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10月28日凌晨,“同花顺崩盘”的消息传出,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首。此后,同花顺表示,“部分同花顺App用户因网络线路异常导致登录异常,现已恢复”。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超过2.4亿次。
同日晚间,同花顺披露,浙江监管局决定对其全资子公司浙江同花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案由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不到位)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同花顺系统的宕机是对a股市场的一次“压力测试”。
第一,券商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否足够?
截至9月底,中国投资者数量已接近1.94亿,其中97%是股票市值低于50万元的中小投资者。虽然活跃投资者的数量必然比开户投资者少得多,但沪深股市动辄万亿的日成交额就能充分说明交易的活跃。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交易和流动,自然需要有足够安全稳定的交易系统来支撑。然而,近年来,券商交易平台倒闭事件频频发生。仅今年以来,就有超过10家头部券商被网友举报系统宕机。可见交易系统的稳定性有待提高,这是证券行业的通病。随着市场的必然发展,如投融资主体的双向增加,a股的成交额将在中长期保持上升,交易系统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经纪人、网络运营商等技术支持主体有必要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免责条款”是否会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同花顺崩盘”后,部分投资者提出“索赔”。但是,对于类似的问题,券商和投资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笔者注意到,大部分券商软件都针对网络拥堵、设备故障等问题设置了免责条款。但在券商系统宕机期间,投资者失去了交易权,市场风险迅速增加。类似的免责声明涉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更何况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能够证明的投资或或有收益(比如一直悬而未决但由于制度原因未能结清)也应该受到保护。
第三,“热搜第一”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对短线炒作仍有较强的路径依赖。
券商交易系统崩溃确实影响交易,但一个案例能达到2.4亿读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投资者对短期内无法投机的焦虑。中长期投资理念尚未形成最佳覆盖。
有投资者表示,当时市场正在下跌,交易系统崩溃影响了他们的“出逃”。但从时间线来看,上证综指28日收盘点位高于同花顺跌停期间的指数最低值,当时的市场波动不足以引发恐慌。当然这是市场的整体情况,个股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回放整个事件,“同花顺塌了”更多的是一个意外。我相信,通过优化金融基础设施、规则和理念,a股市场有能力减少券商交易系统的停机时间,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让市场投资理念更加健康。