”、“泽州铁花打制习俗”等。
铁器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宇宙意识,揭示了“刚柔并济,无差别,天人合一”的最高贵本源。人在变老,甚至是一代一代的变化。人对铁的使用没变,铁给人的感觉也没变。这就是属于泽州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