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好酒,各自领先几十年。
今天,你可以问任何一个喝酒的人谁是中国白酒的第一兄弟,100%的回答一定是茅台.但时间往前走了二三十年,五粮液是当时最好的酒。
1994年,五粮液一举超越“汾酒老大”,坐上了中国白酒的头把交椅。它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十多年了。
那么茅台超越的秘诀是什么呢?现在的酒企到底能不能借鉴,大方不妨一起看看。
超越第一招:讲好品牌故事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茅台,怕它不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
当时没有人对191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中国展台感兴趣,但一位参展的茅台代表假装不小心打碎了茅台酒坛子,现场立刻弥漫着酒味。凭借这一精彩举动,茅台酒大获全胜,被授予金牌,为国争光。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被广泛传播,关键信息是,一个是代表国家,另一个就是为国争光,给品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另外还有飞越赤水,用茅台治病的故事,把茅台的形象无限抬高。
传播学里有句话:这世上最具有号召力的,莫过于一篇好故事。
很明显茅台做到了极致,而五粮液在这方面的产量还不够。
超越第二招:绑定国酒标签
现在一提到茅台,就有人直接和国酒联系在一起,但是它的国酒身份并没有经过任何机构的认证。
从2001年起,茅台就开始申请“国酒茅台”商标,根据资料,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有9次申请,但都被驳回,并相继重新审查。
因为申请“国酒”失败,期间也申请过“国宴”,但还是没有成功。
最后,茅台注册国酒这件事不了了之,但它的战略是成功的。直到2019年6月12日,茅台集团才表示,6月30日前停止使用“国酒茅台”商标。
但近十几年来,通过“国酒茅台”的宣传,这个身份标签已经深入消费者心中,是不是国酒已经不重要了。
超越第三招:打造核心单品
五粮液巅峰时期,为了快速打开全国市场,开启了疯狂的代工模式。
旗下五粮春、五粮醇、金六福等子品牌众多,最多的时候上千个,的产品虽然流传到大江南北,也会导致主品牌价值的不断稀释。
因为大部分都在同一个市场,有时候会出现多个品牌恶性竞争,互相厮杀的怪现象,经销商之间频繁出现窜货的情况。
有人说:“这些代工品牌花着五粮液的钱,用着五粮液的渠道,最终消耗的却是五粮液的口碑。”
另一方面,茅台在这方面很克制。始终坚持“1+3”战略,即世界级茅台,三大重点系列白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赖茅),越来越高端,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白酒大哥。
因为茅台的崛起,也带动了贵州白酒的发展。茅台镇闻名遐迩,近年来酱酒热持续不减。茅台背后,钓鱼台、珍酒、君中元私藏酒等酒企脱颖而出,形成贵酒合力,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他们酿酒非常严格,把酒的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然可以花更少的钱品尝到性价比更好的葡萄酒。
以上面提到的君中原藏酒为例。它的酿造者曾是钓鱼台的一位退休酿酒师,师从茅台原厂长。
根据传统,酿造葡萄酒必须使用当地的红缨子高粱,新酒至少必须是6年窖藏.酱香型白酒的特点是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吞咽舒适,这些都是酱香型白酒的优势。
时光流逝,历史沧桑。其实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谁是中国白酒的头把交椅并不重要。如果能通过行业内的良性竞争获得好酒,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