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夏酒报》主编吴显国
作为葡萄酒从业者,你可能没听说过江苏综艺集团,但你一定听说过朱伟,更听说过贵州醇、青酒、枝江大曲。其实江苏综艺集团才是这背后的推手;作为葡萄酒消费者,你知道陕西的金六福、珍酒、丽都或者湘窖、太白,但不一定知道它们背后的资本——靳东集团。同样还有复星集团,控制着金辉、舍得等酒企。
如果仔细品尝,是不是味道很熟悉?那是十几年前中国啤酒市场的味道!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90年代。当时啤酒公司遍地开花,几乎一个城市一个啤酒厂,甚至几个啤酒厂。现在全国各地旅游,几乎都能看到雪花,青岛啤酒,燕京,百威英博,嘉士伯。五大巨头基本占据了啤酒销量的绝大部分。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美,但当年的啤酒整合是血洒的。“买店”“免费喝酒”,这些打败对手的营销手段,即使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惊心动魄。《刀光剑影》结尾,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比如创立于1920年,曾经在上海享有盛誉的烟台啤酒,称霸泉城的趵突泉啤酒,都被改成了青岛啤酒。
所以,十年前我说“希望新一轮的啤酒整合能以资本为纽带,而不是为了品牌淘汰而战!在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同时,更多独特的啤酒可以坚持自己的工艺,更多的啤酒品牌可以活在生活中,而不是记忆中!”
幸运的是,目前市场反应积极。一些当年侥幸躲过“歼灭战”的品牌,如今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比如泰山啤酒,一些被收购的啤酒厂,比如烟台啤酒等老牌,正在被重新激活。
现在,新的整合轮到中国白酒企业了!
相比之下,白酒是一种更有文化传承和历史工艺的白酒。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酒,南方和北方都出高品质的酱香白酒,但是茅台和云门在口感上绝对不一样。地域差异导致了每一种风格和风味的品质,也正是他们见证了中国白酒的绚丽色彩。
当白酒企业的资本整合不可避免时,有必要探讨如何保持白酒企业的个性。换句话说,在整合的过程中保留企业的根更有意义。
好在资本似乎也知道这个道理。进入白酒企业后,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拓展和白酒板块的建立上,而不是建立一个品牌去摧毁另一个品牌。试想一下,如果复星把金辉酒厂的酒全部换成舍得的牌子,岂不是很可笑?所以有人担心一二线品牌以后会停三四线,但我并不担心。因为做白酒的好像更有中国智慧,懂得共生共荣!
所以对于未来的白酒板块,我的理解是一二线白酒公司会加快全国化的进程,而这种加速更多的是通过产业布局而不是产品布局来完成。再进一步,就是利用资本优势,控股或参股三四线本土强势品牌。最终双方一方以资金换渠道,一方在小市场中寻求大空间,从而找到合适的定位。未来在这种趋势的赋能下,将形成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白酒集团或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